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泰所著的《产学研联盟与区域科技发展(以重庆为例)》在辨析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联盟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联盟的相关理论,对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发展的现状作出了客观分析及评价,对国内外产学研联盟的实践经验及教训进行了系统总结,就如何通过构建产学研联盟来促进重庆市科技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产学研联盟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行为规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图书 | 产学研联盟与区域科技发展(以重庆为例)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立泰所著的《产学研联盟与区域科技发展(以重庆为例)》在辨析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联盟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联盟的相关理论,对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发展的现状作出了客观分析及评价,对国内外产学研联盟的实践经验及教训进行了系统总结,就如何通过构建产学研联盟来促进重庆市科技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了产学研联盟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行为规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内容推荐 产学研联盟是知识经济时代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产学研联盟与区域科技发展(以重庆为例)》以重庆为例,在全面剖析其产学研联盟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将产学研联盟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应用于类似它这样的内陆城市。设计出契合其现实需求的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等,并从政府管理视角,研究了产学研联盟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与行为规范。《产学研联盟与区域科技发展(以重庆为例)》由陈立泰所著。 目录 前言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4 产学研合作与产学研联盟 1.4.1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1.4.2 产学研联盟的内涵 1.4.3 产学研联盟的主体 1.5 发展产学研联盟的重要意义 2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合作竞争理论 2.1.2 战略联盟理论 2.1.3 三螺旋理论 2.1.4 技术创新理论 2.1.5 交易费用理论 2.1.6 协同理论 2.1.7 博弈理论 2.1.8产权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产学研联盟现状及启示 3.1 典型国家产学研联盟现状 3.1.1 美国 3.1.2 日本 3.1.3 英国 3.1.4 韩国 3.2 国内发达地区产学研联盟发展现状 3.2.1 上海 3.2.2 北京 3.2.3 台湾地区 3.3 典型国家产学研联盟实践的经验教训 3.3.1 美国 3.3.2 英国 3.3.3 日本 3.3.4 韩国 3.4 国内发达地区产学研实践的经验教训 3.4.1 上海 3.4.2 北京 3.4.3 台湾地区 3.5 国内外产学研联盟实践对重庆的启示 3.5.1 政府需注重角色定位 3.5.2 合理选择模式和行业 3.5.3 将合作扩大化、纵深化 3.5.4 建设好投资融资平台 3.5.5 构建合理的服务体系 3.5.6 坚持国际化和可持续化 4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发展现状及问题 4.1 重庆市产业发展现状 4.1.1 重庆市经济发展概况 4.1.2 重庆市企业发展概况 4.2 重庆市高校发展概况 4.3 重庆市科研机构概况 4.4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发展现状 4.4.1 起步晚但发展较快 4.4.2 宏观环境相对较好 4.4.3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4.4.4 企业主体作用明显 4.5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发展存在的问题 4.5.1 区域分布极不均衡 4.5.2 资金问题亟待解决 4.5.3 信息不畅机制不全 4.5.4 主体目的及利益差异问题 4.5.5 主体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 4.5.6 促进科技发展的作用有限 4.5.7 服务机构参与不足 5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发展的运行机制 5.1 产学研与科技发展 5.1.1 企业与科技发展 5.1.2 高校与科技发展 5.1.3 科研机构与科技发展 5.2 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发展的机制分析 5.2.1 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发展的一般机理 5.2.2 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发展的关键环节 5.3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发展的机制构建 5.3.1 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5.3.2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的整体框架 5.3.3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运行机制的关键环节 6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发展的创新模式 6.1 产学研合作模式简述 6.1.1 产学研合作模式内涵 6.1.1 产学研合作模式分类 6.1.3 典型产学研模式简析 6.2 传统的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 6.2.1 国内产学研合作模式 6.2.2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 6.2.3 各国和地区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 6.3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发展模式分析 6.3.1 重庆市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 6.3.2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创新模式设计 7 重庆市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发展的政府角色及其行为规范 7.1 政府角色:产学研联盟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定位 7.1.1 政府参与产学研联盟的必要性 7.1.2 政府在产学研联盟中的角色定位 7.2 政府行为:产学研联盟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建设 7.2.1 经济制度 7.2.2 科技制度 7.2.3 激励制度与保障制度 8 案例分析 8.1 高校主导,政府扶持——重邮信科 8.1.1 企业简况 8.1.2 模式概要 8.1.3 模式评价 8.2 企业主导、高校参与——长安汽车集团 8.2.1 公司简况 8.2.2 模式概要 8.2.3 模式评价 8.3 企业主导、政府扶持——无锡尚德 8.3.1 企业简况 8.3.2 模式概要 8.3.3 模式评价 8.4 三种模式的简单对比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重庆市发展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建议 9.2.1 倡导企业为主体的政府参与模式 9.2.2 完善产学研联盟发展所需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9.2.3 完善产学研联盟的科技管理制度 9.2.4 建立产学研联盟发展的专门机构 9.2.5 政府提供相应信息服务和监管 9.2.6 多方融资加大投入共担风险 9.2.7 进行企业制度和产业的结构调整 9.2.8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产学研联盟与区域科技发展(以重庆为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立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45282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4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0 |
丛书名 | |
印张 | 8.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