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优雅地去战胜
内容
编辑推荐

是什么使你的职场之路磕磕绊绊、举步维艰?谁是挡在你晋职路上的小人克星?也许你会认为你的一切不幸都是别人造成的,看完李轶男编著的这本《优雅地去战胜》后,你会发现,阻挡你前途的有可能是你几十年来受到的教育、形成的固有思维。

在这本书中,你将看到当固有思想被打破、我们心中那些“应该”、“本就如此”被粉碎后,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给你生活带来的改变。它会告诉你:

生活不是一个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我们要的不是谁是对的,仅仅是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强烈的是非感,会使你称为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当有一天你抛开僵化的是非观念,将轻而易举地为自己作出决定;

不要嘲笑那些只有光鲜外表的人,光鲜的外表,其实是嫁接在成功幼苗里无数颗精美的种子;

在职场,冒进意味着很大的危险,就是达成心愿也必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老板的表扬,很可能是变相的批评……

内容推荐

与其说李轶男编著的这本《优雅地去战胜》的意义是提供职场生活中你所没有发现、没有提炼过的秘密和技巧,不如说《优雅地去战胜》在给现代人一个寻找自我、精神自救的办法。谁不曾为喧嚣的欲望而辨不得内心的方向?谁不曾受到蛊惑,为别人的利益而抛弃过自我?在注定迷茫、无助、随波逐流的青春里,在为生活不断妥协退让的现实中,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畏艰难、充满自信地迈向并不熟知的未来。

目录

1 打破俗例,建立自己的秩序

2 嘴甜心细,重视自己

3 擦净梯子,要上得去,下得来

4 少说为妙,祸从口出是句真言

5 远离秘密,替别人保守秘密也有风险

6 外圆内方,处世的智慧法则

7 工夫在诗外,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无用的

8 从众与出众,成功的人总是做一些让自己脸红的事

9 表现自己要慎重,别太相信鼓励的眼光

10 站队,更是一种战术

11 看淡得失,职场人士的最高境界

12 机会和格局,机会永远向着有格局的人

13 “羡慕、嫉妒、恨”,不要栽在他人的负能量上

14 千呼万唤始出来,人人都能看到的机会都不是机会

15 表扬,有时只是一种批评

16 “好人”的坏,忠义之士永远不知道的道理

17 面对PK,笑到最后的人最坚强

18 老大的意志,钻研领导的意图是门艺术

19 靠山,需要自己去制造

20 克服脆弱,取决于你心理的准备

21 精神独立,才能获得终极自由

试读章节

1 打破俗例,建立自己的秩序

初涉社会的你容易被一个问题绊住:这样做合乎规矩吗?

这个问题会让你陷入选择的困局,如果一切都按照规矩来,你很快就会发现,你只是在别人的思想里打转。而且,有些规矩是专为“新人”制定的,就像管理学中的蘑菇原则,让“蘑菇”们置身于阴湿、不见阳光的环境里,坐足冷板凳,以磨去他们身上的棱角,增加对社会的耐受力。

但这其中的问题是:冷板凳坐久了,人会渐渐适应现有的生活模式及分配方式,过上随波逐流的生活。

其实,职场跟谈恋爱相似,你爱一个男人,想与他结婚,进入他的家庭。这个家庭不是你想象出来的,而是一个真实的区别于你原生家庭的一个崭新的地方。为了融入这个家庭,你就得熟悉这家的家风、家规、家人处理情感关系的方式,这样,你才能说他们所明白的话,与他们和睦相处。

但是,只熟悉这些还不够,每个家庭都有一些问题,每个人都有他自私的一面,为了把日子过好,你还得在自己的地盘上玩得转,建立自己的底线,拥有个人气场。纯粹去适应别人的规则只会消耗体力,成为跟在别人身后的幽怨小媳妇。

有人很看不上自己的生活,同事间明争暗斗,睚眦必报,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但回头看来,退出职场做家庭主妇怎么样?如果不亮出自己的底线,不卑不亢、拿出气场制定规则,再埋头苦干也会失去家人的尊重和家庭地位吧?

博弈,在每一种人际关系中都存在,尤其是在以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职场中。

让我们来看看她们的故事。

大学毕业即进入电信公司大客户部的小美,模样清新、内心恬淡,还保持着大学时的文艺情怀。这一点很快获得了大客户部上上下下的欢迎。逢年过节给客户送礼时,同事们都会让年轻靓丽的她去送。起初,遇到这种事她就欣然前往,当作是锻炼自己,久之,办公室其他跑腿打杂的事也渐渐由她承包。可是到了年终,她的业绩却不理想,在几大行业板块中销售排行最末,与她一起进公司的同学,有人已经替老板签下几百万元的大单子,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

杂事做得太多,自然就没时间去钻研业务。很多的杂事,比如拜访客户、做PPT,当初是自己争取的,可做着做着就成了必须由自己来做的。小美的困惑是:怎么把时间腾出来?

看看,就连时间都是争取才会有。更别说那些原本没有固定标准的利益了。

钢铁大王卡内基说:一个不能打破僵化的条条框框来提高效率的人,是一个无能的人。

世界上没有任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则、法律和传统习惯,包括自己制定的。  擦亮眼睛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强硬、教条甚至荒谬的规则,却被外力绑架和强制着接受了。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在《你的误区》一书中说:在我们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应该”“必须”的框框,构成了一个很大的误区,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照“章”办事,你可能对自己遵循的规则和方针不以为然,但同时又无法摆脱其束缚,无法自己确定适用的规则和方针。

职场也是如此,除了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企业共通的潜规则外,老板会告诉你他的规则,上司有另一套规则,同事间执行的又是一套规则。

我看到很多在办公室永远长不大的人,无论工作多久,在别人的眼里一直是个小孩(包括老板的感觉),表面上这样的人总处于被呵护、被关照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你接受了这样的角色,你也就接受了“元老们”为你设下的“办公室必须论资排辈”的观念。

只有那些职场天才,刚刚工作就显示出成熟干练的气质,当大家还都是职场菜鸟时,这些人已经变成了颇受器重的后起之秀。他们靠什么?除了天分与努力,他们无不突破俗例,打破常规,建立自己的秩序。

P1-3

序言

飞翔,是通往幸福的唯一方式

杨澜1994年告别中央电视台,拿到去美国的签证,成为一名赴美留学生。在此之前,她已经是央视收视率极高的节目——《正大综艺》的主持人,在中国拥有美好的未来。1996年3月18日,《纽约时报》财经版在头条位置上登载了记者马克兰德勒的报道“At27,a Talk star out To Transform Chinese TV”(27岁的脱口秀主持人将改变中国电视)。这一年后来成为杨澜最有成就的一年,她拿了一个学位、生了一个孩子、做了一套节目。同年回国加入凤凰卫视。到了2000年,杨澜在孕育第二个孩子时,与丈夫吴征一起投资3500万港元,收购了主营建筑的香港良记公司,并将其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

2000年8月8日,在香港维多利亚港旁的丽晶酒店里,穿着粉红色孕妇装的杨澜与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一起按下了启动按钮,见证了阳光卫视的诞生。

很多人清楚这段故事。我之所以在这里引述它,只为说明一个道理:女人的人生,要从不断突破自己开始。

常常是这样:年轻的没有生存之忧的女孩迷迷糊糊地被推上社会。做着瑰丽的梦,认为只要努力终有回报。

当她们把全部的才智都奉献给工作,希望得到上司认可的时候,还在天真地等着以爽利、知性的仪态去吸引优秀的男人,于是,漫无目的地工作,漫无目的地恋爱,等待着升职、等待着被迎娶,等待,成为她们生活的全部。

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人。

表面上风风火火,内心里被动彷徨。希望用最优异的表现获得事业和爱情的钥匙。殊不知,活儿越干越多,爱也越来越累,只能用“疲于应付”表达我那时的心境。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这样一句话:等,就意味着迟到。我几乎被它震撼住了,那一刻我才终于明白我的人生为什么总是原地打转。因为我恐惧、没有勇气去为人生布局,我被某种东西困在了一个自以为安全实则麻木的境地。如果想突破困局,就只有改变。

对生活,进行认真的规划和布局,是一项看起来轻松其实艰辛困难的过程。之所以困难,在于必须作出选择。

我的困难在于,好像很难把自己闲下来,与一个人产生面向未来的感情。我很怕公司不再需要我,难以保住当下的位置。其实回头一想,那根本是无谓的挣扎。只要我放下那个“场”上的竞逐,把自己置于另一个平台上,就立刻闲适自如起来。这个平台并不是向下,而是向上。

这时我意识到长久以来的一个谬论:轻松的生活,只能以逃避责任的方式获得。事实上,没有谁能够真正地逃避责任,在日本,全职主妇要完成的功课比职场精英还要多。用退缩、逃避、隐逸的方法,只能让自己深陷在重复烦琐的劳动中,对现实于事无补。

想完成人生的完整,比退缩更有效的是飞翔。人,终是以飞翔的姿势取得自由的。

中国女性有一种甘居人后的谦逊姿态,不喜欢出头,甘做“老二”,对职场生活也难有企图心。这样的一种习性,使我们习惯于“窝”着的生活。不愿意前行,是因对前面的一切没有把握。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种传统属性会严重地阻碍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人生。反倒是那些勇于迎接挑战、不断地寻求自我超越的女性,翅膀越来越坚实、空间越来越广阔。她们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不光是身体的自由,更有意志及心灵上的自由。

在漫漫旅途中,她们早早就学会了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生活,完成梦想,解决困难。

她们是安全感最强的一些人,她们的力量是来自于自我,而非别的什么人。

我在用一生学会做这样的人,我愿意用自己撞得头破血流才凝成的经验,陪伴已经展开翅膀的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优雅地去战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轶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46098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2013279739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5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