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图解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内容
编辑推荐

王静、冯素芳主编的这本《图解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从四季调养的角度出发,脉络清晰、内容翔实地解析各个季节的不同气候特点以及易发、多发疾病,从养、治的角度对各个季节特点进行养生总则说明,还涉及经络与穴位养生、中药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您构建一个综合的保健体系。在袅袅茶香里捧读此书,它会激活你的健康密码,一切答案都将自然呈现。

内容推荐

王静、冯素芳主编的这本《图解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以图解的形式引导人们顺应自然,以《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为基础,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对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气候特点、养生重点进行总结,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和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提出了二十四节气中需要注意的养生要点和养生方法。《图解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是一本指导人们健康养生的保健图书,适合广大百姓阅读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春季养生

立春:蛰虫始振多养肝

1.春风吹又生,保健应顺着春阳之气

2.养肝助生发,防阳气郁积致“上火”

3.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

4.立春水痘发病高,清热解毒是关键

雨水:冰雪皆散需调脾

1.早春“捂一捂” ,有量也有度

2.雨水湿气重,粥养脾胃最得当

3.感冒别发愁,古方解你忧

4.补肾兼健脾,五更不再泻

惊蛰:春雷一声话补阳

1.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

2.惊蛰病毒正出动,灭毒消病真轻松

3.治疗肋间神经痛,推搓两肋最见效

4.二月惊蛰宜春练

春分:阴阳相半平阴阳

1.春分防旧病,补虚泄实求平衡

2.春分性欲旺,房事当有度

3.春季眼病高发的奥秘

4.背痛脚凉,补足阳气方暖身

清明:气清景明防过敏

1.清明百花香,过敏也来凑热闹

2.高血压复发,调畅肝肾可减压

3.焦躁常叹气,气郁不顺惹的祸

4.春来困不醒,提神有妙招

谷雨:布谷歌唱治疼痛

1.三月百虫出动,风热感冒也流行

2.按摩结合食疗,胸闷气短化乌有

3.对付神经痛,祛风除湿为原则

4.走出情绪低谷,与春季抑郁说再见

第二章 夏季养生

立夏:天地气交宁心神

1.夏季心火旺,养心败火最关键

2.调理疰夏,从滋补脾胃开始

3.“蚂蚁窝”痒上手,祛除湿热不放松

4.几招“手少阴式”,让你安眠到天亮

小满:小得盈满调风疹

1.小满湿热重,当心风疹找上门

2.中医解读骨关节疼痛

3.夏季人体多内热,千金难买六月泻

4.会吃会喝精神足,汤水先行保脾胃

芒种:反舌无声话清补

1.芒种时节,祛湿保健最忙碌

2.午时眯一会儿,不怕“夏打盹儿”

3.“端午粽”中话温补

4.防治空调病,多备藿香正气水

夏至:滋阴润肺不能歇

1.中医解读“滋阴润肺”

2.警惕“热中风”,祛暑降温不放松

3.痱子恼人,消除暑热痱毒

4.头顶烈日,选对食物身无恙

小暑:蟋蟀居宇除烦热

1.小暑温风至,谨防暑湿致水肿

2.减苦增辛,小暑莫忘养肺气 

3.夏季多汗不正常,多管齐下解忧患

4.防治情绪中暑,心病还需心药医

大暑:腐草为萤治冬病

1.三伏最热天,防暑不怠慢

2.大暑湿气重,当心起足癣

3.为避宫寒祸害,切记夏天勿贪凉

4.大暑阳气盛,冬病莫过夏来治

第三章  秋季养生

立秋:风凉蝉鸣话养肺

1.立秋暑未消,脾胃要护牢

2.口干舌燥,叩齿生津防上火

3.疏通膀胱经,肩背不再疼痛

4.遭遇“秋老虎”,体弱者防“阴暑”

处暑:天地始肃说睡眠

1.谷到处暑黄,祛除湿热保健康

2.少辛增酸,滋阴润肺有必要

3.早卧早起,科学睡眠防秋困

4.秋高气爽,孕育健康小宝宝

白露:群鸟养羞话补泻

1.白露勿露身,严防着凉泻肚

2.饮食宜温平,科学进补有原则

3.秋天鼻炎闹,健鼻方法早知道

4.头足不“秋冻”,薄衣御寒有讲究

秋分:蛰虫坯户防着凉

1.谨防支气管炎,切莫掉以轻心

2.燥气当头咳不停,食物镇咳解您忧

3.解除便秘不用愁,食疗按摩显身手

4.皮肤干燥瘙痒,从护肺开始调理

寒露:鸿雁来宾藏阴精

1.天凉露水重,警惕心脑血管病

2.夜夜把脚洗,肾好不遭寒气袭

3.寒露燥气不减,莫让秀发去无踪

4.重阳登高解秋郁,秋风送爽宜出游

霜降:草木黄落话平补

1.霜降进补,调养脾胃是关键

2.哮喘“拉风箱”,御寒保暖有讲究

3.霜降一过百草枯,保腰护腹要知足

4.敲打肝经勤锻炼,将老寒腿拒之门外

第四章 冬季养生

立冬:天寒地冻话厚补

1.立冬补身,南北进补大不同

2.寒为冬令主气,警惕寒邪致病

3.老年人养阳护阳,预防突发疾病

4.肺虚咳喘闹不停,辨证治疗最见效

小雪:虹藏不见话抑郁

1.小雪温补肾阳,确保来年阳气十足

2.气血双补,“三红汤”最得当

3.远离抑郁,别让天气左右心情

4.温补防内火,多食降气食物

大雪:鹃鸥不鸣话壮阳

1.大雪白茫茫,补肾第一桩

2.严防风寒别松懈,帽子围巾别离身

3.养阴重在多喝水,睡觉不宜多穿衣

4.元气不足身体虚,羊肉韭菜如神医

冬至:阳气回升话素养

1.保暖工作做到位,摆脱慢性支气管炎

2.手脚发冷不用愁,体寒美女温补有方

3.鼻腔干燥暖气病,温补肾阳有妙招

4.睡不醒的冬三月,不妨来点清醒剂

小寒:喜鹊始巢话风寒

1.小寒冰冻最冷天,打响“保胃”攻坚战

2.关节疼痛最难熬,调肾构筑防寒墙

3.痛经患者人消瘦,药酒、药浴解您忧

4.痔疾复发苦难言,巧用偏方笑欢颜

大寒:水泽腹坚补阴阳

1.大寒进补有要领,阴阳并补在其中

2.滋阴润肺除恶燥,莫让鼻血哗哗流

3.夏病冬治更给力,悄然无斑美容颜

4.冬季腰痛突加剧,抖肾就能保健康

附录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

立春雨水

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

大暑小暑

立秋处暑

白露秋分

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

大寒小寒

试读章节

大寒物语

大寒时节为中国大部分地区1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寒、温补气血的功效,冬天吃羊肉饺子,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可谓一举两得。

白菜、萝卜: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门菜豆腐保平安”。在寒冷的冬天,白菜、萝h都是当季食物,适当摄取这两类食物,不仅有清火降气、消食的功效,还能颐养正气,提高免疫力,把体内过多的油脂洗下去。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则白菜萝卜汤:将大白菜、白萝卜与豆腐洗净,切成大小相似的长条,在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待用。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油烧至五成热,炒香辣椒酱后倒人清汤,把白萝卜、豆腐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加入大白菜,再次煮开,用盐、味精调味,最后撒上香菜末就可以了。常食此汤,能使脾胃慢慢适应有高蛋白食物向高纤维食物的过渡。

2.滋阴润肺除恶燥,莫让鼻血哗哗流

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是积蓄力量以待“萌发”的季节,阳气慢慢生发,室外多风且空气干燥,人们甚至能隐隐感觉到大地回春。但季节转换时节,鼻黏膜因为异常干燥会变得特别脆弱,如果血管受到强烈震动,或者是受到碰、撞、跌、打,很容易破裂出血。

流鼻血的应急处理

流鼻血时。切勿慌乱,可走到阴凉处坐下或躺下,抬头,用手捏住鼻翼,一般能很快止住血。如果难以止住,可在鼻孔中塞一小团清洁棉球,紧压5-10分钟,并捂住鼻柱;或者用白醋将棉球蘸湿捂住鼻孔。醋里的醋酸会使鼻腔有轻微的灼烧感,这是止血作用的感觉。此外,敷相应脚的涌泉穴,也有立即止血之功效。左侧流血敷左脚心,右侧流血敷右脚心。如果两个鼻孔都出血,就两只脚的脚心都敷。

饮食防治流鼻血

为了巩固血管壁,增强血管的弹性,应多吃含有维生素C和维生素E类的食品,比如绿色蔬菜、黄瓜、西红柿、苹果等。此外,经常熬点梨子粥,防治效果很不错。取梨子2个,洗干净后连皮切碎,再与粳米100克一起放入锅  大寒时节养生要点

大寒时节气温较低,人体的新陈代谢放缓,五脏六腑既需要吸收充足的养分来抵御风寒。而大寒又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以脾为主。因此,补气养血最为关键。中,加适量的水用小火熬成粥,当粥浓稠时,放入适量冰糖即可食用。由于梨具有良好的润燥作用,所以此粥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非常适用口鼻干燥的人。

按摩迎香穴

迎香穴是大肠经上的穴位。在中医看来,肺与大肠相表里,按摩大肠经,自然也就会通肺。迎香穴不仅能治疗各种鼻炎、鼻塞,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可以湿润鼻腔,两鼻腔湿润了,就可以加大阻止病邪的力量,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

方法如下:先将两手搓热,然后用掌心贴脸颊,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地搓面50次左右,直至面部有火热感,然后再把两示指指尖按住鼻子两侧的迎香穴位置,按揉64次。您可不要小看了,这个小小的动作,不仅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

3.夏病冬治更给力,悄然无斑美容颜

很多女性会为脸上生出的黄褐斑而伤透脑筋,因为它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形象美,还会让自己心生自卑。到了夏天,强烈的紫外线更是帮凶,计这些“斑”花更有表演的余地,于是女性朋友想尽各种办法把黄褐斑给“盖”上。到了冬天,黄褐斑的痕迹淡了,很多人反倒忘记在它力量最薄弱的时候把它打败。

中医解读夏病冬治

中医学认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气盛的秋冬是阴长阳消的阶段,阴虚之人顺应这个趋势养阴,就能减轻夏季易发的阴虚阳亢病。而冬季阴气最盛的时候要数三九,所以大寒是治疗阴虚阳亢病症的最佳时候。关于夏病冬治的研究很多,像黄褐斑、高血压、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胃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都町以在冬天的时候好好调理一下,当春夏来临时,就可增添不少抵御病邪的动力。但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黄褐斑。

P229-232

序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歌诀。生命如花,人的身体就像是一朵顺应自然而春开夏放、秋谢冬衰的花朵。面对自然衰老,人们无法抗拒面对各种可能的侵袭,客观来说,也不是每一次、每个人都能幸运躲避的。但是,这并非说人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如果能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做到起居有常,劳逸结合,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就能使其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

基于此,本书汲取传统中医名著《黄帝内经》的精髓,从独特新颖的视角指明了四季养生的规律。《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医学典籍,倡导“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要顺应四时养生,遵循自然界循序渐进的变化过程,在由内到外的精心保养中,让体质得以增强,让疾病得以预防,让生命得以颐养。

本书从四季调养的角度出发,脉络清晰、内容翔实地解析各个季节的不同气候特点以及易发、多发疾病,从养、治的角度对各个季节特点进行养生总则说明,还涉及经络与穴位养生、中药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为您构建一个综合的保健体系。在袅袅茶香里捧读此书,它会激活你的健康密码,一切答案都将自然呈现。

就让此书陪伴你,去寻找、守护你的健康和美丽,去收获你的幸福吧!

编者

2013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图解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静//冯素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166031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8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3139015
中图分类号 R221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