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花的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花的智慧》是比利时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散文家莫里斯·梅特林克的传世之作,它开辟了用植物反观人类,将科学与散文相结合的先河。梅特林克凭借这部作品于1911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梅特林克的笔下,原本没有思想、没有感觉的植物被赋予了“深思熟虑、充满活力的智慧”,它们利用计谋、穷尽手段,凭借坚强的意志冲破土壤的束缚,完成繁衍的使命。

内容推荐

莫里斯·梅特林克编著的《花的智慧》描绘了一个美丽而不可思议的野生花卉世界。在这里,每朵花都顽强、睿智、充满活力,它们虽地位卑微,却有着人类望尘莫及的生存智慧。《花的智慧》的作者行云流水的笔下,不仅展示了植物世界的奇闻异事。更渗透着对人性和社会的反思。

目录

前言

Part 1

花的智慧

 种子的传播信仰

 水生植物的浪漫爱情

 寄生植物的心计

 近亲繁殖的自花授粉

 以蜂为媒的异花授粉

 善于利用昆虫的兰科植物

 花的智慧对人类的启发

Part 2

蚂蚁的一生

 常人眼中的蚂蚁

 蚂蚁腹部的秘密

 蚂蚁群落的建立

 千姿百态的巢穴

 蚂蚁之间的战争

 蚂蚁的交流和定向能力

 充当“牧童”的蚂蚁

 蚂蚁的蘑菇栽培技术

 蚂蚁的“农耕”能力

 会纺织的蚂蚁

 蚂蚁的寄生食客

 蚂蚁顽强的生命力

Part 3

蜜蜂的生活

 蜜蜂的家园情节 /147

 蜂巢中的隐私 /155

 蜜蜂的双重性格 /159

 蜜蜂的交流/163

 蜂巢的建设/169

 蜂群中的王者 /177

 对雄蜂的屠杀/183

Part 4

白蚁的生活

 白蚁的种类和蚁巢 /189

 白蚁的食物 /198

 工蚁和兵蚁/202

 蚁王与蚁后/213

 飞走的蚁群/216

 白蚁的破坏力 /222

 蚁群中的神秘力量 /226

 蚁巢中的伦理道德 /231

 白蚁的命/236

 本能还是智能 /244

 附录1 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253

 附录2 梅特林克生平年表 /257

试读章节

在本书中,我只是想强调所有植物学家都熟知的几个事实。我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我微薄的贡献仅限于做过一些基本的观察。在此,我无意逐一评论植物赐予人类智慧的所有证据,这些证据数不胜数、绵延不绝,尤其在花卉身上就集中体现了植物趋向智慧和觉悟的努力。尽管在这过程中有些花卉可能会表现得比较笨拙,但没有一朵花缺乏智慧和灵性。所有的花都努力完成自己的使命,在呈现自身特有的生存形态的同时,竭力蔓延,壮志满怀,力求征服这个星球的表面。为达到这个目的,它们必须克服比动物繁殖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困难;为达到这个目的,它们需要借助各种化学反应、种种巧妙的装置,乃至某些计谋和手段。这些技能,在诸如机械学、弹道学、航空学等方面,早已领先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发明。

有关花朵受精的重要系统也许没有必要多加解释,如雄蕊和雌蕊的作用,芳香的诱惑,和谐、绚烂的色彩的魅力,花蜜的生成——花蜜对于花朵百无一用,它只是用来吸引、挽留爱情的使者,如蜜蜂、大黄蜂、苍蝇、蝴蝶或者飞蛾等,它们给花朵捎来了无法望见的远方情人的亲吻……

植物世界在我们看来似乎如此平静、如此温顺,仿佛一切都寂静无声、循规蹈矩。其实不然。在这个世界里,植物与命运的抗争一直都在激烈地进行着。植物最重要的器官即营养器官——它的根部,把它跟土壤紧紧地绑在一起。在束缚人类的所有律条中,很难找出最沉重的那一条。对植物来说,最沉重的律条无疑是判罚它从生到死都不能抽身走动,因此,它比人类更懂得首先要反抗什么。植物的这种坚定的信念赋予了它充沛的能量,从黑暗之根出发,在光明中成形、绽放,它要坚定不移地完成一个目标:摆脱禁锢于地的命运,解放自我,打破逼仄的界域,求助翼瓣,尽可能远地逃离,向另一个王国接近,闯入一个蓬勃向上、富有活力的世界……事实上,它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换成人类,倘若能摆脱沉重的律条的束缚,安然无恙地生活在受另一种命运支配的世界里,不同样令人感到惊讶吗?我们看到,花卉为人类树立了崇高的榜样——不屈不挠、勇敢无畏、锲而不舍而且富有智谋。如果我们借助花园里任何一朵小花所具有的一半智慧,来消除痛苦、衰老、死亡等破坏美好生活的必然事物,我们的人生际遇将与现状迥然不同。

大多数植物对运动的需要,对空间的渴望,可以在花朵和种子身上得到证实。和动物世界发生的情况截然不同,由于花朵绝对不能抽身走动,所以种子最大的敌人,恰恰就是它的母株。它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古怪的世界:父母寸步难移,虽然明知这样会使自己的子女挨饿或窒息——任何一颗落在树脚或植株根部的种子,要么死亡,要么注定在不幸中萌芽。所以,种子需要以巨大的努力来挣脱羁绊,赢得生存空间。于是,在森林里、平原上随处可见种子令人赞叹的传播和飞行技能。这里只提及其中几个最奇特的例子:械树的“空中螺旋桨”,大鳍蓟、蒲公英和婆罗门参的“滑翔机”,大戟属植物的“爆鸣弹簧”,喷瓜的非凡“喷射器”,绵状毛叶植物的“吊钩”,以及其他成千上万令人惊愕的传播机制——可以说,每颗种子都创造了某种属于自己的、完美的传播方式,以挣脱母体的阴影。

事实上,如果不稍微做些植物学方面的了解,人们不可能相信:所有这些赏心悦目的青葱草木,确实是费尽了心思。比如,海绿迷人的“种子锅”,凤仙花的五片瓣膜,天竺葵爆裂的五颗蒴果,等等。如有机会,请留意在所有草药医生那里都能找到的普普通通的罂粟果,在这颗其貌不扬的“大脑袋”里隐藏着值得大加赞颂的精明和远见。我们知道,一颗蒴果含有成千上万粒极其细小的黑色种子,蒴果要想尽办法将这些种子尽可能远地播撒出去。如果包含种子的蒴果提前掉落或从底部裂开,这些珍贵的黑色颗粒就只能在梗的底部化成一堆无用的废物。事实上,种子唯一正确的出路在蒴果的顶端,一旦蒴果成熟,它的顶端就会裂开并低垂下来。稍有轻风拂动,它就不断地点头,极像一位地地道道的播种者,有模有样地把种子撒向空中。

在此,我想谈一谈那些等待被飞鸟传播,为引诱飞鸟而蜷伏在香甜果皮里的种子,如槲寄生、樱桃、花楸的种子。我们看到,它们显示出的能量是如此强大,动机是如此理性,以至于我们几乎不敢在这个主题上多加强调,担心重犯贝尔纳丹·德·圣彼埃尔犯过的错误。甜味果皮对于种子来说真的是毫无用处,就像花蜜只是用来吸引蜜蜂,对花朵百无一用一样。飞鸟食用果实是因为果皮香甜,同时吞进难以消化的种子,不久后就会把种子原封不动地排出体外。借助鸟儿的飞翔,种子逃离了出生地,在异地发芽生长。

P3-5

序言

《花的智慧》是比利时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散文家梅特林克的传世之作,它开辟了用植物反观人类,将科学与散文相结合的先河。梅特林克凭借这部作品于1911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梅特林克的笔下,原本没有思想、没有感觉的植物被赋予了“深思熟虑、充满活力的智慧”,它们利用计谋、穷尽手段,凭借坚强的意志冲破土壤的束缚,完成繁衍的使命。

为了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梅特林克,我们还选编了他的“动物三部曲”——《蚂蚁的一生》《蜜蜂的生活》和《白蚁的生活》。与植物不同的是,梅特林克对动物的叙述更侧重它们的集体意识及内在文化。如在《蜜蜂的生活》里,蜜蜂被描写成一群有着复杂的法律、默默无闻地实施惊人工程的小精灵,它们为了集体利益甘愿牺牲个体的权利和自由。《白蚁的生活》则像一部传奇:蚁王、蚁后的囚徒生涯,工蚁的鬼斧神工,兵蚁的勇猛无敌。更难能可贵的是,梅特林克参透了白蚁王国的伦理道义,他“勾勒出其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的主要轮廓”。另一个随处可见的小生物——蚂蚁,也许是梅特林克的钟爱。在《蚂蚁的一生》中,他不止一次暗示蚂蚁比蜜蜂、白蚁更高等,其文明程度甚至高于人类。毫不夸张地说,《蚂蚁的一生》就是一首蚂蚁的颂歌,蚂蚁牺牲自我、造福集体的利他主义精神,蚂蚁战争遵循的“尽可能小的伤害”的人道主义精神,更被梅特林克所重视。

这四部作品的主角虽毫不起眼,但智慧却让人类望而兴叹。例如,鼠尾草为了繁衍优良的后代,设计了“精密的立柱和平衡锤”,其精确性和严密性令人叹为观止;马先蒿在花开时将花粉囊密封,待蜜蜂采蜜时才松动支撑花粉囊的弹簧;槭树和椴树利用螺旋桨的原理,迫使种子在下落的时候飞得更远;蒲公英则通过坚固、轻盈、灵巧的“降落伞”播撒种子。同样,种族延续也是动物的终极目标,需要的是集体智慧和努力,这就要不近情理地要求每个个体都通晓群体繁衍生息的所有事宜。例如,蜂王在产卵时要精确计算出产下的卵的性别,蚁后对巢穴里雌蚁、雄蚁、工蚁、兵蚁数量的黄金比例要烂熟于心。添丁不仅是蜂王、蚁后的责任,更要全员各尽其责,履行义务结果,这一点蚁类做得远比人类到位。总之,这些在人类看来低等的、无知的生物,却是通晓宇宙秘密、把握自己命运的精灵。它们一个个身怀绝技、深不可测,比如花儿是高明的力学家、导弹学家,蜜蜂有发达的语言,蚂蚁能够放牧蚜虫、种植菌类……

梅特林克以流畅明快的语言独辟蹊径,讲述了微小物种的奇闻异趣。不定时地,梅特林克的笔下会升发对人性的思索,对社会的反思。谈论花时,梅特林克感慨: “如果我们借助任何一朵小花所具有的智慧的一半,来消除痛苦、衰老、死亡等破坏美好生活的事,那么,我们的际遇将与现状迥然不同。”对蚂蚁的反刍施爱行为,梅特林克则慨叹说:怜悯和博爱在人的内心里“只是较长远的自私自利的投资,期望着在未来的生活里获取高额利息为报答”。

为了使这部绝世珍品更具美感,我们随文插配了七十多幅图片,以便读者直观领略大自然的神秘造化。

编者2013年3月1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花的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
译者 潘灵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58128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4.65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