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上的悲歌(刘兴诗讲人类灾难后的拾掇)/青少年必读科普知识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关注灾难,就是关注我们自身,就是关注我们地球的未来,用你们稚嫩的小手,托起明天的太阳,请珍爱我们生存的环境吧!

刘兴诗等编著的《海上的悲歌(刘兴诗讲人类灾难后的拾掇)》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发生在陆地上的种种灾难。

内容推荐

《海上的悲歌(刘兴诗讲人类灾难后的拾掇)》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发生在陆地上的种种灾难。这些灾难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透过这些我们不愿面对的灾难,我们可以学会很多知识,并懂得如何去预防和减少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灾难的同时更关注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从而更让青少年懂得关心我们的地球并去爱护他。

《海上的悲歌(刘兴诗讲人类灾难后的拾掇)》由刘兴诗等编著。

目录

01 泰坦尼克号的记忆

02 “库尔斯克”号沉没之谜

03 神秘的百慕大三角

04 海洋中的“红色幽灵”

05 “古斯特洛夫”号的悲剧

06 海冰的双重身份

07 埃及海滩的“萨拉姆98”

08 天然蓝色墓穴:福尔摩沙三角

09 瞒天过海的美人鱼

10 泄漏原油:海洋生物之鸩

11 风暴之神:飓风

12 “爱沙尼亚”的死亡八分钟

13 海洋上特殊的“舰队”

14 “惹火”的“多纳·帕斯”

15 沧海桑田:咸海的悲戚变身

16 神出鬼没的“死神”鱼雷

17 城市的生命线:深海信息光缆

18 致命的“小葡萄”

19 海洋魅影:幽灵船

20 恼人的“圣婴”

试读章节

泰坦尼克号的记忆

1898年,英国作家摩根·罗伯森写了一本名叫《徒劳无功》的小说,该小说写了一艘号称永不沉没,名为泰坦号的豪华巨轮,在其从英国首航驶向大洋彼岸美国的航行中撞上冰山悲惨沉没的故事。谁也不会料到,这本小说中描述的故事竟在十四年后不幸地成为了现实。

1912年4月14日在历史上是一个沉重的日子,号称“永不沉没”的英国豪华油轮在其从英国南安普敦港口出发,计划前往美国纽约的处女航行中不幸沉没,伴随其同时沉没的还有1523人以及他们所怀揣的“自由美国梦”。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当时人们震惊的程度绝不亚于本世纪初美国的“9·11”恐怖组织事件,大西洋两岸许多地方纷纷降半旗,向此次海难中不幸丧生的同胞致以最深地哀悼,而其也成为了二十世纪人闾十大灾难之一。泰坦尼克号的英文名称为“Titanic”,它的意思可以分成两部分来理解,“Titan”在希腊神话中是泰坦神的名字,而“ic”则是白星航运公司惯用的船名后缀。从名字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国人自信满满的以为自己这艘史上最为豪华的梦幻油轮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沉没的。

距离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虽然已有将近百年的时间,但关于致使其真正沉没的原因却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灾难的发生?为此人们众说纷纭,揣测纷纷。电影《泰坦尼克号》所呈现给观众的是这艘近275米长的豪华客轮被迎面飘来的冰山撞开了一道约92米长的裂缝,裂缝致使船体内外受力不平衡继而导致了游轮的沉没。冰山的“袭击”真的是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主要原因吗?来自美国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几位科学家得出的一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地结论,使仍然还沉浸在电影中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中的观众清醒过来,遭遇冰山只是“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原因之一,最大的罪魁祸首竟然是几颗小小的铆钉。同时,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历史学家珍妮弗·麦卡蒂和蒂莫西·福克共同研究发现,由于造船厂使用了不合格的、掺有矿渣的劣质金属制成的铆钉,当多层大客轮“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之后,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使得铆钉头突然崩脱,大量冰冷海水迅速涌入船舱,最终导致了这艘曾在世界航海史上被誉为“永不沉没的巨轮”的迅速下沉,并使得1500多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美国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冶金学专家蒂莫斯‘福克分析说,在正常情况下,“泰坦尼克”号即使是撞上了冰山也至少可以在海面上漂浮12小时;如果损伤状况并不严重,它甚至还可以勉强驶回港口。而实际上这艘巨轮从出事到消失在海面,竟发生在短短不到2个小时的时间内,当科学家们利用显微镜和图像分析仪对巨轮残骸进行检测时,答案才被揭晓。原来这艘号称“史上最豪华客轮”的“泰坦尼克”号使用的竟然是钢铁质地如此不纯的铆钉,这一结果不禁让人大跌眼镜。福克还表示,哪十白当时“泰坦尼克”号的六个水密舱中有一个没有因为碰撞而进水,就还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救援船只的到来;而如果当时有两个船舱得以保全的话,“泰坦尼克”号甚至可以勉强返回港口。但真相往往是残酷的,现实是,“泰坦尼克”号走上了第三条路:六个水密舱全都不可思议的漏了,“永不沉没”的巨型客轮在2小时之内迅速下沉,结束了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航行,开始了它长眠海底的命运。

1985年,人们在纽芬兰附近海域发现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残骸。从那以后,探索者们便试图利用各种先进手段与技术,甚至潜入冰冷黑暗的深海中去探测“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然而由于轮船的裂缝早已被厚厚的泥沙深深覆盖,导致潜入水中的人只能观其外形,而无法探查出其真正的“伤口”所在。这种情况在1996年得到了转变,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广为人们所接受的剧情最终被打破。1996年初,法国的几名潜水人员发现沉睡在北大西洋海底4000米以下,埋在18米深淤泥之中的“泰坦尼克”号残骸并非像电影中所描述的那般被一分为二。1996年8月,一支由几个国家潜水专家、造船专家及海洋学家组成的国际考察队利用声波探测仪找到了船的“伤口”,事实上,“泰坦尼克”号上只残留着6道大小几乎相差无几的裂缝,而且裂缝均位于船舱接口处本应由铆钉固定的位置。也许正是这一意外发现才让科学家们把注意力放在这本身并不起眼的铆钉身上的吧。而关于这一沉船新结论,也恰好与当时海难的目击者,一位侥幸生还的船员事后的描述基本吻合,该船员声称他亲眼看到海水从各个船舱之间的连接位置喷涌而入。其实在当时,该船的设计师爱德华·威尔丁就已经提出了这一情况,但正是这个非常重要的证言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掉了,可能当时的人们很难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吧,一艘设计如此精良,装修如此奢华的巨轮却栽在了这小小的铆钉手里。P1-4

序言

此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讲述了发生在陆地上的种种灾难。这些灾难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透过这些我们不愿面对的灾难,我们可以学会很多知识,并懂得如何去预防和减少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灾难的同时更关注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从而更让青少年懂得关心我们的地球并去爱护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上的悲歌(刘兴诗讲人类灾难后的拾掇)/青少年必读科普知识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兴诗//黄寰//张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044984
开本 32开
页数 1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交通运输
图书小类
重量 0.1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U676.8-49
丛书名
印张 4.5
印次 2
出版地 四川
208
145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