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顾名思义,介绍了能助我们成功与幸福的智慧。书中,作者吴灿新以十三章篇幅,告诉我们:如何行动来达到成功与幸福的目的,以及达到成功与幸福的目的的行动方法有哪些。

内容推荐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的内容提要如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取得成功,每个人都企盼自己获得幸福。但俗话说得好:“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一切成功与幸福,都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行动,是到达成功与幸福彼岸的航船。然而,行动要顺利,行动要成功,就不能鲁莽,就不能乱来;就要遵循规律,就要有智慧。行动的智慧,包含四大环节:决策的诀窍、价值的选择、时机的把握、方法的得当。而行动的智慧突出地反映在行动的方法上。主要的方法有:矛盾方法、统筹方法、重点方法、试点方法、协作方法、精神方法、中庸方法、扬弃方法、创新方法等。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由吴灿新主编。

目录

导言 行动:到达幸福彼岸的航船

 1.行动:实现幸福的根本

 2.成功:遵循客观规律

 3.正确:把握发展方向

 4.完美:讲究行动艺术

一 决策:运筹帷幄的诀窍

 1.目标:脚踏实地,四方之志

 2.信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手段:价值定位,审时度势

二 价值:走上成功的指南

 1.物人:以物还是以人为本

 2.义利:君子与小人之争

 3.群己:谁是真正的英雄

 4.公私:公与私能否兼顾

三 冲突:选择正确的方向

 1.忠孝:精忠报国的故事

 2.欲理:攫金不见人的教训

 3.情法:发乎于情,止乎于法

 4.真假:“褒女戏烽”与“徙木为信”

四 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良机:该出手时就出手

 2.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

 3.适时:善于等待机会

五 对立统一,双管齐下——矛盾方法

 1.从“自相矛盾”谈起

 2.走向成功的关键

 3.善用矛盾方法

六 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统筹方法

 1.华罗庚巧喝茶

 2.“四面八方”与“盲人摸象”

 3.不要四面出击

 4.坚持统筹,科学发展

七 蛇击七寸,一击即中——重点方法

 1.不分七寸难以收获

 2.击准七寸纲举目张

 3.蛇击七寸的奥秘

八 以点带面,事半功倍——试点方法

 1.找准切入点,打开成功门

 2.以点带面与“以点代面”

 3.灵活把握以点带面

九 群策群力,其利断金——协作方法

 1.“三个和尚没水喝”

 2.协作就是力量

 3.协作的基本要素

十 望梅止渴,愚公移山——精神方法

 1.精神统率生命

 2.精神是成功的催化剂

 3.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撑

 4.正确把握精神方法

十一 过犹不及,恰到好处——中庸方法

 1.和谐行动之大道

 2.无过无不及的方法

 3.适度行事之阶梯

十二 象罔索珠,继往开来——扬弃方法

 1.行动中求变化

 2.变化中求否定

 3.否定中求超越

十三 创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1.前提:解放思想

 2.要素:问题、观察、修养、求证

 3.关键:善用方法

试读章节

一说起三国时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人们就会把他视作“智慧”的象征。当然诸葛亮不是神,也会犯错误,但他还是成功多,挫败少。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等待时机。

诸葛亮15岁时为逃避战乱,随家人离开山东老家辗转到南阳避难。他少有大志,隐居隆中,边种地,边修学,静观天下,待机而出,人称“卧龙”。

汉末以来军阀混战的形势已趋明朗。曹操基本上统一中国北方,势力最大。孙权割据江东巩固统治次之。刘表、刘璋等军阀也各有地盘。刘备在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中,组成了一个势力不大的军事集团,但屡被曹操击败,被迫辗转投靠他人,没有自己的固定地盘。为发展自己的势力,到处访寻人才。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诸葛亮向刘备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并提出了对策,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登上政治舞台,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掌握着军政大权。他联孙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并乘机占领荆州,进军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为刘备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出山。这是因为,只有在这时,刘备才急需人才;而只有急需人才时,作为“领导者”的刘备才会真正重视人才,才会尊重人才;而只有当领导者真正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时,才能给予人才真正发挥他才能的平台;也只有这样,诸葛亮才能在帮助刘备创立蜀国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朋友,“适当的时候扔出的一块石子胜于不当的时候送出的一块金子。”请记住这句名言吧!

“借东风”也是善于等待时机的一个典型范例。

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发生在公元208年十一月著名的赤壁之战时。当时,曹操率兵50万,号称80万,进攻孙权。孙权兵弱,他和刘备联合,兵力也不过三五万,只得凭借长江天险,拒守在大江南岸。

十月,曹军杀到赤壁。然其多为北方兵士,不习水战,曹操被迫退回长江北岸,同联军隔江对峙。为减轻船舰被风浪颠簸,曹操下令建起“连环战船”,以为这是个渡江的好办法。但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认为: “凡用火攻,必借东风,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周瑜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气候条件不利火攻,急得他“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诸葛亮用“天有不测风云”一语,点破了周瑜的病因,并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然而,东风并不是人主观上能够主宰的,必须耐心等待。当然,等待的前提是,东风有可能发生。而诸葛亮由于家住赤壁不远的南阳,对赤壁一带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比曹、周两人更深刻、更具体。西北风只是气候现象,在气候背景下可以出现东风,这是天气现象。当时,诸葛亮根据对气候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已准确地预报出发生偏东风的时间。可是,诸葛亮既为了等待东风的到来,也为了糊弄周瑜,他就装神扮鬼,设坛祭神“借东风”。

果然,等到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江面上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周瑜派部将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放火”号令一下,所有的战船一齐放起火来,就像一条火龙,直向曹军水寨冲去。东南风愈刮愈猛,火借风力,风助火威,曹军水寨全部着火。“连环战船”一时又拆不开,火不但没法扑灭,而且越烧越旺,一直烧到江岸上。只见烈焰腾空,火光冲天,江面上和江岸上的曹军营寨,陷入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之中。

孙、刘联军利用火攻,把曹操的大队人马歼灭了,把曹军所有的战船都烧毁了;曹操只得留下一部分军队防守江陵和襄阳,自己率领残部退回北方去了。

P81-83

序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它在时间上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空间上要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存在方式上要为千百万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在研究新矛盾、回答新问题中实现理论形态的新飞跃,不断开辟认识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新飞跃的结晶,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国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方向,时代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大众化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是在人民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精神,让人民群众接受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用以指导自己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自觉地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最终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正如列宁所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功绩,可以这样简单地来表达:他们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9页。可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所决定的,是由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任务和途径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伴而生。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合推向一个高峰,形成了中国化与大众化结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要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把哲学从哲学家的头脑和课堂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马克思主义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和着眼点应是人民群众实践、斗争和生活中最关心的最迫切的利益问题;马克思主义要与民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相结合,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方法阐释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总之,马克思主义不但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而且是中国气派、中国风格、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鲜活的生机盎然的马克思主义。

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全球化潮流席卷西方和东方,深刻地改变着每个国家、民族、群体乃至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方式,公民综合素质、民族文化软实力、国家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要素;我国社会的改革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认识深刻变化等新特征,呼唤着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全社会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显著提升。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社会科学要着眼发展,拥抱生活,直面问题,紧贴大众的所思所想,传播现代知识,培育理性精神;建设幸福文化,弘扬人文价值;启迪思想方法,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形成与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

为了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使命,我们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策划出版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丛书”,组织专家学者围绕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理论课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首批问世成果有“问题的哲学”“行动的哲学”“生活的哲学”等哲学类著作,努力体现创新性、知识性和现实性的结合,希望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上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由于是探索,必然在观点上和体系上存在许多不足,我们期待着讨论和批评。

田丰

2012年1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行动的哲学(助你成功与幸福的智慧)/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灿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39655
开本 16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7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