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漫话管理
内容
编辑推荐

华涛编著的《漫话管理》力求在满足大家对管理哲学的了解上,再做一些努力,以管理的学问开篇介绍管理的哲学、理论、原则和方法、艺术,力求简明扼要,用管理辨析的方式,以管理简史和部分案例为对象,再对管理哲学的内容进行说明。本书未涉及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案例,是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著作,况且管理方法和案例针对性很强,变化也太快,这不是本书追求的主要目的。本书摘录和改编了部分管理寓言并配写了一些启示,以期让大家通过寓言更多地感受管理哲学的内涵。书中还精选了部分管理名言,这些都是先师们的著作片段,便于大家随时感悟管理的哲理。

内容推荐

《漫话管理》基于作者华涛的《管理哲学研究》来叙述管理的内容。通过对人类诞生以来的五个社会阶段的历史演变过程,资源、架构、信息、文化、人五个元素,以及七个案例的具体剖析,来辨析管理的理念、价值观、目的及管理规律和原则,通过品位管理一篇进一步阐释管理哲学的内容。

《漫话管理》共分为四章,内容包括管理的学问、管理解析、管理理论及实践案例辨析、品位管理。

目录

第一章 管理的学问 / 1

 第一节 管理之为什么 / 2

 第二节 管理之起源 / 5

 第三节 管理之问题 / 7

 第四节 管理之概念 / 8

 第五节 管理之历程 / 12

 第六节 管理之元素 / 28

 一、资源 / 30

 二、架构 / 31

 三、信息 / 31

 四、文化 / 32

 五、人 / 33

 第七节 管理之观点 / 34

 第八节 管理之规律 / 35

 第九节 管理之原则 / 39

 第十节 管理之价值观 / 41

 第十一节 管理之作用 / 45

 第十二节 管理之艺术 / 46

 第十三节 管理之方法 / 47

 第十四节 管理者之素质 / 48

第二章 管理解析 / 55

 第一节 前言 / 57

 第二节 管理的起源及管理的概念 / 59

 第三节 管理元素论 / 63

 第四节 管理观点、规律、原则和价值观 / 77

第三章 管理理论及实践案例辨析 / 81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 83

 二、柯林斯等在《基业长青》中对管理实践的研究 / 90

 三、《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回战役辨析 / 101

 四、“三聚氰胺”事件 / 103

 五、三次国共合作 / 106

 六、美国宪法辨析 / 110

 七、苏联解体辨析 / 113

第四章 品味管理 / 117

 一、管理寓言 / 118

 二、管理三字经 / 122

 三、散文 / 123

 四、好了歌 / 125

 五、人生寄语 / 126

附录 管理名言录 / 129

 一、老子 《道德经》节选 / 130

 二、庄子《天运》节选 / 132

 三、孔子 / 140

后记 / 146

试读章节

1.生存之实践

我们的祖先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树上。 《庄子·盗跖篇》中说:“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日有知生之民。”当时,人们因为同大自然斗争的能力还很差,为了逃避侵袭,只能巢居树上,像猴子一样在树间攀缘。如果风和日丽,皮粗肉壮的先民露宿林间尚能忍受,若是雨季,或是到了冬季风雪漫天飞舞之时,这样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为了更好的生存,他们从树上跳下来,住进了可避风寒的山洞。

住山洞自然比住树上要方便得多,既可避风寒,又可避猛兽,这是非常必要的生存手段。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农业的出现,迫使人们必须走出山洞,到平原或丘陵地带去创造一种更适合他们生存的田园式的定居生活。起初他们并不会建造房屋,只是在地面上挖个坑穴,然后盖上树枝树叶,以避风雨。

这种穴居式的建筑,阳光常年照射不进去,同时由于这种建筑没有换气孔,使得穴内湿度相当高。人们常年居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人们在地面上垫上干草或兽皮等东西防潮与御寒,同时为了遮挡雨雪和风沙,人们在坑穴的入口处用橡木搭成棚架,然后覆盖上茅草,形成了早期的“廊檐”。

古代的先民们就居住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无穷无尽地受着煎熬。尤其是在黑夜降临时,凶猛的野兽会突然光顾这些低矮的草棚,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恐惧。如遇到绵绵阴雨,雨水来不及排出,坑穴在雨水的浸泡中随时会有塌陷的危险。先民们整日怀着无尽的恐惧,企盼着能摆脱黑暗、摆脱恐怖,见到光明。于是他们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萌发出改造居住环境、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他们来到河流两岸(那里土地肥沃,易于种植和养殖),在近水的高台地上开始搭建房屋。人类在智慧的激励下一步步不断地摸索着前进,房屋建筑的飞速发展体现了人类在向着高度的智慧迈进。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突然有一天,大片大片的树木被一种称为“火”的东西烧着了,从此人类的饮食方式有了变化。人类最初的饮食方式,同一般动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在他们获取食物后,不过是生吞活剥而已,即人们常说的“茹毛饮血”。由于这种饮食方式导致人类“时多疾病毒伤之害”,所以人类也并不甘愿长久生食。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也就跨入了一个新的饮食文化时代——火食时代。有了火之后,人类饮食中熟食的比重逐渐增加,烹饪的方式也由简单转向复杂,烹饪技术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当时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烧烤,即将食物放在火中直接烤熟,聪明的人类还进一步发明了“炮”法,即用黏泥包住食物后隔火烤熟。这两种烹调方法人类至今还在使用,特别是烧烤,人们仍然趋之若鹜。这也许是在发达的现代文明中,人类始终还保持着的原始人类的某些特性吧!

火的使用扩大了人类的食物来源,以往那种血腥味十足、难以下咽的动物食品,如野猪、野牛、狐狸、刺猬、野兔和鼠类,如今都变成了喷香扑鼻的美味。而且,火的使用也改变了食物的内部结构,使其更有利于人体消化与吸收。同时,火还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使熟食比生食更卫生,从而减少了人类肠胃疾病的产生,增强了人类的体质,延长了人类的寿命。

人类最早使用的是天然火,包括火山熔岩火、枯木自燃火、闪电雷击和陨石落地所燃之火等。在火成了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资料以后,人类又发明了取火和保存火种的方法,从此拥有了光明和温暖。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了。人类对火的控制产生了根本而深远的影响,它使大量过去不能吃的块根植物和植物种子成为熟食,从而极大丰富了食物来源,把人类祖先从本身能量供应有限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使人类祖先得以经历冰河时代而幸存下来,也使人类有可能离开过去无法离开的温暖的大草原,分散到全球各地。

当人类从栖身的树上下到比较危险的地面后,他们的前肢被解放了出来,可以从事更多的劳作。在人类大范围猎取食物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最初的人类只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现成的石头、棍棒等。他们用手拿着石头砸小贝壳,或者用棒子打死野鸭子,当然,他们也会打死同类,好让他们别再眼红别人手中的猎物。后来,他们学会了制造工具,发明了打制和磨制石器,发明了长矛和弓箭,学会了挖掘陷阱,并用索套捕猎野兽。他们用越来越好的工具挖空树干,作为舟船使用。很快,他们就学会了用梭镖和渔网捕鱼。这时的人类已经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开始进入创造性劳动时期,他们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我们可以推测,当人类从树上下来后,他们已经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至少是通过这种习性的改变而成为了社会性动物。因为在地面上,单个的人很容易遭到食肉动物的捕食,如果我们的先祖当时不团结在一起,那么根本就不是它们的对手。人类一定是在发明语言之前就变成了社会性动物,而语言的发明也许比他们获得社会性要晚得多。因为还存在其他一些不具备口头语言的社会性动物(如昆虫社会),它们能够通过有效的相互联络来维持其必要的社会合作。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随着人类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类不再需要把全部时间和力量用于狩猎和采集,他们开始关注对其他事物的开发。他们开始用贝壳和珍珠制作手镯和项链,用石料和骨料塑造形象,用雕刻装饰他们的武器和工具。这时也产生了人类最初的伟大艺术品,如法国的拉斯科洞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中的绘画。

就我们所知,直到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500年,才出现了作为文字手稿前身的楔形文字的记录,而且那时也只在苏美尔地区才有这类文字。那些已经湮灭的人类社会留下的物质遗迹(不包括已经释读并译解出来的书面文献)可以向我们提供一些留下这种物质踪迹的人们的生活情况。原始人类留下的那些简单烧制的陶器以及语言、记号、文字、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的萌芽,是人类在迈向原始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P14-17

序言

《管理哲学研究》小册子问世后,本来不想再写什么东西,但是受到很多同仁、读者的关心和厚爱、批评和指教,感觉原书中仍有需要修改之处,也有些内容需要加入,故对原书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加之受到大家的鼓励,希望再写一些可读性、启发性、普及性更强的管理内容,鉴于目前管理学哲学研究的现状,确实让很多人感觉管理哲学似乎很神秘、很深奥,其实管理哲学就存在于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只是未引起注意罢了。世界上所有学问都源于实践,管理哲学也是如此,如果它不能对管理实践起到作用,也就算不上什么学问了。有感于此,写作了《漫话管理》以报答各位同仁、读者和社会的厚爱。

本书力求在满足大家对管理哲学的了解上,再做一些努力,以管理的学问开篇介绍管理的哲学、理论、原则和方法、艺术,力求简明扼要,用管理辨析的方式,以管理简史和部分案例为对象,再对管理哲学的内容进行说明。本书未涉及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案例,是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著作,况且管理方法和案例针对性很强,变化也太快,这不是本书追求的主要目的。本书摘录和改编了部分管理寓言并配写了一些启示,以期让大家通过寓言更多地感受管理哲学的内涵。书中还精选了部分管理名言,这些都是先师们的著作片段,便于大家随时感悟管理的哲理。为了记忆方便、说来上口,写作了管理“三字经”供大家在茶余饭后的嬉笑之中品味管理的学问。最后,用人生寄语来装点我们大家的戏曲人生。

学力不深、实践所限,有可能既不能如大家所愿,又添出更多误导,不求谅解,但求更多指教,如未能当做让大家摔倒的绊脚石,我心足矣。就像“地狱与天堂”的故事一样,不同的理念,在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我愿化做助大家进入天堂的梯子,紧紧关闭地狱之门的守门鬼,如此就是我的心愿和祈盼。我会将它化做一点一滴的行动,祝愿更多的人,把我这块绊脚石变做台阶,在人类社会大业的美好追求中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有人能把我部分正确的认识化做通俗易懂的小图册或寓言故事,而对事业的未来——孩子们有更多启示,我会感谢他们对人类社会大业的功德无量。我相信,地球上的人类将不会辜负太阳系的重托而奔向那美好的未来!

作 者

2012年 8月于石家庄

后记

一个人的一生不过百十年的时间而已,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存过程中要活得有理想、有价值、有目的才会有意义。意义的大小依个人对家庭、朋友、组织、国家、人类的贡献大小而评价,当然这种贡献是正贡献而不是负贡献,而且是从长远、大局上的贡献,所以这样,是因为人生的短暂,人必须靠家庭、朋友、组织、国家、人类来放大、放长人生意义的空间和时间,以彰显人生意义的美好和价值,形成反复强化追求人生美好意义的动力机制,让人生不以百十年的时间和活动空间来追求人生意义。就一个个体人生过程看,一个家庭如果养育了一个高素质的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很强的生存能力和水平,形成一个良好的家族链条,某种程度上就完成了生物体的承传,这是人生意义之一,这种意义既完成了天性的DNA和习性DNA(家庭文化)在家庭中的使命,又延续了真正生命意义上的时间。扩而广之,一个人如果为朋友、为组织、为国家、为人类、为地球,在有限的个体生命时间和空间里做出正确的、更大的贡献,人生的意义将会更大、更长,这就是人生最有意义的美好追求。如此认识、思维、行动,人类社会破解人生苦短之悲,生老病死之惑,种种发端于私心的短期行为,小局利益作为,将被缩小、缩短,果真如此,当是人类之最大快乐和幸福,这才是人类真正的永恒的生存意义,也是人生的最大价值所在。与此相比,个人、家庭等小团体的名誉、地位、权利、财富将排行第二,如果曾经拥有,也是社会的认可和回报,当人的躯体成为一把灰时,又将回报给社会,剩下的就是生物体的DNA和文化的DNA的延续和承传。

如此看破人生,我们就不会为个人的名誉、地位、权利、财富所惑,就会抛弃自私、贪恋、虚荣和骄傲的不良天性和习性,才会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走在更好、更持久的光明大道上,去追求那幸福圆满的美好目的,这样的人生才最有意义、最有价值。想想在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个人的名誉、权利、地位、财富而苦恼、悲痛,上演一个个悲剧,最终落得两手空空,悲哀到死,明白时已人生苦短,毫无价值和意义。多少人、多少代人扮演着自私、贪恋、虚荣和骄傲的角色,就像在世间被锁链紧紧扣死的囚徒,一念之差,或地狱、或天堂;一步之差,或苦恼悲痛、或健康快乐;一生之差,或渺小悲哀、或高尚伟大。天堂与地狱的寓言、人类历史的实践、现实的生存危机、思想家的心灵呼唤无不启示我们应走向何方,照亮前进的道路,就像王小平女士的《第二次宣言》。人类从猿类而来,必将向仙类进化而去,一种新文化、一个新人类、一片新世界正等待着我们,一个曾经伟大的人类,一个充满智慧、理性和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类,必将实现幸福圆满的伟大事业,展现人类在地球上、太阳系中的伟大价值和人之为人的伟大意义。天堂有路,地狱有门,让我们共同开辟天堂之路,关闭地狱之门,搭建那充满意义和价值的天梯,一起走好未来的路!

作者

2012年9月于石家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漫话管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华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21146381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8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3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