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揭秘中国(Ⅰ)/看天下
内容
编辑推荐

《揭秘中国I》——这绝不仅仅是一本合集。杂志上未曾刊登的删节内容、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发表的好文章,无数个得到市场认可封面故事。

《Vista看天下》首席记者为您独家报道,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一个个你所不知道,但就在我们身边的神奇的人和事。《揭秘中国I》披露鲜为人知的职业故事、中国式灾难背后的故事、中国扫黄进程中的点点滴滴、中国孩子性教育的问题以及胡润富豪榜的始末,使用深刻的语言、独特的角度剖析大众感兴趣却又不甚了解的话题,如:金牌牵犬师、有关“五毛党”的传说和现实、玉树地震、花祭上海、中国“鉴黄”30年史、走向“地上”的性教育、“中国首骗”牟其中等,将其中所隐含的道理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不一样的社会、不一样的中国。

内容推荐

一本书读懂别样的行业,别样的社会,别样的中国!

“裁员顾问、金牌牵犬师、八宝山入殓师、五毛党、私人飞机顾问”,朋友侃侃而谈,你是否满头雾水?灾难潜伏在你身边,如何成功逃生的念头是否时时萦绕心头?遭遇灾难,你是否能够做到临危不惧,是否了解高楼逃生、公交车逃生、地铁逃生、公共场所逃生的知识和技巧?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富豪辈出,全球首富、中国内地首富的人生故事你是不是很感兴趣?相信你更想知道的试缘何曾经辉煌一时的数位中国内地富豪身陷囹圄?

《揭秘中国I》悉数解答上述疑惑,全新视角、独家报道,淋漓尽致展现故事中隐含的深刻道理,呈现撞击思想火花的盛宴!

这是一本给人意外惊喜的书!渴望了解社会新发展的50后,社会中坚力量的60后、70后,踏入社会的新人80后、90后,本书将为不同年代的人了解不同的社会侧面,提供详尽的参考!

目录

辑一 你所不了解的隐秘行业

我们只想做得更“不俗”一点

裁员顾问Mark的私家秘笈

LP中国版创制者

金牌牵犬师方舒:“做狗不容易”

八宝山入殓师

爱国者,楼嘉咏道长

从清华博士到孝子和尚

贩卖情色的普通人

风水师熊神进

国家级谈判内幕见证人

“鬼子”记者是她“老板”

“海岩剧”编剧金凌云

私人飞机顾问:帮富豪买飞机

私人医生治病“不择手段”

网络推手:有关“五毛党”的传说和现实

游戏制作人刘威:被“秒杀”前的60秒

辑二 中国式灾难

玉树有难向死而生

殇城永吉

水城安康的残酷与平静

一切为了保卫“大武汉”

花祭上海

高楼逃生指南

公交车逃生指南

地铁逃生指南

公共场所逃生指南

辑三 中国扫黄30年

中国“鉴黄”30年史

黄段子是怎么泛滥的

围剿黄段子成“爆炸性”话题

“鉴黄师”的工作与“乐趣”

“扫黄打非办”到底是个啥机构

辑四 小学“性教育”浮出水面

北京试验:让我们和孩子谈谈性

走向“地上”的性教育

《少女之心》:那个年代的性与罪

我从哪里来?

辑五 胡润十年和“落马富豪”

胡润:用“落马富豪报告”回应“杀猪榜”

“中国首骗”牟其中:我是“首被骗”

仰融:他的汽车他的国

“落马富豪”张国芳的复出路

落马富豪语录

试读章节

牛摄影师卡蒂埃·布列松有个很牛的“决定性瞬间”的说法,牛到全世界的摄影师都将之奉为金科玉律。所谓“决定性瞬间”指摄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是,无论轮胎还是水洼,或者一个跳跃的人,在某一时刻都各得其所,显露出非比寻常的意义和美。

实际上,小说家早就那么干了,比如茨威格,在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一书中,习惯的写作套路是,将某人描绘成天资鲁钝却天降大任的家伙,改变人类命运的“决定性瞬间”往往落到这些凡人头上,充满了诸如“他只想了一秒钟,这一秒钟改变了欧洲历史”的描写。后来村上春树也学着这么写,他说年轻时有一天他坐在棒球场的看台上,一只球正在飞过来,突然间一个念头从天而降,他决心当一个小说家。这是他人生的“决定性瞬间”。再后来,我们发现唐骏居然也这么干,以至于在他的演讲中他的出现或淡出,都可以成为改变微软历史和中国经济的拐点……

扯远了,但是我在面对编辑桌上这30多页的行业专题时,却不时对这样的瞬间有那么隐约一瞥。我不是说我们这次破天荒地把愿意出镜的采访对象约到摄影棚中就能拍到布列松的地步了,也不是说在写作中在有意向大师致敬,这些图片和稿件,佳未必佳,诚则至诚,它们独立指向又互相印证地呈现了当下中国职业状况的一个横切面,其间显露出非比寻常的意义和美,如果将之当做广义的“一瞬”,我亦相信其间有其“决定性”。

个人职业的新范式之所以能对国家和时代产生某种“决定性瞬间”,乃是因为中国一直是身份社会,所谓身份社会,是指个人权利与所从事的职业和家庭出身有关。家庭出身对事业成败起到关键作用,职业成败反过来又会影响身份升降。从事某种职业历来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着不慎又祸及子孙的干活。而如今这个横切面上,我们却能看到某种拐点。

所谓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在封建社会,别看它号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在个人,无论他多么出色,他仍旧被禁锢在某种身份等级之下;而在现代社会,不但职业种类发展到“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和1838种具体职业”,而且其就业方式、职业地位、成功标准、流动形式、职业身份的认同、新职业方式对人类生活习惯的影响,都发生了无法比拟的变化。它不是十几年前打破大锅饭式的那种剧变,它不与传统价值割席断袍,却与之渐行渐远;它不是革命般的破坏性力量,却是安静生长的力量,强大到没人能挡住它破土而出。

怎么说呢,我尽量不去对这样的变化做什么盖棺定论的价值判断,现阶段,它更值得我们观察和记录,从普通人的故事开始。在这个巨变的年代,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和一毕业就失业的大学生像蛋壳一样被剥离土地、工厂和学校,而“蛋”的价值则在资本和行政力量手中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太阳升起太阳落下,日复一日地照耀着这片土地的伤痕;但另一方面,这个时代也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身对于组织的依附性和体制对个人的禁锢也从来没有这么孱弱过。我们理应对仍在不断发酵的职业裂变抱有审慎的乐观。

在选择要呈现的职业时,“内事不明问百度”的结果是,百度告诉我当今最赚钱的十大职业是:(1)计算机软件开发商;(2)建筑承包商;(3)律师;(4)注册会计师;(5)证券经纪人;(6)广告人;(7)现代直销商;(8)特种养殖(种植)主;(9)整容医生及美容师;(10)公关人。但最后我们没有按照这样的价值标准选取。同这个时代一样,我们所提倡的职业成功标准亦应有所变化,除了金钱和能为人民服务之外,新一代人的职业成功标准更多地强调职业生涯的目标是心理成就感,他们对地位并不过分看重,但希望工作丰富化,具有灵活性,并渴望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心理成就感更大程度上由自我主观感觉认定,而不仅仅指组织对个人如晋升、加薪等的认可。

P3-5

序言

这套书取名为《揭秘中国》,估计有些朋友会说:看,典型的《Vis—ta看天下》式的“标题党”。

的确,“揭秘”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起另外一个音义相近的词:解密。而在“解密”的前面再加上“维基”两个字,就更不得了了。在刚过去的2010年岁末,澳大利亚人阿桑奇和他创办的“维基解密”网站,在短时间内密集抛出一份又一份美国外交机密文件,曝光了众多令人瞠目结舌的政坛内幕,在全球引爆政治地震。恼羞成怒的美国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阿桑奇进行全球通缉,但抓住阿桑奇的英国警方,又不得不在民意的巨大压力下准其保释。这一幕幕的跌宕精彩程度,足以与《黑客帝国》式的好莱坞大片匹敌。

跟这相比,本书所辑相关内容的“秘密”程度,可能连“小儿科”都谈不上。不过还好,揭秘不是解密,中国也不是美国。而且,我还想再说说与维基解密有关的另一个故事。

维基解密闹出惊天动静的时机,恰巧是去年的11月下旬,而就在一个月后,美国《时代周刊》照例会评选其深具全球影响力的《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所以有人开玩笑说,阿桑奇选择的时机太好了,当年的“年度人物”肯定非他莫属。在《时代周刊》网站上,阿桑奇的支持率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候选人。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当选者是全球最大社交网络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于是马上有阴谋论出台了,说因为阿桑奇的行为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所以《时代周刊》受美国政府的制约,或者说出于“政治正确”的主动,而最终有意回避了阿桑奇。

阴谋论永远有它的市场,正如这个世界上永远有人想搞阴谋一样。但阴谋论是否就是影响世界的决定性因素,则完全未必。我有个朋友说,阴谋论之所以流行,主要基于这世界大多数人人性中懒惰的一面。因为相信一个阴谋,远远要比条分缕析地去分析背后的诸多复杂因素要简单、方便得多。诚哉斯言。

其实,《时代周刊》的总编辑斯坦格尔在解释为何最终评选扎克伯格为2010年年度人物时,不仅说明“Facebook目前是全球第三大国家,比以往任何一个政府拥有的信息量都要大”。还有一句话是:“他建立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时候也是令人害怕的信息交换系统。”话音未落,从2011年1月中旬起,一场完全出乎观察家意料的政治革命浪潮突然席卷中东和北非各国,至今事态仍在演进中。在这一波自苏联解体以来最大的政治浪潮中,人们提到最多的,不是维基解密,而是Facebook。正是Facebook所展现的“令人害怕的信息交换系统”,让中东北非国家那些分散的、如同断线之珠的民众以前所未有的共享信息组织起来,从而在2011年初集中展现出令人震撼的、甚至是“可怕的”力量。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在阿桑奇和扎克伯格这两个老外之间,一定要给他们分出高下,正如一些金庸武侠的爱好者,喜欢争辩是独孤求败还是达摩祖师的功夫最高一样。事实上二人门派可能不同,但所干的事本质是差不多的,那就是扎克伯克在谈到自己的使命时所说的——促进信息的自由与流动。而且就此使命而言,一时的全球轰动与日常的细水长流之间,孰高孰下,很难讲。

“促进信息的自由与流动”,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趣的是,不同的人,想要“流动”的信息可以完全不同。比如传奇黑客阿桑奇,他想“流动”的,可能就是西方各国政府和政要的丑事秘闻;而二十来岁的哈佛本科生扎克伯克最初在创办Facebook时,据说就是想让女生宿舍楼漂亮女孩的信息与照片“流动”起来,以满足充斥于青春校园的过于旺盛的荷尔蒙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多数人希望“流动”的,实际上就是各种各样的好奇心。而这,恰恰是媒体与新闻业的源头所在。  或许你已经看出来了,我绕了这么大的圈子,实际上就是在为《揭秘中国》这样一个宏大的命名寻找一个理由。这里辑结的,肯定不是什么惊天秘密,实际上只是《Vista看天下》的编辑记者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时代一些人和事所抱有的好奇心的集中释放。可能也有些人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个以文摘和信息整合见长的杂志,也要花费不少精力去搞些原创呢?答案很简单,这个时代虽然每天都在产生浩如烟海的信息,但其实仍然有一些好奇心尚未得到很好的满足与供应。于是,《Vista看天下》的小编小记们,只好在“阅尽千帆”后,在“退而结网”的冲动驱使下,亲自上场小试牛刀了。至于效果如何,自然有待读者评说。但效果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信息至少“流动”起来了。而政治学的常识是,信息流动得越多越广越透明,就离阳光政治和公民社会更近了一步。

书评(媒体评论)

范以锦:《看天下》以独特的风格和经营思路,赢得读者和客户的认同,使之成为中国新闻期刊界的一匹黑马,被业内人称为《看天下》模式。在纸媒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看天下》的成功,留给传统媒体许多的思考。(范以锦,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韩寒:《看天下》我很喜欢,从2009年开始,我每次去机场都会买你们杂志,但一直以为是个月刊,后来我看朋友拿的好多本跟我不一样,我就问这是哪来的,才知道你们一个月有三期。(韩寒,作家、赛车手。中国80后的领军人物。2010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李宇春:《看天下》杂志,有自己独立的声音,年轻,就需要这样的style。(李宇春,知名偶像歌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揭秘中国(Ⅰ)/看天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83738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3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49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