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武术技术要义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武术技术要义》由王岗著,本书作者以“武术技术要义”为题目,对“武术技术”这一繁复庞杂的对象做了一番概括性的探研,试图以“要义”为框架,对武术技术发展演变的若干规律和特点,对武术技术构成的文化因素等,做出理论的阐释与解读。站在人性的高度,作者对武术技术要义的揭示,可以使人们看到武术发展的曙光,而这道曙光恰恰是武术传统之中所具有的。

目录

第一讲 原点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

 从“熟知”到“真知”:当代中国武术的原点研究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历史的论断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是一个依附和假如的论断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封闭的论断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是一个军事技能的论断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是一个习武人的论断

第二讲 技击属性:中国武术技术的本质特征

 中国武术技术动作取材于真实的技击打斗

 中国武术技术的技击动作是对“实用”技击的遁形

 技击性:中国武术技术的本质特征

第三讲 武不尽势:中国武术技术的磅礴之气

 拳种林立是对“武不尽势”的高度概括

 拳系丰富是对“武不尽势”的直观展现

 拳风迥异是对“武不尽势”的客观表现

 拳法多样是对“武不尽势”的集中体现

第四讲 势无穷意:中国武术技术的深邃奥义

 以“势”达“意”的中国武术技术

 以“意”助“势”的中国武术技术

 “势有形,意无穷”的中国武术技术

第五讲 意在体悟:中国武术技术的亘古追求

 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崇尚“感悟”的典范

 中国武术技术以“悟”求“技”

 中国武术技术以“悟”求“法”

第六讲 悟贵恒坚:中国武术技术的千古诉求

 体悟:一个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武之维度 中国武术技术以过程的修行为主导

 悟之恒久 中国武术技术以终生的体悟为核心

第七讲 通理求异:中国武术技术的玄妙理法

 “师法自然,阴阳为拳”:中国武术技术之本源

 “以形求理,追求理通”:中国武术技术之通理

 “格物归一,理法自现”:中国武术技术之表征

 “理通形异,风格迥异”:中国武术技术之求异

第八讲 劲法多样:中国武术技术的独到之处

 “力”与“劲”的阐释

 中国武术技术追求的是“劲”,而不是“力”

 不同的劲法寓于不同的拳种之间

 不同的劲法甄别于同一拳种之中

 虚无、神明:中国武术劲法的终极追求

第九讲 由外及内:中国武术技术的练化方式

 由外及内的练化方式促成了武术技术

循序渐进式的习练方式

 由外及内的练化方式造就了武术技术

内外相合式的习练方法

 由外及内的练化方式形成了武术技术

形神兼备式的习练要领

 由外及内的练化方式蕴藉了武术技术

不断体悟式的习练过程

第十讲 化身艺术:中国武术技术的最高形态

 中国武术技术的艺术性源起于古代的武舞

 中国武术技术是具备艺术表征的艺术

 中国武术技术是注重感悟的艺术

 中国武术技术是具有审美属性的行为艺术

第十一讲 打练结合:中国武术技术的体认路径

 “打练分离”:当代中国武术技术发展遭遇的瓶颈

 “打练结合”:中国武术技术延续发展的重要特征

 “打练结合”:体认中国武术技术的正确路径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武术技术要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73507002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3
出版时间 2009-09-01
首版时间 2009-09-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2009151047
中图分类号 G852.019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2
出版地 山西
223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9: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