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绘画思想史(上)/邓乔彬学术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丛书为邓乔彬教授30多年从事古代文学与艺术研究成果的结集。本套书按内容及篇幅分为12卷。本丛书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尤重文化学、文艺学与文献学的三者结合,研究了诗学、词学、画学、学者研究及其他。所收的12种著作中,有7种获政府奖或学会奖,其中《中国绘画思想史》于2002年获第13届中国图书奖。学术领域广,研究有深度,是该方面领域的权威。第八卷为古代画论研究(上)。收著作《中国绘画思想史》(上),论述从史前到12世纪的中国绘画思想的全面发展变化。

《中国绘画思想史(上)/邓乔彬学术文集》作者邓乔彬。

内容推荐

第八、九卷收入专著《中国绘画思想史》,因篇幅超过百万字,故分为两卷。

《中国绘画思想史(上)/邓乔彬学术文集》各章的内容及主要观点是:

第一章从彩陶纹饰、原始岩画推测史前先民的创作思想,探究民族特色。从“协于上下,以承天休”到《周礼》的记载,可见绘画用色与初生的五行观相配,而在宗法社会中,绘画之用于装饰,已有严格的等级制。春秋人物壁画体现了“兴废之诫”功能。孔孟有绘事后素、山水比德、以意逆志、胸中眸子诸说,《周易》有阴阳和畅思想。庄子有道法自然、身与物化、道艺相通、心斋坐忘、丑中之美、虚实相生诸说,影响了后世的绘画艺术论。

第二章通过楚国的巫风与民俗、楚画遗迹,分析其创作思想。汉代的绘画思想主要是:千变万化,事各缪形——求全的意识;随色象类,曲得其情——模仿的原则;斑斓与古朴——风格的辩证法;激扬之态——特有的运动感。又从四方面论述汉代画论:鉴戒说的初立,形神论的雏形,比德说的发展,真实论及其偏颇。

第三章玄学、佛学影响下的绘画题材与思想:从汉代重形体动作转为刻画精神的“神气飘然”;“山水赏会”促使了山水画的诞生;使鉴戒性绘画渐少而人物肖像画增多;随着佛教流传,佛像渐成为画坛主角。魏晋南北朝:以曹植、何晏为代表的鉴戒说之完善,陆机、王廙则有所超越,顾恺之以传神论及迁想妙得说著称,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体现了玄、佛的山水之趣,虚静情怀和畅神功能,谢赫《古画品录》的“六法”、尤其是“气韵生动”说影响深远,姚最《续画品》提出了“幼禀生知”、“心师造化”论。

第四章隋唐五代的主要画论:张怀璀《画断》的“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杜甫“有神”与“写真”的形神论。张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论。朱景玄“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及神、妙、能、逸四品说。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阐述了绘画的发生发展,政治与绘画,画家的师承和发展,山水画史,“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的功能论,对“六法”的新理解。荆浩《笔法记》的理论核心是“六要”(气、韵、思、景、笔、墨),首次将“气韵”推之于山水画,还有对“似与真”、“华与实”的论述。

第五章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激起人文精神,使“艺”进乎“德”、“山林者之乐”及绘画的文学化成为绘画思想的新课题。理学之兴影响了画学多言“理”,诗学之盛则使画学多言“法”,元代的社会剧变与文人地位下降,造成了人文精神的移易与文人画的再兴。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论主要有:尚逸格、重自然、讲气韵、倡神似,常理与常形。元人在形神论上另有发展。宋元文人画论特别提倡画家的修养,元人进而阐发“古意”、“士气”、“隶体”,对书与画的关系颇多新见。

第六章宋代绘画论著颇多。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涉绘画功能论、创作论、发展观,对审美趣尚、绘画批评、技法理论亦多阐述,“气韵非师”为独到之见。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提出了“逸、神、妙、能”四品说。刘道醇《圣朝名画评》、《五代名画补遗》为各类题材的绘画确立了品评标准,“六长”说甚有创见。邓椿《画继》贬院体而推崇文人画,重传神、立意,倡自然、清逸风格。郭熙《林泉高致》是山水画专论,对创作思想、画家内外修养、看山水与画山水,多有创见。宋元山水画论呈多元发展:米芾《画史》树董、巨为榜样,倡天真、平淡、清润。米友仁言“心画”与“真趣”。韩拙《山水纯全集》、饶自然《绘宗十二忌》多论技法,黄公望提出去邪、甜、俗、赖四字。宋元人物画论有刘道醇、苏轼等人所见。关于花竹、畜兽画的思想有三:从形似到逸笔传神;徐、黄升降及从色到墨、由工至写;“比德”与“写心”,寄托与抒情。专论有《华光梅谱》、李衍《竹谱》等。

第七章 明初思想禁锢,影响及于绘画,中后期绘画思想有较大发展。宋濂以“图史并传,助名教而翼群伦”,体现明初重建封建秩序的需要。王履强调绘画实践,王绂倡“师造化”与“寄情”。明中期李开先尊浙派。徐渭以“悦性弄情”凸显抒情与个性。王世贞与何良俊所论较广,何论史、体、派,重心落在本朝的“利家”、“行家”,王不涉本朝,所见与其复古的文学观相佐。明后期主要的绘画思想:一是形神论的发展;二是多在偏胜、极端之中,表现出独特的创造性;三是沟通诗、画的讨论;四是绘画鉴赏论的发达。高濂、屠隆讲真趣、人趣、物趣而尤重天趣。顾凝远结合“天趣”释“生拙”,认为“文人之笔”与“雅人深致”是“生”、“拙”的真正内涵。陈洪绶提出“以唐之韵,运宋之板,宋之理,得元之格,则大成”。李日华提出“三次第”(身之所容、目之所瞩、意之所游)及“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唐志契《绘事微言》可分为心性论、法自然论、技法论、赏鉴论四部分。恽向则对宋元画及逸品、简笔颇有见解。

明后期以董其昌的“南北宗论”最有影响。此论立足吴门传统,在激进思潮中旁取于禅学,以折中的态度,新古典主义的形式,力图建立新的文人画派,调和“积劫”与“率易”,尊董、巨为典范。创“南北宗论”是意在明确传统,以“师古”为手段,问途于倪瓒的萧散秀润、古淡天然,经二米之“畅”而不取其“率”,臻于董、巨的平淡天真,达到重振文人画的目的。略作推扩,则是稍纵而不粗犷,脱尽纤巧、刻画,存北宋之雄,见唐人韵致。董其昌对绘画的逸品、情韵、笔墨、分合、虚实、生熟、直曲,亦有自己的看法。陈继儒除了对“南北宗论”有所深入、发展外,对笔墨理论亦有发明。沈颢《画麈》涉及南北宗论、自然自性论、传神论、简约论、技巧论、鉴赏论,颇有创见。

《中国绘画思想史(上)/邓乔彬学术文集》邓乔彬著。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先秦:从图腾、巫术、原始宗教到儒道相济的时代

 第一节 原始绘画及其创作思想推测

 第二节 由巫到史的转变

 第三节 肯定与否定——儒家与墨、道、法家对艺术的不同态度

 第四节 儒家教化观制约下的绘画理论

 第五节 道家思想与绘画艺术论的滥觞

第二章 楚汉:从信巫重祀到天人合一——“图画天地。品类群生”的时代

 第一节 楚国的巫风、民俗及绘画

 第二节 汉代宗教思想和社会生活在绘画上的反映

 第三节 汉代绘画思想及理论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玄、佛继盛。绘画题材与创作思想转变的时代

 第一节 儒学衰退,玄、佛继盛与魏晋南北朝绘画的关系

 第二节 魏晋鉴戒说及其离异

 第三节 顾恺之的画论

 第四节 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

 第五节 谢赫《古画品录》与姚最《续画品》

第四章 隋唐五代:三教并行。绘画思想全面发展、兴盛的时代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思想文化对绘画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与绘画发展相适应的隋唐五代画论

 第三节 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

 第四节 张彦远的画学思想及理论建树

 第五节 荆浩的《笔法记》(附论《山水诀》和《山水论》)

第五章 宋元:人文精神从高扬到移易。绘画思想定向发展的时代

 第一节 宋代的人文精神与绘画思想

 第二节 宋元的文化环境与绘画思想

 第三节 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论(上)

 第四节 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论(中)

 第五节 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论(下)

第六章 宋元:绘画理论全面成熟的时代——宋元主要绘画论著综览

 第一节 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

 第二节 北宋画评、著录类著作的绘画思想

 第三节 南宋及元代画史、品评类著作的绘画思想

 第四节 郭熙、郭思的《林泉高致》

 第五节 宋元山水画论的多元化

 第六节 宋元人物画论

 第七节 宋元花竹画论(附畜兽)

第七章 明朝:专制高压到反对束缚——绘画思想由沉寂而再兴的时代

 第一节 从王氏心学对文化专制主义的突破看明代绘画思想流变

 第二节 明前期画论

 第三节 明中期画论

 第四节 明后期画论(上)

 第五节 明后期画论(中)

 第六节 明后期画论(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绘画思想史(上)/邓乔彬学术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乔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601505
开本 16开
页数 5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37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图书小类
重量 0.78
CIP核字 2012300345
中图分类号 J209.22
丛书名
印张 34.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60
185
2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