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类消失后的地球/科学探秘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欢迎来到人口为零的地球!

权威机构重磅推出,飞碟探索杂志联动国内外数家科研机构、媒体联袂“描绘”人类消失之后的数万年地球景象!

《人类消失后的地球》独家揭秘,百余幅地球末世未来秘照,全景展现未来图景。

超值赠送,“末日全景图”精美拉页,超炫模拟末日景象,全彩图文,值得珍藏。

内容推荐

《人类消失后的地球》由《飞碟探索》杂志编著,主要内容:人类消失也许对文明是个灾难,但对这颗已存在46亿年的星球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用科学的角度想象一下,如果真的有一天,人类消失,那么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首先,黑夜将还原黑夜的本来面目,3天之后,地球上将不再有繁华的不夜城,所有电力系统几乎全部停止运行;5天之后,食物开始变质,大量宠物饿死,鼠类和蟑螂开始横行天下,但最终伴随食物的全部腐烂消亡,猫科动物会不断进化,成为食物链的顶端。1年之后,各个城市建筑分批次地倒塌,大部分城市陷入失控的火海以及汪洋之中;10年之后,城市彻底被动植物占领,杂草丛生、野兽四处流蹿;100年之后,人类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的文明基本消失殆尽,书籍、光盘都变成尘土,《蒙娜丽莎》等艺术珍宝也化为灰烬;500年后,地球上甚至连一幢人类建筑也找不到。海平面上涨,大型河流水坝崩溃,地面景观将被重新构建。50000年之后,作为地球曾经的主人,人类的痕迹却在这个星球上消失殆荆新的占领者不会知道,地球上曾经有人类。

《人类消失后的地球》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地球绝非天堂,人类必将从地球上消失

 来自宇宙的“愤怒”小行星

 瘟疫和致命病毒——狠毒的隐形杀手

 太阳——头上的定时炸弹

 资源耗尽,只能等死

 伽马这匹“马”到底多暴力

 气候灾害将毁灭人类

 黑洞吞噬:要抢先撤离

 火山大爆发——地球怒火总有hold不住的一天

 核战争——人类亲手缔造的大灾变

 附录 灾难对人类的影响

第二章 地球“无人区”:最好的情景排演场

 由军事禁区引发的“无人畅想”

 原始森林:无人地球的“代言人”

 切尔诺贝利:大灾难走向解脱

 人类消失后的钻石之城

 准无人区,这里的人类极有可能“被消失”

第三章 大自然的自愈和反噬

 无人看管的珍宝和文明

 灾害开始大爆发

 大都会的大威胁

 城市装甲——金属的不同命运

 旧的栖息地有了新的领导者

 人类留一手:末日种子库

 罪恶之城还能撑多久

 不甘寂寞的超级武器

 无人驾驶的汽车

 城市将变水族馆

第四章 人类消失,科学大预言

 没有人类的世界

 人类消失,基因悬疑

 人类生存还得看蜜蜂的脸色

 考古学家:225万年后人类灭绝 硕鼠接管地球

 篇外话 灭绝物种VS新生物种,人类的现状OR未来?

第五章 血色警戒——人类留给自己的“墓志铭”

 人类有无数种消失原因,最大隐患却是我们自己

 埋葬自己的第一铲“土”

 文明植入就是一场血统稀释

 先天基因有缺陷,后天掠杀更要命

 穴居人的灭绝之谜

 科技入侵=病毒入侵

 没有歧视,就没有屠戮

 地球上最后的原始文明

试读章节

第—章 地球绝非天堂,人类必将从地球上消失

对于人类将从地球上彻底消失的话题,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次的讨论,其结果是必然的。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这颗美丽蓝色星球——地球,其实处于宇宙中一片极其危险的区域,各种大小行星、宇宙病毒、外星人、黑洞以及地球本身资源的耗尽等都会对地球以及我们人类造成灭顶之灾。来自宇宙的“愤怒”小行星

地球是个重伤员

历史上,地球也曾经被突如其来的灾难重创得伤痕累累,这些伤害给很多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甚至在地球上消失了。近年来科学家终于揭开了2.5亿年前行星撞地球的谜团。他们声称,这场突然而至的天地大冲撞使地球上90%的生物绝种。

215亿年前突然爆发的这次灾难性事件,导致地球上的生物群体性绝灭,t而且没有给生物以喘息之机,直接将它们推向了地狱的深渊。

这是华盛顿大学的贝克博士和罗彻斯特大学的波莱达博士做出的最新发现。他们化学分析了二叠纪和三叠纪交替时期的产物——沉积岩石层,这些岩石层来自中国、匈牙利以及日本。他们的研究小组发现,在远古时期形成的岩石层里,有一种密度较高的含氦和氩同位素的复合碳分子。这种碳分子至少由60个碳原子组成,而且分子结构是呈足球状的。

因此,存留在地球上的这种碳分子原本不属于地球,应该是彗星上的产物,也有可能来自某颗小行星。

根据研究人员的估算,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应该在6千米~12千米,大小与6500万年前消灭恐龙的那颗小行星基本一样。地球受到这颗彗星或者小行星袭击时,巨大的能量瞬间被释放出来,这样的能量究竟有多巨大7过去100年间最大的一次地震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只是这次能量释放的100万分之一。这是罗彻斯特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罗伯特博士所估算的结果。

这一碰撞给地球上70%的陆地脊椎动物和90%的海洋生物带来了灭项之灾。这一次灾难可以说是地球迄今为止发生过的规模最大的生物大灭绝。甚至对形似蟑螂的三叶虫来说也是一场躲不过的劫难,尽管它们曾经在地球上占主导地位,多达上万种,也抵不过灾难的摧残,从地球上消失可以说是瞬间的,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一碰撞不仅让生物灭绝了,而且火山运动也被引发了,并且是有史以来地球上最猛烈的、破坏性最强的。但是,那颗给地球造成严重创伤的小行星或彗星与地球亲密接触的具体方位,仍旧是科学家继续研究的方向。不过,科学家至少发现了一点:在碰撞发生时,地球上的每一个大洲的陆地都是一块整体,而导致恐龙大灭亡的那次碰撞发生的时候,各大洲的大陆早就已经四分五裂了。

彗星曾频繁“拜访”地球

在3600万年之前,曾经有一批从冥王星方向到来的彗星光临了地球,在与地球发生亲密碰撞后,彗星被地球铭记了。《科学》杂志上报道过此事。

对这次彗星撞击地球的研究称,华盛顿附近的切萨皮克湾就是这些巨大陨星中的一颗造成的,还有一颗导致西伯利亚的博皮盖陨石坑的诞生。在之后数百万年的岁月中,小块的陨石多如牛毛,不断地光临地球。

负责该项研究的相关人员称,事实上,这一时期彗星肆虐地撞击地球,自从地球诞生以来还没有迎接过那么多的不速之客。当时,天文学家苏梅克和妻子卡罗琳,都是负责这项研究的一员,却不幸死于1997年的一场车祸中。

当时,他们的研究基地在意大利境内的马西纳诺附近的一个采石场,那里,海底沉积层中包含的碎片与3600万年前发生的大规模撞击事件有关。研究人员说,如果流星雨在此地出现过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利用研究的方法,对那些沉积物进行研究,并且完全可以证明流星雨降落过此地。方法是:对一种地球上很少存在的,而在宇宙物质中普遍存在的氦的同位素进行测量,即氦一3。在体积巨大的陨石上一般不能发现这种氦-3,因为它们本身会燃烧,尤其是进入有氧气的地球大气层中的时候,但是在陨石所携带的体积较小的颗粒上却发现了氦一3的踪影。

3600万年前,地层中的氦一3的数量明显增多,并且在不断地增加。这是科学家历经多年的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表明,大量彗星“拜访”地球确实在那个时期发生过。而且这些“客人”络绎不绝地“造访”了上百万年。

P001-004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存在地球至今,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的畅想,但更多的是对未来开发的畅想,畅想着人类怎么征服地球之后,再继续征服更多外太空的星球,甚至征服宇宙。期间也曾夹杂着对地球毁灭、人类毁灭这样的假想和讨论,但这种生存忧患和科学警醒更多被人类追求重口味的感官娱乐需求所湮没。这也许是人类的通病:不到失去的时刻,永远不会更深刻地感知曾经拥有的美好。而这本书,一点不危言耸听地,尽量用客观真实的语言所竭力传递的,就是这种需要被重新唤起的情感——待在地球怀抱的每分钟,都值得珍惜。

——《飞碟探索》主编 何晓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类消失后的地球/科学探秘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飞碟探索杂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33809
开本 16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7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5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183-49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3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4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