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早期申报与晚清政府(近代转型视野中报纸与官吏关系的考察)
内容
编辑推荐

卢宁所著的《早期申报与晚清政府(近代转型视野中报纸与官吏关系的考察)》以早期《申报》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为考察视角,从《申报》创办伊始就经历的查禁风波人手,通过典型案例重新解读《申报》的历史面貌和风格特征,展现报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种种冲突,对《申报》商业性报纸的定位作新的评价。

内容推荐

卢宁所著的《早期申报与晚清政府(近代转型视野中报纸与官吏关系的考察)》以早期《申报》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为考察视角,从《申报》创办伊始就经历的查禁风波人手,通过典型案例重新解读《申报》的历史面貌和风格特征,展现报纸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种种冲突,对《申报》商业性报纸的定位作新的评价。

《申报》在对湖丝案、徐壬癸案的报道中批评了官吏的审讯方式,引起官员愤怒,导致报纸与地方官员关系的恶化,并引发了第一次查禁风波。湖丝案是《申报》通过报道社会案件涉人官事的最早案例之一,而且是有关中外交涉的案件。在这一事件中,《申报》对陈司马审案方式的质疑开启了报纸“纵谈官事,横加谤议”的先例。徐壬癸案本是一起普通的民事案件,上海县令未审而断,并动用了残酷的刑讯手段,引起西人舆论大哗。报纸的介入使徐壬癸事件成为东西方价值观冲突的一个缩影。《申报》在报道徐壬癸案过程中的前后态度的变化显示了中国传统报人对西洋制度理念的认可。

杨月楼案本身是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但其中涉及的通奸、韦女的广东人身份、上海县令的广东籍贯、《申报》对此事的连续报道及所持立场等诸多戏剧性因素,使这一起民事案件成为著名的公众舆论事件,甚至演变为本地人与广东人的对抗,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杨月楼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地域文化冲突的典型展现,《申报》和上海地方官员因杨月楼案而彻底交恶。官员为了制衡《申报》,不惜另办报馆以对抗。

杨月楼案与杨乃武案前后相接,《申报》对案件持续关注,在审讯关防严密的情况下展开了有效的舆论动员,对晚清刑讯制度的弊端做了彻底揭露,指出刑讯逼供、冤案层出并不是某个官员本人的问题,而是机制本身存在缺失,“中国之审断案件各法制内殆有不全妥之处也”。《申报》对这两个案件的有意联结和观念上的一体化陈述,使两个发生在不同地域的各自独立的案件成为对制度和官员的有力控诉,在传播上的效果是惊人的。《申报》真正深入到了民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但另一方面,却引发了整个江浙官场对新闻纸的痛恨。

无独有偶的是,在随后报道新疆用兵的过程中,《申报》卷入了李鸿章和左宗棠关于海防与塞防孰轻孰重的争论,其支持海防的立场和观点招致了清廷重臣左宗棠的憎恶。一时之间,《申报》似乎陷入了四面树敌的困境。

《申报》是西式新闻纸在晚清中国民间成功扎根的典范,这与其在报道内容上的本土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早期《申报》并不完全符合西式新闻纸运作的规范。但就报纸发展而言,《申报》所以能生存下去,并逐渐赢得本土民众的认同,确是依靠了这种不合西式新闻纸规范但又反映了国人观念的内容,这是新报本土化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这_点《申报》做得很成功。然而,新闻纸作为社会公器的属性是不可改变的。在民间扎根之后,其内在理念会渐渐明晰,其固有的来自西方价值体系的参与公共教育、申明舆情、舆论监督等功能终归要逐渐凸显,这一过程不可抗拒。一方面,随着报人对新闻纸功能愈渐深刻的认知,《申报》努力寻求官员对其地位的认同。另一方面,《申报》对社会新闻报道的逐渐深入和裹挟着新式理念对政务甚至是官员本人的公开议论,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可以波及朝廷政局和官吏仕途,随着对报纸功能认知的加深,士绅官吏对《申报》的态度由不屑转为敌视,甚至爆发激烈冲突。但双方态度则从最初势不两立的痛恨辱骂转变为后来的相互适应、互为助力和相安无事。新闻纸的功能在冲突中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展现,并逐渐被接受。

《申报》一而再、再而三地介入政务,两次遭遇查禁,多番得罪地方官吏及封疆大臣;其之所以没有招致惩办封闭之祸,同租界的政治生态与报馆主人的洋人身份密切相关。二者为《申报》生存发展提供了适宜环境,编织出躲避查禁与惩办的天然防护网。

《早期申报与晚清政府(近代转型视野中报纸与官吏关系的考察)》的结论:《申报》对政务官事的涉人实际上偏离了纯商业报纸的定位,民事、官事、国事皆加择取,有闻必录。作为国人了解社会、国家与世界的窗口,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江浙地区它确然起到了舆论先锋的作用。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早期《申报》对地方政务的干涉:徐壬癸案与查禁风波

 第一节 《申报》对湖丝案、徐壬癸案的报道及其与地方官员关系的恶化

 第二节 上海地方官员的态度及《申报》对查禁的反应

 第三节 触涉官事:报纸早期政治参与的一种努力

第二章 早期《申报》对地方政务的干涉:杨月楼案与《申报》、《汇报》之争

 第一节 《申报》对杨月楼案的报道

 第二节 杨月楼案引发的争论

 第三节 杨月楼案引发的后果

第三章 早期《申报》对地方政务的干涉:杨乃武案与浙省官员的落马

 第一节 《申报》对杨乃武案的报道

 第二节 《申报》的舆论动员作用及与浙省官员的交恶

第四章 《申报》与海防、塞防之争

 第一节 海防、塞防之争的由来

 第二节 海防、塞防之争中各方的立场

 第三节 《申报》的相关评论及在其中的作用

第五章 冲突的缓和:官员对新闻纸功能的渐趋认同

 第一节 新报的本土化与新闻纸功能的凸显

 第二节 有闻必录与公造谣言

 第三节 舆论监督与洞察夷情

第六章 《申报》的政治生存环境

 第一节 租界会审公廨的设立

 第二节 中西法制的冲突与《申报》在夹缝中的生存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早期申报与晚清政府(近代转型视野中报纸与官吏关系的考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卢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55240
开本 16开
页数 1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9.29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4
15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