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公司的小型化小企业的大事化(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好)
内容
编辑推荐

“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好”,不是说大的不好,小的不难,而是大家平时更多关注了大公司的好和小公司的难。因此,由李布编著的《大公司的小型化小企业的大事化》特别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谈论企业发展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内容推荐

由李布编著的《大公司的小型化小企业的大事化》内容介绍: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好。大公司必须学习小企业的灵活求变、沟通无界限、勇于创新的优点,小企业也必须向大公司的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在保证利益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规模、掌握本企业最适合的规模,不增一分支出成本,不减一分竞争实力。《大公司的小型化小企业的大事化》特别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谈论企业发展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目录

前言 大的有优势,小公司更接近本质

一、大公司,被人羡慕的同时羡慕”小企业”

二、“大即好”是最容易误导人的心态

三、企业获利的源泉,是规模还是其他?

四、大或小,成本领先的公司就占优势

五、小企业,不能扩大,就必须集中

六、小了,就要能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

七、质量是一切企业的根本

八、规模效益,一个有着苛刻条件的“陷阱”

九、大公司容易患上的“不治之症”

十、小企业的快鱼,胜过大企业的慢鱼

十一、没有沟通界限的小公司成了大公司的老师

十二、诊断大象,生存或者死亡

十三、规模不是障碍,大公司随规模而进化

十四、大或者小,并不是核心问题

十五、大公司的小型化,小企业的大事业

后记

试读章节

在传统经营理念中,企业的市场销售、行政管理、产品生产和采购仓储等主要运行系统中,只有市场销售被认为是“赚钱”的部门,而其他部门都被认为是“花钱”(至少是不赚钱)的部门。所以,企业在这样的传统观念下,想增加新的利润而所采取的“省钱”的办法,一般是精简机构、裁减人员、减少浪费等等手段,以此降低企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获得效益。

然而,这种“省钱”的办法,能节省下来的钱不但非常有限,而且可能由于过分的节省,反而造成了对企业整体运作的损害。现代企业观念,已经不再把人看做企业利润的压力,而是视做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所以,企业领导者必须换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是由“省钱”变为“赚钱”的思维方式。设想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都能变成“利润点”或“利润中心”,那将会出现怎样美好的情景?

这听起来似乎是很荒唐的、不可能的事!难道一个仓库保管员也能去赚钱?人力资源经理也能创造利润?是的。先来看看海尔是怎么做的。

海尔电子事业部的李伟,她原来的岗位职责就是把仓库里的产品按要求及时发送给客户。在其他的制造企业里,她的岗位实际上就是仓库的产品保管员,标准的叫法,可能叫“发货员”或是“仓库保管员”。

但现在,她现在的名片是“发货经理”。这大概是其他企业里不曾有过的岗位称呼。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目标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她作为“发货经理”,现在的经营目标就是“货物的直发率”,即产品从生产线直接发送到客户要争取达到100%。在此之前,作为“发货员”的她,直发率只有20%~30%。而现在作为“发货经理”的她,实际直发率已经接近了100%!她做了一件连她自己都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非但如此,她同企业内部原来上下左右的“领导同事关系”,全部变成了“内部供求市场关系”,这就是海尔所做的“企业内部市场化”的一场变革!海尔计划用十年的时间,真正让三万名员工成为三万个“小公司”。

这似乎是一个很难模仿的模式,但只要理解它的一切都是围绕着“利润中心”的经营理念,问题就变得简单易行了——方法和手段可以多种多样,目的就一个:企业所有资源(包括人)向利润看齐!

企业里的人力资源部,其职责多是为企业制订绩效指标和监督考核,是个不创造效益的、静态的管理部门。但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提出来:“我们也要创造利润!”他是怎样创造“利润”的呢?他提出来的方法是:由人力资源部门提出三个以上的“解放员工生产力”的方案,如果被公司采用后,并出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源部将按“明显效益”的适当比例,提取自己的奖励。人力资源部也由此变考核、尽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为以激励为主的工作方式。

所有具体的做法,也许未必那么尽善尽美,也许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做法和手段,都是围绕着“利润”和“服务”两个概念。它既不是简单的成本核算,也不是职责更加清晰的激励,它是企业“利润中心”的理念所带来的新的价值观!在这里,具体方法和手段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因为在这样的理念和价值观下,人们会创造出许许多多精彩的方法和模式来!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和资产的最大增值。企业的经营就是为了实现利润与资本增值的目标而展开的。所以,虽然,“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好”。但是,企业最适合的规模才是最重要的。

按传统划分,中小企业一般是指那些固定资产少于1000万元,企业员工不足500人的企业。按这种划分方式,我国中小企业约有1000多万家。一般,500人以下的企业就是中小企业。以这种划分方式,中小企业为数近4000万个,占到了我国企业总量的99%以上。小企业的发展目标大部分都是大公司,以此带来更大的利润;大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利润的增长。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应该从获利的角度来发展企业,怎样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就采用什么策略,不管是规模还是其他。

这样一来,企业的领导者就需要好好思量了。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获利的依据都是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现企业的与众不同之处。P18-20

序言

世人眼中,大的往往就是好的,大公司往往就是挣大钱的。一般来看,大公司确实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但是,单从获取利润这个企业的本质来说,大公司并不见得比小企业做得出色。大公司在获得竞争优势方面有优势,毕竟规模本身就是优势。但是,小公司往往更明白自己究竟想要追求什么。

不能获得相应的利润,甚至难以获得保证自己持续发展的收益,大公司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了。大公司的困难,家大业大花销大,关系复杂负担重,制度僵化革新难。这些大公司自身内部的大难题就已经够让人头痛的了。何况,外部市场的竞争同样困难重重,大公司在享受品牌形象收益的同时,需要付出巨大的维持成本;大公司在享受规模效益的同时,必须注意应对政府的反垄断屠刀;大公司在享受产品畅销市场的同时,必须注意仿冒、假冒的侵害;大公司在坐享名牌产品的收益时,又因为名牌产品而影响产品的更新与技术的创新;大公司可以抵御巨大的风险,但也更容易招来风险。所有这些,都是大公司的难处。当然,内部的困难是最主要的。

小企业虽然也有种种不足,但是善于灵活应变,敢于创新,没有太大的历史负担,没有复杂难解的人际纠葛。只要小企业能够找到自己的利润增长点,发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利润。

所以,小企业绝不能盲目羡慕大公司,必须首先正视自已的优势。小企业就是小企业,小企业不能贪大,不要什么都做,要专注,然后锁定几个客户,很专注地提供一种服务,这样就能无往而不胜。而且,在这个层面上大公司往往做得并不好,所以小公司要牺牲短期的利益,然后锁定比较固定的、相对比较集中的客户网络。小企业的优势在于,对环境的反应比大公司敏感,灵活性强,可以适时地调整航向,所谓“船小好调头”。

这正是,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好。大公司必须学习小企业的灵活求变、沟通无界限、勇于创新的优点,小企业也必须向大公司的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在保证利益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规模、掌握本企业最适合的规模,不增一分支出成本,不减一分竞争实力。

后记

“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好”,不是说大的不好,小的不难,而是大家平时更多关注了大公司的好和小公司的难。因此,我们特别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谈论企业发展的困难与解决方法。

现在,全书完成了,我想,该说的正文里面都说出来了。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值得感谢的是那些为本书的完成做出贡献的人。他们是范言、蒋人庆、侯黎明、杨年、江永海、赵卫星、白洁、姜向东、黄剑、宋卫同、刘杰、毛扬群、周坚国、胡方、阳雪飞、李君尉、郭永、陈岳霖、董锐、孙凝、罗权、张记国、蒋为。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公司的小型化小企业的大事化(大有大的难小有小的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1213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3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1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