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伊莲
内容
编辑推荐

《伊莲》是作者吴虹飞自传式的青春小说。小说讲述了:

无意中看到的一场摇滚乐队演出,让富家弟子程西泠爱上了歌手伊莲。他愿意帮助伊莲在音乐上发展,但后者却神秘失踪了。伊莲的失踪牵扯出两位神秘人物——“金三角”毒枭李军和多年前就离开京城的吉他手小龙。年轻的记者叶凌飞负责去追查伊莲的下落,却在南方邂逅了让伊莲魂牵梦萦的小龙。她得知了伊莲失踪的真正原因。原来伊莲随李军到了西贡,沉迷于致幻剂,黯然离世。叶凌飞此时虽与小龙相爱,但感伤之余也离开了小龙。我们这样的人,爱一个人很慢,不爱一个人也很慢。总是过分地爱,不合时宜地爱,不顾一切。在这个萧条的年代,所有人都失去了爱情。

内容推荐

《伊莲》讲述了:

17岁那年,伊莲是一个面容平淡、身体单薄的女孩。她坐了48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这个城市太大了,她似乎活在孤岛之上,始终不曾洞悉它的秘密。

她爱上了这里繁华的物质,温暖的肉体,萧条寂寞的学院生活以及黑暗中难以启齿的情欲。

她看旧书,村上春树、杜拉斯、马尔克斯和张爱玲,一切色彩艳丽和凄凉的故事,都与一个处在绝望爱情里的女子心情暗中谋合。

她已经知道欲望是什么,却还不了解肉体。

《伊莲》由吴虹飞编著。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4)

中秋的夜晚。“唱‘刀’吧。”列农热心提议。

伊莲已经喝了一点,脸发热。她喝了一些可乐和白酒的混合物,感到自己要飘起来了。

“刀。我的刀。只能伤害自己的刀。”

伊莲从来没有这么想唱歌过。真的,她很快乐。“快乐是什么?”乐手们间。伊莲说:“快乐是一杯有毒的酒。”

“啊刀,两手空空,紧握着刀,带着你的刀你就返回家园。返回家园。”伊莲反复地唱。这首歌她终于写完了,在中秋到来之前。他们叫“好刀,好刀——”,伊莲大笑起来,又喝了许多的酒。

乐队的人都出去看月亮了。列农在伊莲旁边坐着。

伊莲说:“你为什么不出去呢?”列农不说话。

伊莲站起来,和列农看月亮去了。

列农远远地跟着伊莲。伊莲停下来,向他微笑。他也笑了,亮出了白色的牙。伊莲指着一家还亮着灯的店,说那是不是卖滔的。他说不是,那是卖馍馍的。

小龙跳过来吓伊莲,小龙长长的头发。伊莲大叫着躲到列农后面,大笑起来。

伊莲很快乐。月亮被一点一点地吃掉了。她披着小龙的夹克。小龙读了一首长长的诗,关于鱼,鱼游到对岸,美丽的女子在月光下跳舞,长发拍打着背。一切都美丽而有意味。小龙声音低沉,充满了诱惑,小龙说:“你写的歌很好,我想做你的制作人了。”

小龙是一个很好的男人,很大气,很豪爽。小龙弹琴时像疯子,充满了力量和震撼。

小龙再次喝醉时,伊莲就哭了。

有一次小龙病了,他侧身冲里伏在床上。伊莲进来时,他翻身过来。伊莲没看他的眼睛,却看见他的脸更加尖了。伊莲大声和其他人说话,想到小龙永远都不会和自己说话,心就疼起来。

她想告诉他一些话。那些话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话。但她什么也说不出来。

她想,我再也不要去看他了。

(5)

石头是冰凉的,和夜一样冰凉。

圆明园是世上最美的也是最荒凉的园子。列农和所有自称是圆明园的孩子的人都这么认为。

白天园子是耻辱的,她忍受着喧闹、侵入和侮辱。~部分入收门票,大部分人轻佻地涌入园子。践踏每一块土地和石头。他们只是企图进入园子。

夜里园子里是没有人的。也许有鬼。传说巾有屈死的美丽宫娥在水上漂过。然而鬼是不收门票的。所以伊莲来了,伊莲喝了点酒,就跟随着列农走过荷塘、拱桥、小径,走到那些火烧后遗留下来的残石堆里。所有古代的石头都静默着,庄严地不发一语。和夜一样美丽和神圣。

酒还在胃里,犹有余热。隔着薄薄的衣衫感到身体下的石头冰凉蚀骨。

列农企图让伊莲温暖一些。列农用低沉的嗓子唱Nirvana的歌:“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没人关心伊莲夜里在哪里游荡。列农在酒席上站起来撞撞跌跌地跟着伊莲,一直到园子里。他一直想让伊莲暖一些,然而没有用,伊莲一直都是冰凉的。

列农个子矮小,相貌平平,他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曾经学画,没考上美院,流落京城,在琴行里看店。他和那种一直沦落在底层的人一样,无奈地忍受着重压,把艰辛当作一种体验。

有一天,列农又到宿舍的楼下找伊莲,过了半个小时,他看见一个穿着白色旗袍的女子袅袅婷婷地走下楼来。他退后两步,吃惊地看着她,半晌才说:“你已经是一个女人了啊!”

多年之后,列农回忆起带着伊莲去看小龙的那个傍晚。他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因为那一个傍晚,他就永远失去了伊莲。

在那些日子里伊莲只弹琴。

(6)

伊莲总是盼望着自己被车轧到,这样自己可以很快地死去。小时候她看过一篇日本短篇小说,一个女子过马路寄信被车撞死了,她的情人看着他的樱子“像一只蝴蝶一样轻轻飘起来,落在了地上”,而他们明天便要结婚了。从此蝴蝶就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深深地烙在伊莲的记忆里,使她永不能忘怀。

“你给我画一幅画像吧,”伊莲恳求列农,“这样我死的时候,不会连一幅画像都没留下。”

列农痛心地说:“伊莲你怎么会死呢?”

于是列农就为伊莲画像,用炭笔在白纸上涂涂抹抹。伊莲几小时几小时地耐心地坐着,好像真的在完成死前的一桩心愿似的。最后他画完了,伊莲看了一下,说:“怎么会这样不像?我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列农很惊讶地说:“你就是这个样子的,你难道从来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吗?”

其实列农根本没有为伊莲画像。列农只画过罗丹情人的头像,画技平平,更多的时候是他向伊莲解说一幅夏加尔的复制品:那是一种田园生活,所有的人和动物都善良平和,有着温暖的感觉的;那个农夫抱着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怀孕了。

列农叹了一口气说:“你难道不知道你有一双很好看的眼睛吗?”

伊莲说:“我不知道,从来没有人说过我好看。”

P14-17

序言

我自从到清华担任中文系导师以来,也担当了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当时清华的创作气氛还很浓郁,大教室里经常有许多学生在旁听。许多理工科的学生,都很喜欢写诗,他们其中的佼佼者,有些也成为了我的研究生。吴虹飞被保送就读清华大学中文系硕士那年,系里外招学生增加,本校所招的学生名额有限,眼看她就要失去读硕士的机会。惜其才华,我力请本系招生委员,收她作为我的学生。后来作家格非调到了清华中文系,读到吴虹飞的《伊莲》,大为赞赏。他立刻打电话对我说,没想到清华还有这样的学生——他更没想到的是,我恰好是虹飞的导师。我在清华教学多年,知道许多理工科学生都很有灵气,对文学也是有着热心和不俗的见解,只是他们大多内敛。格非当时觉得发现了好的写作者,十分高兴,向一些文学刊物大力推荐之时,也鼓励吴虹飞继续写作。我想她还是把这样的话记在了心里,她花好几年构思的长篇,往往因为学业、工作以及乐队排练的繁忙,无法完成。

吴虹飞当年报考中文系的双学位时,曾经给我看过她写的诗歌,她诗歌中的阴郁情绪和一个女孩子对爱情的看法,令我印象深刻。后来她因为诗歌而迷上了音乐,抱着吉他自己写歌,也是阐发于此。清华一直都有着校园民谣的创作传统,从高晓松到“水木年华”中的卢庚戌、李健,在商业上也获得成功。可是吴虹飞与他们截然不同,她几乎是背离了这样的传统,导致她其实走上了一条更为艰难,更不易被商业所接受的,甚至有争议的音乐之路。我想,像她这样的创作者,既敏感又尖锐,在两重身份之间自相矛盾,也是难为了她。

我时常想,很多诗人、作家一生都是对一种主题,一个核心,反复重写。在吴虹飞这里,从她许多年不经意的积累中,我想她所写的是对生活、对爱情的一种决绝和悲观的态度。她的写作依然是直接、有着杀伤力的,某些词汇的重复,强化出某种宿命的和声。

她在早期呈现出一种乖张的气质,尽管这样的乖张同样是悲天悯人的,我还是会疑惧这样的方式,到底于生活和写作无益。到了后来,她的散文语言渐渐变得跳跃、轻快,甚至笑语盈盈,嘲讽也变得温和起来,在众多的女作者当中,她有着不可多得的幽默感。我想,在不知不觉中,吴虹飞实现了她写作的进展。如果说,萧红有着她的尖锐和忧伤,张爱玲有着她敏锐和华丽的文体,杨绛的《洗澡》有着从容、温厚的讽刺,翟永明诗歌中的“孤零零的失败感”有着浓重的女性色彩。而吴虹飞偶尔也流露出相似的端倪。她的写作,有着可贵的独立态度,不追逐于趣味,并具备着诚实和必要的写作技巧。我想她的才华,要靠以后更多的写作和积累来证实。

她和她的独立乐队所做的摇滚乐,可以称为某种意义上的“声音修辞学”,与她的小说创作,形成强烈的互文关系。2008年,她带着乐队和新唱片《胭脂》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做了巡回演出。她十年的创作有着这样的结果,作为她的导师,我也感到由衷欣慰。不管她的声音是否为人所接受,我愿她的才华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清华大学中文系蓝棣之(教授)

书评(媒体评论)

她的幽默感,是女作家中少见的。她的感性与敏锐,是作家中少见的。她对待世事与感情的执著与痴迷,是认识字儿的人中少见的。

——宁财神(作家,编剧)

我先后知道了阿飞的方方面面——这个人物,她的音乐、她的文字,以及她部分生活,这几个部分相互重叠交叉,构成一个不完整但是丰富地形象。进而反观本心,自己的价值观又一次出现一瞬间的恍惚,仿佛进入三十岁之后,每两三个月又一次,那种有震感的心率不齐。

——冯唐(作家)

哼哼唧唧的青春腔在拖腔拿调的海淀岁月中飘落,在衰亡的垃圾时代中寻找真情实意的落脚之处,一段带着山间气息的蹉跎青春流水账。一本关于梦想的,忧伤的书。

——艾未未(艺术家)

一个文雅而尖锐的心灵,一段细致而抒情的人生,一个精神恍惚的人活在一群精神恍惚的人中,正如一场爱情被置放于无数种欲望里面,难道情感、梦想、单纯的幸福都像存在本身一样是一个不容修改的错误?吴虹飞的小说写出了现代生活中这个容易被人忽略的重要侧面。

——谢有顺(文学评论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伊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虹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20890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180
12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