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是继陈柱《公羊家哲学》之后第一本研究公羊学的专书。本书作者阮芝生,台湾大学教授。本书原在台湾出版,今重新校订出版。综览全书,核心问题有五:一、《春秋》是经还是史?二、《春秋》是否为孔子作?三、孔子为何作《春秋》?四、《春秋》有无微言大义?五、《春秋》书法问题。阮芝生认为:《春秋》是经不是史;《春秋》是孔子所作而非所述;《春秋》有微言大义;孔子作《春秋》意在“拨乱世、反诸正”、“立一王之法”。
图书 | 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是继陈柱《公羊家哲学》之后第一本研究公羊学的专书。本书作者阮芝生,台湾大学教授。本书原在台湾出版,今重新校订出版。综览全书,核心问题有五:一、《春秋》是经还是史?二、《春秋》是否为孔子作?三、孔子为何作《春秋》?四、《春秋》有无微言大义?五、《春秋》书法问题。阮芝生认为:《春秋》是经不是史;《春秋》是孔子所作而非所述;《春秋》有微言大义;孔子作《春秋》意在“拨乱世、反诸正”、“立一王之法”。 内容推荐 《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說《春秋》之性質,乃從公羊學論,然則公羊學何學歟?公羊學者,以《公羊傳》為主說《春秋》之學也。既言以《公羊傳》為主,是不獨限於《公羊傳》一書矣,猶當有其上探下考旁求之左證與依據。然則言《公羊》者必言《春秋》,《公羊》之不可離於《春秋》,亦猶《繁露》之不可離於《公羊》。 《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由阮芝生编著。 目录 校訂者前言 再版弁言 一、序論 釋題 立場 取材 二、《春秋》之志 《春秋》之學 《春秋》是否為孔子作 孔子為何作《春秋》 《春秋》當以三世義為宏綱 三、《春秋》之義(上) 《春秋》有義且微 微言大義與師說口傳 因文取義十例 四、《春秋》之義(下) 《春秋》金鎖匙:況、借事明義 經權常變、相反相成:無通義 五、《春秋》之例 正例 變例 無達例 六、《春秋》之法 褒獎 譏貶絕 假褒貶以示法 七、結論 附錄:述學 參考書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公羊学论春秋的性质/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阮芝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753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4 |
出版时间 | 2013-08-01 |
首版时间 | 2013-08-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8 |
CIP核字 | 2013141444 |
中图分类号 | K225.04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