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读苏南
内容
编辑推荐

拨去流光溢彩的浮幻,苏南经验被我们“去意识形态化”地解读出的核心结论是:追求产业资本发展的地方政府内生性地发生公司化演变,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Local State corporatism)”得以结合村社内部化处理外部性问题的理性机制低成本地完成了地方工业化原始积累,并在随后顺势发生的适应产业资本结构调整和产业扩张需求的市场化改制和金融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主导了一系列制度变迁……

温铁军的《解读苏南》对苏南经验的综合分析,可以归纳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主义”,两个“理性”,三个“占有”,四个阶段。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提要

上篇

 引子

一、雏鹰振翼——近代中国之第一次工业化

 (一)清末地方强势集团控制的近代工业的开端

 (二)南亚次大陆的殖民化统一与中国外贸格局的转变

 (三)洋务运动败因的另类视角

二、新中国工业化原始积累与中央政府公司主义

 (一)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二)工业化原始积累时期的国内资源动员

 (三)苏南城市工业化完整布局的形成

 第一章苏南农村工业化原始积累

一、村社內部自我剥夺完成原始积累

 (一)资金要素:以社区内部化积累为主乃至“负资本”起步的工业化

 (二)劳动力剩余价值的产生及社区内部转化

 (三)社区土地资源的自我资本化

 (四)风险收益:村社共同承担企业经营风险

二、苏南社区内部化处理外部性问题的历史经验

 (一)构建收益公平分配的内部化机制

 (二)打造“绿色车间”,有效避免农业衰败

 第二章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与乡镇企业发展

一、从中央政府公司主义到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一)江苏省财税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二)公司化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

二、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与地方工业化

三、扶持与回报:地方政府与乡镇企业的“交易”

 (一)乡镇企业的社会贡献

 (二)乡镇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

 (三)地方政府的消费及“逆向软约束”

 第三章宏观经济波动与乡镇企业改制

一、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影响

 (一)土地资本化机制和收益分配方式的转变

 (二)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供给过剩矛盾显化

二、乡镇企业利润摊薄与负债增长

 (一)20世纪90年代初的负债扩张

 (二)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金报酬率降低

 (三)金融系统改革使乡镇企业的信贷可得性降低

 (四)宏观经济萧条,乡镇企业陷入债务危机

三、政府才有退出权:对乡镇企业改制的另一个解释

 (一)改制的动力

 (二)改制的形式与路径依赖

 (三)改制以后全国乡镇企业竞争格局的演变

 第四章国内产业的国际扩张

一、对外开放内在逻辑的演变——从资本短缺到资本过剩

 (一)1978:资本短缺条件下的外贸改革与一次未竟的开放

 (二)1988:城市利益集团主导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

 (三)1994:外汇赤字和产能过剩压力下的出口导向

 (四)21世纪:国际经济新循环中的对外开放

二、出口导向战略“反向诱致”制度变迁

 (一)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不能适应新的“开放”需要

 (二)外贸体制改革形成新的地方政府激励

 (三)对技术和市场渠道的需求“诱致”外资进入

 (四)倾斜于外资的政策和制度供给

 (五)村社理性的变迁与路径依赖

三、不同历史阶段苏南对外开放的总体情况

 (一)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时期苏南的外贸出口情况

 (二)地方工业化初期苏南外贸的发展

 (三)产业资本扩张阶段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路径依赖

 (四)国际金融资本深化与苏南外向型道路的转变

下篇

 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一: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工业化进程

 一、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工业化道路

 二、长江三角洲与其他地区工业化路径的对比

专题报告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工业化历程

 一、农村工业化的起步与初始发展

 二、改革开放初期社队工业的发展

 三、小结

专题报告三: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的负外部性及其化解

 一、资本原始积累负外部性的表现

 二、资本积累负外部性在中国的表现

 三、负外部性的两大化解方式:“成规模劳动替代稀缺资本”与“以工补农”

专题报告四: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产生的宏观经济背景

 一、20世纪70年代末的城市经济危机

 二、应对城市经济危机的“甩包袱”制度变迁

专题报告五:财税、金融、外汇三大赤字危机并发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体制变迁

 一、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滞胀”危机的发生和演化

 二、20世纪90年代初的财政赤字及向信贷赤字的转化

 三、金融体制变迁:银行信用的结构性扩张与收缩

 四、以分税制为主的财税体制改革

 五、外汇赤字危机及汇率体制改革

专题报告六:乡镇企业改制的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股份合作制

 二、第二阶段:以私有化为主的改革

专题报告七:乡镇企业规范改制的“另类”参考——“30年3个村”

 一、早期农村改革中的股份合作制

 二、改革中期广东南海的股份合作制试验

 三、新世纪的改革:霍家沟案例及分析

 四、小结

专题报告八:新世纪苏南发展的国际环境: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性产业转移

 一、进入21世纪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变化

 二、金融资本主导下失衡的新全球经济循环

 三、金融资本的流动性过剩与全球信用膨胀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一:村庄工业化进程中的要素贡献与回报机制——以永联村为例

 一、导论

 二、永联村的工业化与社区发展概况

 三、传统社区内部的要素贡献与回报机制:从村办企业到企业办村

 四、扩大社区范围的要素贡献与回报机制:就地并村

 五、超越社区边界的要素贡献与回报机制:跨村征地

 六、外来人的贡献与回报机制:贯穿村企关系演变的始末

 七、结论

案例研究二:村企合一与工农融合——以蒋巷村为例

 一、蒋巷村的工业化历程

 二、工业化进程中的村企合一

 三、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农融合

 四、基于要素流动的农工互利机制分析

案例研究三:土地资本化过程的成本、收益与机制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

 一、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本溢出效应

 二、政府理性——制度变迁主导者的成本与收益

 三、村社理性——降低土地资本化中的交易成本

 四、对土地多功能性的综合补偿问题的浅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读苏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温铁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376500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3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1-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6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7.53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59
18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