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志摩自述/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我是个好动的人;每回我身体行动的时候,我的思想也仿佛就跟着跳荡。我作的诗,不论它们是怎样的“无聊”,有不少是在行旅期中想起的,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爱水,爱空中的飞鸟,爱车窗外掣过的田野山水。星光的闪动,草叶上露珠的颤动,花须在微风中的摇动,雷雨时云空的变动,大海中波涛的汹涌,都是在触动我感兴的情景。是动,不论是什么性质,就是我的兴趣,我的灵感。是动,就会催快我的呼吸,加添我的生命。

近来却大大的变样了。第一我自身的肢体,已不如原先灵活;我的心也同样的感受了不知是年岁还是什么拘执。动的现象再不能给我欢喜,给我启示。先前我看着在阳光中闪烁的金波,就仿佛看见神仙宫阙——什么荒诞美丽的幻觉不在我的脑中一闪闪的掠过;现在不同了,阳光只是阳光,流波只是流波,任凭景色怎样的灿烂,再也照不化我的呆木的心灵。我的思想,如其偶尔有,也只似岩上的藤萝,贴着枯干的粗糙的石面,极困难的蜒着;颜色是苍黑的,恣态是倔强的。

我自己也不懂得何以这变迁来得这样的兀突,这样的深彻。原先我在人前自觉竟是一注的流泉,时时有飞沫,时时有闪光;现在这泉眼,如其还在,仿佛是叫一块石板不留余隙的给镇住了。我再没有先前那样蓬勃的情趣,每回我想说话的时候,就觉着那石块的重压,怎么也掀不动,什么也推不开,结果只能自安沉默!“你再不用想什么了,你再没有什么可想的了”,“你不用开口了,你再没有什么话可说的了”,我常觉得我沉闷的心府里有这样半嘲讽半吊唁的谆嘱。

说来我思想上或经验上也并不曾经受什么过分剧烈的戟刺。我处境是向来顺的,现在,如其有不同,只是更顺了的。那么为什么这变迁?远的不说,就比如我年前到欧洲去时的心境:啊!我那时还不是一只初长毛角的野鹿?什么颜色不激动我的视觉,什么香味不奋兴我的嗅觉?我记得我在意大利写游记的时候,情绪是何等的活泼,兴趣何等的醇厚,一路来眼见耳听心感的种种,哪一样不活栩栩的丛集在我的笔端,争求充分的表现!如今呢?我这次到南方去,来回也有一个多月的光景,这期内眼见耳听心感的事该有不少。我未动身前,又何尝不自喜此去又可以有机会饱餐西湖的风色,邓尉的梅香——单提一两件最合我脾胃的事,有好多朋友也曾期望我在这闲暇的假期中采集一点江南风趣,归来时,至少也该带回一两篇爽口的诗文,给在北京泥土的空气中活命的朋友们一些清醒的消遣。但在事实上不但在南中时我白瞪着大眼,看天亮换天昏,又闭上了眼,拚天昏换天亮,一枝秃笔跟着我涉海去,又跟着我涉海回来,正如岩洞里的一根石笋,压根儿就没一点摇动的消息;就在我回京后这十来天,任凭朋友们怎样的催促,自己良心怎样的责备,我的笔尖上还是滴不出一点墨汁来。我也曾勉强想想,勉强想写,但到底还是白费!可怕是这心灵骤然的呆钝。完全死了不成?我自己在疑惑。

说来与时局也许有关系。我到京几天就逢着空前的血案。五卅事件发生时我正在意大利山中,采茉莉花编花篮儿玩,翡冷翠山中只见明星与流萤的交唤,花香与山色的温存,俗氛是吹不到的。直到七月间到了伦敦我才理会国内风光的惨淡,等到我赶回来时,设想中的激昂,又早变成了明日黄花,看得见的痕变只有满城黄墙上墨彩斑斓的“泣告”。

这回却不同,屠杀的事实不仅是在我住的城子里发现,我有时竞觉得是我自己的灵府里的一个惨象。杀死的不仅是青年们的生命,我自己的思想也仿佛遭着了致命的打击,好比是国务院前的断头残肢,再也不能回复生动与连贯。但深刻的难受在我是无名的,是不能完全解释的。这回事变的奇惨性引起愤慨与悲切是一件事,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在这根本起变态作用的社会里,什么怪诞的情形都是可能的。屠杀无辜,还不是年来最平常的现象。自从内战纠结以来,在受战祸的区域内,哪一处村落不曾分到过遭奸污的女性,屠残的骨肉,供牺牲的生命财产?这无非是给冤氛团结的地面上多添一团更集中更鲜艳的怨毒。再说哪一个民族的解放史能不浓浓的染着Martyrs的腔血?俄国革命的开幕就是二十年前冬宫的血景,只要我们有识力认定,有胆量实行,我们理想中的革命,这回羔羊的血就不会是白涂的。所以我个人的沉闷决不完全是这回惨案引起的感情作用。

爱和平是我的生性。在怨毒、猜忌、残杀的空气中,我的神经每每感受一种不可名状的压迫。记得前年奉直战争时我过的那日子简直是一团黑漆,每晚更深时,独自抱着脑壳伏在书桌上受罪,仿佛整个时代的沉闷盖在我的头顶——直到写下了“毒药”那几首不成形的咒诅诗以后,我心头的紧张才渐渐的缓和下去。这回又有同样的情形,只觉着烦,只觉着闷,感想来时只是破碎,笔头只是笨滞。结果身体也不舒畅,像是蜡油涂抹了全身毛窍似的难过,一天过去了又是一天,我这里又在重演更深独坐箍紧脑壳的姿势,窗外皎洁的月光,分明是在嘲讽我内心的枯窘!

不,我还得往更深处找。我不能叫这时局来替我思想骤然的呆钝负责,我得往我自己生活的底里找去。

平常有几种原因可以影响我们的心灵活动。实际生活的牵制可以划去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闲暇,积成一种压迫。在某种热烈的想望不曾得满足时,我们感觉精神上的闷与焦躁,失望更是颠覆内心平衡的一个大原因,较剧烈的种类可以麻痹我们的灵智,淹没我们的理性。但这些都合不上我的病源,因为我在实际生活里已经得到十分的幸运。我的潜在意识里,我敢说不该有什么压着的欲望在作怪。

P3-6

目录

第一编 我的自剖

 自剖

 再剖

 续《自剖》

 想飞

 “迎上前去”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雨后虹”

 我们看戏看的是什么?

 “天下本无事”

 我为什么来办我想怎么办

 梁启超《佛教教理概要》附志

 附录梁启超:《致徐志摩》

 诗刊弁言

第二编 亲友交往

 我的祖母之死

 悼沈叔薇

 我的彼得

 伤双栝老人

 吊刘叔和

 汤麦士哈代

 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

第三编 欧游漫录

 欧游漫录

 巴黎的鳞爪

 我所知道的康桥

第四编 见解与主张

 青年运动

 “话”

 政治生活与王家三阿嫂

 罗素与幼稚教育

 关于《罗素与幼稚教育》质疑与答问

 新月的态度

内容推荐

《徐志摩自述》是“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丛书之一,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徐志摩的自述文集。讲述了他早年留学海外,与罗素等大家的交往,展示了其对新月派这一文学流派创立和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他对个人生活的回顾。《徐志摩自述》真实地反映了徐志摩短暂却灿烂的一生,内容真实,史料丰富,具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

编辑推荐

《徐志摩自述》以徐志摩自述的方式记录了这位伟人的一生。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志摩自述/二十世纪名人自述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志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7418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2013249124
中图分类号 K825.6=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1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