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岩英侠--张露萍/永恒的丰碑
内容
编辑推荐

红岩英侠——张露萍,《风声》、《潜伏》等谍战大片的真实原型我党特殊战线上的巾帼英雄!

为了革命理想,她抛弃富裕的家庭,为了挽救危亡的祖国,她奔赴延安,成为宝塔山下的抗日女杰。她是我党历史上红岩谍战的英侠、她英勇不屈、慷慨就义——她是我党优秀的女儿!

本书由余怡、蒋世元所著。

内容推荐

张露萍,是当下热播电视剧《风声》、《潜伏》等谍战大片的真实原型。《红岩英侠——张露萍》一书是首次面向青少年读者全面展示张露萍烈士如何抛弃优裕的生活条件奔赴延安,受党委派打入国民党军统电讯总台组建起党的特别支部,截获大量重要机密情报后被捕,在狱中顽强斗争后英勇就义的短暂而辉煌的一生。《红岩英侠——张露萍》由余怡、蒋世元所著。

目录

快活岭上新建烈士墓

妈妈从英国牛津大学的来信

融人了成都学界的抗日救亡运动

奔赴延安

赤子之心与抗大的歌声

我愿意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诀别

人间地狱和“253号妈妈”

留取丹心照汗青

历史为证,英烈与日月同辉

黎琳,我为你扫墓来了!

尾声

张露萍烈士生前照片

后记

作者简介

成都市英烈事迹报告团简介

试读章节

快活岭上新建烈士墓

贵州息烽快活林,左右起伏叠翠的山峦中,谷底升起点点炊烟,四周如此宁静、仿佛历史在这里凝固……

1940年,在抗日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中,爆发了震惊国民党军统内部的“军统电台案”,被捕的七人小组成员,是我党优秀的忠诚儿女;他们在受尽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后,于1945年7月14日被敌人杀害,草草掩埋于此。

整整38年长眠在这片荒冢下无人知晓……

历史的画页,翻回到1984年的5月10日。

上午9时许,快活岭的山岗上,站满了数千人。张露萍烈士和她的六位战友的遗骸,今天将被移至新建的烈士墓。

挖掘中,突然发现了一枚仍闪烁着光芒的红宝石金戒指,“张露萍烈士找到了!”红宝石戒指那可是当年张露萍在地下斗争中秘密接头的信物啊!随即又找到了玉手镯、手表、口红、眉笔、圆形小镜等烈士遗物。

烈士遗骸清理完毕,被分别放进新建的“张露萍烈士之墓”和“张蔚林、冯传庆等六烈士合葬墓”。从此,还原了他们本来的英雄集体面目,英灵得以安息!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张露萍、张蔚林、冯传庆、赵力耕、杨光、陈国柱、王席珍。

面对张露萍烈士的遗物,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而又意志坚定的巾帼英雄、党的优秀女儿传奇的一生,浮现在人们面前……

妈妈从英国牛津大学的来信

1921年7月3日,在北京一家医院的产房里,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黎丽华忽见窗外夜空中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随即感到一阵撕裂的疼痛,张露萍降生了!妈妈叫她“小薇娜”。

小薇娜姓余,她的爸爸余安民,是四川崇庆县人,早年就读成都陆军小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陆军学堂;并就读保定军官学校一期。曾跟随孙中山先生护法讨袁,当年与我国著名的刘伯承元帅共过事……

6岁以前,小薇娜从未见过父亲,因为他那几年正在四川带领护国军跟地方军阀打仗,有时音讯杳无。小薇娜随当音乐老师的妈妈生活……她好想爸爸啊!

直到有一天爸爸派他的副官来接她们回川……“哇,就要见到爸爸了”,小薇娜多高兴啊!小薇娜与妈妈一路奔波,坐火车、轮船、汽车人川,窗外是川西平原一片美丽的景色:一马平川、阡陌交通、沟渠纵横、小桥流水、竹林茅舍,还有像丝织锦缎铺满大地的金色油菜花,小薇娜太高兴了!

见到了日夜思念的爸爸,小薇娜却躲到了妈妈身后,只伸出小脑袋好奇地望着这个跟她想象中不一样的男人。

身着将军服的爸爸大步跨过来抱起她举过头顶,她幸福地闭上眼睛,羞涩地喊出了第一声“爸爸”!  崇庆县余家公馆,坐落在文庙街,紧靠着那座规模庞大的孔庙,红漆大门前有两座石雕狮子,高高的门廊下挂着四个明亮的大灯笼。前院、天井、后院,可谓深宅。

装饰一新的房里雪白的墙、红木地板、华丽的大床、松软的丝棉被子……小薇娜快乐地进入了梦乡。

幸福的日子没过两天,小薇娜却发现妈妈在流泪,并紧紧抱住她说:“娜娜,我真不该带你回来……”

原来,爸爸在家早就有了妻子……作为新女性知识分子的妈妈,无法忍受做妾的命运。

过了几天,爸爸回成都了,妈妈却病了,咳嗽得越来越厉害,人也越来越消瘦。爸爸回来给妈妈请了县城最有名的医生看病,抓了药,又急着赶回成都了。

P1-4

序言

富饶的川西平原

传颂着一个聪慧、坚强的中华女杰

涛涛西江河水

述说着她曲折、传奇的人生经历

延安宝塔山下

辉映着她坚定嘹亮的抗战歌声

红岩“周公馆”旁

印证着她匆忙而坚实的足迹

她是我党历史上杰出的谍战女侠

她是党的忠贞战士、优秀女儿

她——张露萍

张露萍,曾用名:余薇娜、余家英、余硕卿、余慧琳、黎琳。生于1921年,四川省崇庆县人,川军著名将领余安民之女。早年受中共川西特委车耀先同志影响,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1937年底投奔延安,进入抗大第四期学习。1938年10月2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她特殊的家庭关系,1939年10月被组织派回四川做川军的统战工作;因党的需要被改派打入到重庆国民党军统电讯总台,建立了一个我党七人特别支部并任书记。其间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转送中央,为革命做出了极大贡献,后被捕。这就是当时震惊国民党内部的“军统电台案”,军统特务头子戴笠视此为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张露萍一行七人,于1945年7月14日被害于贵州息烽快活林。牺牲后被误认为是叛徒、军统人员,含冤蒙辱38年,于1983年平反,被追认为国家一级英烈。

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页,看看张露萍短暂而灿烂的一生吧!

后记

李清同志是我的姑父。我多次听他讲姑母张露萍的故事。每一次我都见他是那样的深情……姑母张露萍的革命故事深深地震撼着我!而她与姑父的爱情也时常荡涤着我的心,我感到了姑父那几十年来对她那刻骨铭心的思念,使我一想起他们就潸然泪下……为了弘扬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让人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巍巍业绩,继承他们的遗志,我拿起笔……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姑父李清同志的关怀;也得到了李清姑父的同学——《七月里的石榴花》的作者张泽石叔叔的首肯。张泽石叔叔历时2年,亲自走访了张露萍在世24年中各个时期的同学、战友、难友、领导及相关人员,首次全面、完整地描述出张露萍成长的经历;给本书的写作提供了详实的依据;蒋世元同志积极收集、整理本书资料,并以极大的热忱投入写作,使该书得以与广大青少年朋友见面;在这里,我深深地感谢他们,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余怡

2011年3月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岩英侠--张露萍/永恒的丰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余怡//蒋世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046001
开本 32开
页数 1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1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3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