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孝/时代美德一字经
内容
编辑推荐

辛丽丽编著的《孝》是时代美德一字经系列之一,《孝》诵经典名句,读模范故事,做有道德的人。

历经数千年传承融汇时代精神的美德,是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灵魂,是构筑中国人时代精神的血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内容推荐

辛丽丽编著的《时代美德一字经:孝》针对市场上缺少入情、入理、入心的道德教育读物,专门为广大未成年人精心打造。要改善社会的道德风气、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首先须有好的读物。《时代美德一字经:孝》适应了这一社会需要。《时代美德一字经:孝》力求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和时代精神完美融合,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凸显了社会主义道德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历史延续性。在保证其通俗性、可读性的同时,保证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录

第一辑 解析篇

一 孝的字形字义及孝道的历史演变

二 孝的规范

三 当代人如何行孝

第二辑 菁华篇

第三辑 范例篇

1 圣君虞舜,孝感动天

2 一诺千金,大爱无疆

3 爱的如歌行板

4 不似姐弟,胜似姐弟

5 赤子之心,无私大爱

6 有家人的地方才是天堂

7 父母是天,孝道为大

8 坚守孝与爱,她是最美女孩

9 母亲心中最美的音乐

10 幸福就是守望相助

11 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12 至孝“灯王”的故事

13 岁月无减,人间大美

14 风吹雨打浑不怕,坚强绽放“美丽”花

15 孝行半世纪,感动亿万人

16 歌声里的亲情

17 忠诚“锁”心间,群众利益高于天

18 孤老“大孝子”,人民好儿子

19 以敬老之心;谱人间大爱

20 周贺华——孝亲因为有大爱

21 樊雅婧——以让母亲幸福为己任

22 颜迎春——最美的迎春花

23 姚万琴——12岁孝女感动中国

24 陈撑位——十余年“乐疗”91岁老母

25 田世国——深深“反哺”情

26 努拉西汉——公认好儿媳

27 茹晓燕——孝亲模范好少年

28 梁翠珍——婆媳“母女”情

29 尹升——一颗善心谱人间大爱

30 韩瑜捐肾救父

31 秦娴——60位“爸妈”的“飞来女儿”

32 薛花龄——爱心打理文明之家

试读章节

1殷商之前神本主义的孝(甲骨文的孝字及其含义)

最早的“孝”字见于甲骨文。在安阳小屯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孝”字。这些甲骨文大约是商代晚期至商代灭亡期间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据学者们考证,甲骨文中的“孝”字与我们今天一般理解的孝顺在世父母的意思不一样,而是指对已故的祖先鬼神乃至上天的追念祭祀,也就是“追孝”。追孝并不是殷商人专有的观念,而是一种自远古流传下来的事神的传统,夏代就把孝敬鬼神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因为在夏代商代。人们认为祖先死后并不是就不存在了,而是上升到天上。居于上帝的左右,时时关注着后人,根据后人的行为,或者降以惩罚,或者奖以福佑。因此,对先人的孝被夏代和商代的人放到第一位,而对在世父母的孝要让位于对先祖鬼神和上帝的孝。而在夏商时代,人们还没有将祖先神与天神区分开来。这种重视对先人祭祀的孝,体现的是殷商之前人们期盼通过对先人的祭祀而得到福佑和庇护的宗教信仰的特点。

2周以来人本主义的孝(金文的孝字及其含义)

西周时期,孝道的主要内涵仍为尊祖敬宗。而行孝的方式主要仍是祭祀。不过,商代的敬天、尚鬼、尊神。更多的是宗教性的行为,而周代则将作为至上神的上帝与祖先神区分开来.敬祖尊宗有了更多的人文主义色彩。在西周,德孝并称,德以对天,是对天恪尽孝道,崇敬作为主宰的至上神;孝以对祖,周人将后稷和文王视为祖先神。但是经历了周初建国的艰辛和商代覆亡的前车之鉴,周人认识到天命无常,要想得到上帝的眷顾需要以德配天,敬天行孝,而且要尽人事,对祖先行孝。周人的敬祖尊宗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意涵,并且对之后中国人的孝道思想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保留了尊祖敬宗思想的基础之上,周人越来越注重对在世父母的尊敬和瞻仰,这是孝道思想与实践的进步。因为随着人们对鬼神信仰的淡泊,也导致了对祖先神的敬畏减轻。虽然人们并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也没有坚决地批判鬼神信仰,但与希望通过祭祀鬼神而得到福佑的观念不同,人们越来越相信要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而孝也就由以祭祀先人转而注重对在世父母的尊敬和瞻仰。

这种转变在文字的演变中也体现出来。金文和小篆中.“孝”的字形发生了改变,含义也与夏商时代不同。在中国最古老的词典《尔雅》中,“孝”字的定义是“善父母为孝”。在东汉许慎的《说文》中,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结合《尔雅》和《说文》,我们了解到,“孝”是个会意字,上半是老字的省写,下半是子,意思是子能承扶、负担年老的父母。因此,“孝”字的本意特指子女如何对待年老父母,而并非泛指如何对待一切年龄段的父母。对于年幼的子女来说,父母是他们的保护者,更多的是受到父母的呵护养育,这时谈不上对父母有什么实质性的孝。只有当子女长大成人,而父母却渐渐衰老,生活上精神上需要有人照顾时,子女的孝才凸显出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孝道作为“至德要道”涵盖了一个人从家庭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道德行为。孝不仅是指要对父母赡养和亲爱恭敬,而且还是个人立身行道的根据,子辈还要成就自我的德性德行,济世为民从而显扬亲名,光宗耀祖。  3近代以来对封建孝道的批判及其现代转化

孝道本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但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受到封建社会等级专制制度的限制而畸形发展,成为子辈对父辈的片面顺从,子辈为行孝往往会牺牲身体健康,牺牲妻子和子女,甚至牺牲自己、妻子和子女的生命来行孝。孝道的极端化、片面化,造成了孝道实践中一系列愚昧的“孝行”。例如二十四孝中就有王祥卧冰求鲤,郭讵埋儿,老莱子彩衣娱亲等愚昧的孝行。因为相信人肉可以治病,就有人割股疗亲,还有人挖乳、剖腹、探肝以疗亲。明初山东就有一个孝子割肉为母亲疗疾,不愈,又许愿杀他三岁的儿子。结果,母病虽愈,无辜的孩子却被杀了。孝道的愚昧化,极大地压抑和剥夺了子辈的个性自由和独立人格,也使真挚深厚的孝亲之情被利用为扼杀年轻人活泼的生命的利器。

愚孝的推扩就是愚忠,从而使孝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统治阶级对孝道的提倡和表彰,又使孝行成为谋取名利的工具,从而使孝道变得虚伪。

总之,由于受到封建社会制度的限制,孝道在封建社会中受到极大地扭曲,被片面地规定为“父为子纲”。由于深受封建孝道思想的压抑和残害,近代以来尤其五四时期更多的是对孝道采取了激烈地批判和否定,对孝道中的愚昧、残酷、虚伪和保守性进行了清算,而提倡父母子女之间平等自由的新关系。P3-6

序言

“美德”是什么?在有些人看来,就是埋头傻干而不计报酬多少,与人交往而甘愿事事吃亏,不考虑个人得失而时时奉献。这种想法,让我们想到了热带丛林中的狐狸和狼。这种所谓的智慧.也不过是丛林之中狐狸和狼的智慧。这种对美德的看法.也不过是没有任何感恩之心的“小人”的内心独白。对狐狸和狼来说。甚至对只图利益的“小人”来说,美德确实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到底是要把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建设成一个美好的人类世界。还是要把它变成一个热带丛林?丛林之中,没有谁永远都是强者.即使老虎狮子也不例外。当那些信奉丛林规则的“智者”成为“更智者”爪下的一块肉时。他的智慧在哪里?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利己主义者的智慧是一种小聪明,虽然可以暂时得利,但这种利总是有“害”相跟随。因为沾了别人的便宜,固然可以一时得意,但当被千夫所指的时候。他的得意也就不再了。前乐而后苦、开始得意而日后途穷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一种高妙的智慧。真正的名家应该是淡泊名利、以追求真理为使命的人。

在有美德的人看来,有损美德的利益不是一种利,反而是一种害。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避开了不符合道义的利益,同时也就避开了它可能导致的害。俗语也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爱好美德的人,善于约束自己,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人,心里坦坦荡荡,安宁舒畅。能使自己愉悦幸福一生的,莫过于美德。

有美德的人讲仁讲义,乐于助人,乐于成人之美,这有助于消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立,增进入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强于孤军作战。人之所以能够胜过万物,就在于人与人之间能够合作起来。

美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力量。有美德的人。是在爱人中爱己,在利人中利己,在使众人快乐中获得自己的快乐。因为他行事以德,故服人不靠威势武力;因为他爱人利人,故能把自己与大众连为一体。因此,孟子才说“仁者无敌”。

美德是可以惠及整个社会和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孔子曾经提出过“惠而不费”的君子智慧。在他看来,“因民所利而利之”的德政是惠而不费的。如果我们能把孔子的思想发挥一下。使美德真正成为每一个人的操守,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做父母的有慈的美德,天下的儿童就都幸福了;做子女的有孝的美德,天下的老人就都幸福了。同样,每个社会位置上的人都有美德,天下就会是一个大道流行、人人幸福的世界。这就是真正的“惠而不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孝/时代美德一字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辛丽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76553
开本 16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4-49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20
15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