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唤洁净的世界(行走2013春2)
内容
编辑推荐

《呼唤洁净的世界》是一本正能量的书。在今天充满怀疑的浮躁社会,这本书提倡回到内心,回到自然,帮助大家获得安静的能力。这是一本跨界的书,作者有演员、学者、歌手、作家等,在对话中显现不同的思考方式。“在心灵的国土上,做自己的王。”与陈坤一起,行走,观心。

内容推荐

陈坤“行走的力量”自2011年徒步行走西藏后,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益活动,被认为是正能量的传播。2012年8月,陈坤带领30名志愿者徒步阿尼玛卿山十五天。这些志愿者在徒步之后分别到青海各地支教半年到一年。《呼唤洁净的世界》这本书主要记录了十五天阿尼玛卿山徒步的过程,以及志愿者的支教日记。既有对于自然风光的细致观察,也有参与者细腻的心路历程。既有阿尼玛卿山的历史传说,更有参与者不同的人生故事。《呼唤洁净的世界》是一本向自然致敬的书,是一本向人的精神致敬的书:只有内心对于洁净的不断追求,人才会趋于完美,世界才会趋于完美。

目录

[谈天]

陈坤 韩寒

我们一起谈谈这个世界 谈谈这个世界里的我们

比尔·波特 费勇

读读书 走走路 漫步回到古典的细节里

[在阿尼玛卿山呼唤洁净的世界]

转着转着 就转动了内心的世界

转着转着 就转动了现实的世界

转着转着 一个平凡人可以创造一首史诗

[杜家毅 转山是平凡人的史诗]

[故事]

柴春芽

你见过央金的翅膀吗

[说地]

黄爱东西 黄佟佟 蒋方舟

我们一起谈谈这个世界里女人的路 谈谈我们的路

[行姿]

田原

我生命旅程里那些奇妙的瞬间

草西

我生命坐标里那个特殊的门牌号

费勇

我记忆里的江南寺庙

试读章节

那几年里,我每年有九个月在西宁,三个月在北京。于是,我的生活成为了四分之三加四分之一的时空跨越组合。它们拼在一起构成了我的生活,但它们不能完美地合二为一,因为中间隔着一扇厚重的门。每当我推开这扇门,从一个时空跳到另一个时空时,都感觉恍若隔世。是的,每次倒时差,我都需要一点时间适应。

你会说,这些都是小事情,我不该矫情。就如我刚才说的那样,时间在以压倒一切的力量往前推动。我离回北京的日子越来越近,我的生活总有一天会安全着陆,那时,这七年的错乱生活只是一场梦。但是,问题是,我不确定在哪边着陆,这是最头疼的。特别是,当我去阿尼玛卿山转山之后。

嗯,不算2012年的行走,我一共在阿尼玛卿转过五次山。头三次是我陪客户去,除了累之外毫无感受。第四次,如果你有兴趣听的话,我可以给你讲讲我的收获。

有一天,一个喜欢户外的哥们儿对我说,阿尼玛卿山太美了,很适合户外徒步。我说不对啊,我走了三次,一点感觉也没有。哥们儿说,那大伙再去一次吧。我想都没想就说:走!那是我第一次抛开工作在户外徒步,没想到真的有点意思了。

最简单的感受是,当我走进阿尼玛卿山腹地,看看远处的山,看看漫山遍野的野花,像铺了一个大花毯子。我说:靠!为什么前几次没有看到!真的,我前几次转山就像瞎子一样。

转山的路上,我们走着走着就拐进了藏族牧民家,讨一碗酥油茶喝。牧民们纯朴、好客,我们到了他们家里也不感到拘束,那种感觉就像回到小时候。十几岁的我正在北京的胡同里撒野,玩累了回家发现门锁着,就去隔壁张大妈家或者李大婶家吃饭。那时候,在别人家蹭饭从来不感到拘束。我忽然发现,在山里,时光可以倒退二十年。

我曾经非常怀念那个时光,但是现如今的城市里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我曾认真思考过城市人之间的疏远,后来发现,是万恶的“贫富差距”造成的。一家有钱了,怕被惦记上,关上大门;对门被伤害了,也关上门;到最后,有钱没钱的都关上了门,越关越紧。二十年前,每家挣的差不多,你家有的,我家也有,所以都敞开大门。我记得那时候还在用炉子生火做饭,熬的粥特别香。

当然我转山的收获不止花毯子和酥油茶。我在保持着时间差的空间里行走,无意中听见了自己呼吸的声音。那一刻,我感到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了。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想告诉全人类:当你能听见自己呼吸声的时候,你就找到了安静的感觉。

后来,为了找到这种安静的感觉,我去过丽江发呆,去过冈仁波齐转山,都未能如愿。这两个地方都太商业化了,也只有在阿尼玛卿山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能听到牛马叫的地方,能听到自己呼吸声的地方,才能安静下来。所以两年后,我又开始了第五次的阿尼玛卿山行走。

第五次转山我带着目的去,想找到安静的感觉,毫无意外,我找到了,但是感觉并不好。我发现,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带着目的去,那种感觉就像你重温了一部电影,没什么新鲜的。对,就是这样。

所以,2012年,也就是我在西宁任期的最后一年夏天,当领导找到我,说有一个陈坤发起的行走活动,去阿尼玛卿转山,听说我对那边比较熟,想请我作为工作人员去配合一下的时候,我没觉得第六次转山会比前几次有更多的收获。所以,带着执行任务的心情,我就来了。

8月28日。下了一夜的雨之后,早晨的空气潮湿而清爽。黄毅的帐篷搭在牦牛队附近,清晨他没有去协作团队那里打早饭,而是找藏族牧民们一起喝了酥油茶,蹭了糌粑吃。黄毅会讲几句简单的藏语,他足个皮肤黝黑、轮廓硬岜玎的小伙子,个性中带有一种玩户外的人很常见的“五湖叫海皆兄弟”的洒脱,以及北京人特有的幽默感。

早晨八点半,身穿一套专业户外行头的黄毅已经整理好装备,开始往前走。与他同行的,是永远穿着拖鞋转山的媒体合作人员杨波。他们通常选择比志愿者们提早出发,因为熟悉山路,有时候也会从不同的路线到达营地。

我不知道其他参与行走的人是怎样的心理过程,对于我来说,过了27日那天,进入真正无人区的时候,那段路才是真正的走路。怎么讲呢?头三天,部分媒体和队员还没下撤,我跟着一个八十人的庞大队伍行走,就像在赶路。每天担心有人高反、有人掉队,尤其是第三天晚上,老伍出事了,大晚上的脑水肿,我那根神经的弦绷得快断了。幸亏后来及时送了医院,老伍脱离了危险。那件事之后,我们跟主办方沟通,状态不太好的一律下撤。26日部分队员下撤之后,我心里踏实了不少。剩下的队员都很厉害,体能很不错,后面我就摆脱了工作状态,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我一般喜欢跟杨波一起走,有时候在路上也会遇见索南。我们几个人的步幅都比较快,能走到一起去。杨波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他一路都穿着拖鞋转山。有的女孩以为他是在装酷,其实他在湘西山里长大,从小光着脚爬山,穿拖鞋走路觉得舒服。

杨波在一家户外杂志任职,是个户外高手,也是滑雪高手。他曾经背着滑雪板攀上新疆的慕士塔格峰,从上面滑下来。他经历过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事,有一次滑野雪,遇到雪崩,迷路了,走了整整二十个小时,最后他都不知道是怎么走出来的。

像这种经历过生死的人,让他老老实实地走路,恐怕有点难受。杨波说他要去藏族牧民家借个摩托车玩儿,让我先走。我只好一个人继续往前走。

起初我有点沮丧。我属于那种话唠型,不说话就难受的。在路上需要跟人聊聊天,交流一下,因为身体太累了,说话也是一种排遣方式。参加这个活动之前,我就听说过“禁语”的规定。一直就不明白,为什么要禁语。这一天走着走着,路特别长,人很累。我突然发现,不禁语也得禁语,因为没心思说话。然后我意识到,不说话实际上是在跟自己对话。

突然间,我找到了与自己对话的方式:就是在行走中关闭你的嘴巴,打开你的心。这一次,我没有了向全人类汇报的激情,而是安静地思考了平时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想的事情。

我在路上梳理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电视台实习,做过编导、文案、综艺节目主持人。尝试过后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太浮躁了,没真事儿。怎么叫没真事儿呢?就是大伙哈哈一笑就过了。我曾经拿综艺节目跟相声比较,相声过去之后你还有几句台词能记住,综艺节目呢,大家都是为了看一眼明星,看过之后什么都没留下,所以说没真事儿。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旅游业,因为我爱玩儿,喜欢到处走。当我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发现,又不是那么回事。做旅游的人和旅游的人是两种人,你在不停地为别人制订计划,忙碌之后发现,你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旅行。

之后我又去当了一年的英语老师,做得还不错,校长想把我留下来。我承认教师是个非常神圣的职业,但是生活太单一,我是个坐不住的人,所以放弃了它,重新回到旅游圈,然后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西宁挂职。一晃七年过去,我即将调回北京,享受事业的成果和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可是,不知为何,我却有些不快乐。

我试着去寻找不快乐的根源,是我怀旧,还是我害怕打破习惯?好像是,又似乎不全是。我带着这个困惑向前走,看到不远处有三个人坐在山坡的草地上。我走近一看,是陈坤和他的上师们正在席地而坐虔诚地诵经。

我才发现,就在不远处的山崖下,有一处很不起眼的溪流,正是著名的度母神泉,溪水的周围挂着崭新的经幡。当时天气已经转晴,阳光从他们身后打过来,照射在阿尼玛卿山的草地上,给这些生命染上一层淡淡的金光。这幅画面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奶奶轻轻抚摸我的头发时,心里的快乐与安宁。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我奶奶2009年去世时,我一度崩溃的事。其实我到现在都没有完全走出来。奶奶从我出生开始,就带着我。

奶奶是在我过生日前几天去世的。我生日那天,清晨四五点钟,梦见她来找我,特别真实,她什么话都不说,用手轻轻抚摸我的头发,像我小时候一样。

此刻,我感觉奶奶又回来了。有生以来第一次跪下,冲着神山双手合十,许了一个心愿:希望我奶奶能在那个世界过得好一些。另外我告诉她,她一直都在我的心里,没有离开我。

不知道你相信吗,有时候你困惑已久的问题,上天会在某一刻给你答复。不知道是哪一天,哪个瞬间,它突然就出现了,用一种你了解的方式告诉你,你要做什么。

西宁和北京之间有一扇门,两边是不同的世界,而我最终选择的,是那个令我的心感到安宁的地方。其实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就是这个。

我感到对不起自己的妻子。这七年,我们两地分居,来来往往很疲惫。就在将要团聚时,我却要说服她去作另一个决定。希望她能理解我,如果不能,我不敢想象自己会承受什么。

但我已经决定了,打算留在这里一辈子,死在这里。

P102-108

序言

呼唤

这一年,九天八夜,无人区,狼,瑞雪,天雨,晴空,四千米以上,经幡,风马旗,玛尼堆,牛骨,鹰……一步一步,用脚丈量自我心灵的国土,2012年,这一群人,都是国王,内心里的!

也许时代在沉沦,在沉沦的大时代里,你我都会觉得很无力,很无奈;但再无力再无奈,个人总要找到自己的出口,总要把生命一步一步地走完,总要尽力让生命走在自己的路上。也许这个世界很不完美,在污秽的环境里,你我都会觉得很压抑,很迷茫;但再压抑再迷茫,个人总要找到自己的天地,总要把生命一步一步地走完,总要尽力让生命走出自己的世界。

不论这个世界多么嘈杂,我们的内心总要有一种呼唤,呼唤一个洁净的世界。不论这个世界多么堕落,我们的内心总要有一种力量,引导我们去创造一个更洁净的世界。

人生下来,都是要往前走的。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把生活走成了泥潭,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把生活走成了自己的道路,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把生活走成了无垠的天空。可以在泥潭里厮混一生,也可以在路上行走一生,也可以在天空飞翔一生。

期待着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却不愿意改变自己一个小小的坏习惯;祈求着命运之神眷顾自己,却常常为了“现实”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这是问题的所在。人类的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人的一生,都动荡不安;几乎所有人在内心都想寻觅一块洁净的地方,逃离这个无法掌控的世界。那个洁净的世界在哪里呢?

杨绛先生曾说,社会可以比作“蛇阱”,但蛇阱之上,天空还有飞鸟;蛇阱之旁,池沼里也有游鱼。意思是,不论这个社会怎么样,不论这个环境怎么样,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那种人,都可以“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安闲舒适,得其所哉”。

不论这个世界多么糟糕,你自己的世界一定要精彩;不论人心多么暗黑,你的内心一定要明亮。不要用糟糕去对付糟糕,不要用黑暗去对付黑暗。

其实,你可以远行。只是远行的时候,不要只带上干粮和行囊,你应该带上你的翅膀!有了它,你既可以用脚丈量荒土,还可以御风俯眺山峦。带上你的翅膀,别忘记你的翅膀。它在哪里?它就在你的眼里、背上、脚上。它,其实一直都在你的心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唤洁净的世界(行走2013春2)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13890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9
18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