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词的搏斗(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与词的搏斗》辑录作者(凌越)与多多、柏桦、骆以军、黄灿然、肖开愚、史书美、迈克·帕尔玛、谷川俊太郎、图森、丝妮德·莫里塞、托玛斯·萨拉蒙等诗人、小说家和学者的访谈,话题涉及作家创作经历、学术伦理和社会责任等,展现他们的人文关怀和思考,亦可视为一份独特的作家精神素描。

内容推荐

《与词的搏斗》为专栏作家、诗人凌越先生近年访谈文字的结集。《与词的搏斗》辑录作者与多多、柏桦、骆以军、黄灿然、肖开愚、史书美、迈克·帕尔玛、谷川俊太郎、图森、丝妮德?莫里塞、萨拉蒙等诗人、小说家和学者的访谈,话题涉及作家创作经历、学术伦理和社会责任等,展现他们的人文关怀和思考,亦可视为一份独特的作家精神素描。

目录

让菲利普·图森:他非常平静、坦然

柏桦:小诗中自有乾坤

黄灿然:香港的风物开始进入我的诗歌

丝妮德·莫里塞:诗歌需要的是独裁

肖开愚:诗在弱的一面

骆以军:暴力是我核心的驱动力

史书美:理解半殖民地的现代主义

谷川俊太郎:爱是世界存在的原理

多多:我的大学就是田野

多多:变迁是我的故乡

多多:与词的搏斗

多多:被动者得其词

迈克·帕尔玛:我们的审查来自市场

托马斯·萨拉蒙:诗歌就像立在时光中的魔柱

试读章节

凌越:最近你的诗集《往事》就要出版了,能否谈谈这方面的一些情况?

柏桦:这是我在国内出的第二本诗集。有一天晚上韩东打电话给我,说是要出一套诗集,十个人每人一本,问我是否有兴趣参加,我说我在台湾出了一本,他说在大陆可以再出一次,于是就加了一些新作——应该是我最全的一本诗集。

凌越:对于自己作品的结集出版,你在诗集自序中流露出某种矛盾的心情,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的诗被更多的人看到吗?

柏桦:这种矛盾在我身上一直都有,一方面渴望出名,一方面想做隐士。这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家庭的遗传。

凌越: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还记得你的第一首诗吗?

柏桦:我最早写的一首新诗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高中同学里有几个人写新诗,是贺敬之式的——当时很流行贺敬之的《放歌集》,但我学习的对象不是贺敬之,而是莱蒙托夫,大约写了五六首,在那之前写过古诗,至少上百首。我正式写诗,全心去当诗人是在一九七九年底,当时是因为看了波德莱尔的诗。在那之前看的所有的诗都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心灵的启动,真正刺激我的是波德莱尔,而且我看的是程抱一的翻译。波德莱尔告诉我,诗可以写隐私的东西。我为什么写《表达》这首诗?我一直都有抒发自己的渴望,但一直苦于找不到途径,波德莱尔教会我怎么去抒发。当时我看到北岛的诗,就是在《诗刊》上看到的——《回答》,我非常喜欢。

我写诗也和我的交往有关,我有一个朋友彭逸林,我们一直在一起玩。我写了一些诗但准备放弃——当时也受到别人的打击、讽刺。他说,你写得好,你一定能写出来,只有他鼓励我,当时也有人说我写得不好。

凌越:大约什么时候,你开始获得成为一名诗人最初的自信心?

柏桦:一九八一年写出《表达》开始有了一些信心,因为彭逸林说很好,让我寄给《今天》——当时《今天》还在,但已接近尾声了——一定可以发出来。第二年毕业也可以去北京,但是彭逸林让我回四川,一块搞文学,就回重庆了,很简单的。当时彭逸林在川师有一个诗人圈子,有翟永明,有欧阳江河,有骆耕野,很热闹——广州不热闹,所以很羡慕他们。后来在成都认识了欧阳江河,认识欧阳江河非常重要,他非常聪明,理解力惊人,我觉得他是真正懂得我的人。但当时有一个担心就是他的诗写得不好,一九八三年欧阳江河写出《悬棺》,我当时的感觉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我对他说,我以前一直为你担心,现在成了。我们从一九八三年开始了疯狂的交往,文字的疯狂,更亲密的交往,所以一直到一九八三年,当欧阳江河、张枣、我形成一个小团体的时候,我的自信心最终确立起来了。

凌越:你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我们都知道,后朦胧诗是在“告别北岛”的口号下登上诗坛的,能否谈谈你对朦胧诗人的看法?

柏桦:我当时觉得他们的诗写得很好,而且现在也觉得不错。为什么好?我在《左边》一书中已有叙述,这本书国内也快出版了。严格地讲,我真正喜欢的就是北岛和多多,一直都很喜欢。他们早期的诗我都很喜欢,后来的诗看得比较少,你在《书城》(当时采访者在《书城》任文学编辑,发表了北岛的新作《旧地》)上刊发的《旧地》我也很喜欢,它是那个时代的东西。以前我翻译过一篇艾略特写的《论叶芝》,他在文中说诗风是十年一变。这是没有办法的,不能苛求一个诗人。

凌越:多多有一句诗:我害怕我的心,因为欢乐而变得无用。而你的短诗《自由》中有一句诗:我们的心因为欢乐而颓丧。这两句诗的差别是否意味着你和朦胧诗人的差别?

柏桦:这一句是我偷多多的,多多的那句诗我一直很喜欢,就一直想找个机会用在自己的诗中,写《自由》时我就觉得可以用上了。多多刚刚出国写的那些诗我也非常喜欢——《阿姆斯特丹的河流》以及在英国写的一些诗。朦胧诗整体上俄罗斯的感觉很重。P15-17

序言

本书收录我过去十年做的所有访谈。我的第一个访谈是二○○一年十一月在北京给法国作家图森做的,当时我刚去复刊的《书城》做兼职编辑,杂志社没有记者,我算是救急去做了这个采访。原本打算在图森下榻的崇文门饭店大堂做采访,但是那天大堂太吵,临时改在图森入住的房间进行。采访时邀请图森来中国的艺术家兼出版人陈侗也在场,陈侗还请来《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做翻译,当时在场的还有诗友廖伟棠和歌手杨一,小小的房间挤满了人,不像是采访,倒像是朋友间的聚会。这也奠定了我日后做访谈的基调:朋友式的氛围,就文学本身展开的愉悦交流。

以后我又换过两家媒体,这本书里的大多数采访都是媒体行为,我在媒体都是做兼职编辑,采访主要由记者去做,但是偶尔碰到我感兴趣的采访对象(多半是诗人),或者我可以借机去外地转转,那我也会客串做一下。采访之前,我都尽可能广泛地阅读受访者的作品并列出十几个问题作为提纲,但是真到采访时我一般不会按照列好的提纲刻板地提问,只是在有可能遇到冷场的时候,才会翻出提纲作为参考。多数情况下,当我问出第一个问题,采访就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下去了,当然我也有意去发挥采访即兴的一面,就是根据被访者的回答,即刻提出新的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就某个问题深入下去。而事先拟定的问题,你根本没办法预料受访者会给予怎样的回答,有时候一个苦心想出的问题,被访者也许一句话就带过了,然后眼睛直直地望着你。这时候,你只能被迫进入另一个话题。

采访的中国诗人,黄灿然、肖开愚是老朋友,多多和柏桦虽然采访时才第一次见面,但他们的作品我都很喜欢,因此见面时毫无陌生之感,采访之后和他们也都成了朋友。采访外国诗人,由于语言障碍(通过翻译)和采访时间的限制,不像采访中国诗人那么充分,好在之前做的准备工作发挥了作用,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下,采访过程也都很愉悦,虽然其中的观点多少显得有点中规中矩。当然,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水平有限,主要是因为采访的方式限制了他们的发挥。有几个访谈是多年前做的,这些年受访者又有新作问世,但书中他们的简历仍然保持刊物发表时的状态,以吻合当时访谈的内容和气氛。

在此,我要感谢几位翻译——图森的翻译余中先、莫里塞的翻译朱渊、谷川俊太郎的翻译田原、萨拉蒙的翻译肖笛,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采访不可能顺利进行。感谢安徽教育出版社的何客先生,在去年出版了我的第一本评论集《寂寞者的观察》之后,紧接着又推出这本访谈集,并不断催促我完成此书。

凌越,二○一二年七月八日于广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词的搏斗(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凌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69669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192
14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