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3版)》不是对于古代文体系统的概论,而是对于文体的个案研究。吴承学力图在学术界现有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中国古代一些文体包括文学文体和实用性文体的文体体制、渊源、流变及各种文体之间相互影响等问题作历史的描述和思考。除了研究文体的语言文字形式之外,以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全面研究古代文体的内部结构,文体的审美特征,以及文体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文体发展的规律,等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文体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的感受方式、审美心理以及文化心态。
| 图书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3版)/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3版)》不是对于古代文体系统的概论,而是对于文体的个案研究。吴承学力图在学术界现有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中国古代一些文体包括文学文体和实用性文体的文体体制、渊源、流变及各种文体之间相互影响等问题作历史的描述和思考。除了研究文体的语言文字形式之外,以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全面研究古代文体的内部结构,文体的审美特征,以及文体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文体发展的规律,等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文体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的感受方式、审美心理以及文化心态。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3版)》是对中国古代文体及文体形态的系列个案研究。作者吴承学从先秦至明清一些具有重要文体史意义而在文学史研究中未受到足够重视的文体与形态入手,对文体形态的语言形式、体制、渊源、流变及文体形态之间相互影响与融合等问题作历史的考察,在此基础上研究文体形态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的感受方式、审美心理以及文化心态和文学史意义。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3版)》为考察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之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 一 盟誓制度与盟誓文体之形成 二 盟誓的体制与形态 三 盟誓研究的文化意义 第二章 论谣谶与诗谶 一 谣谶形态与谶纬之学 二 诗妖、诗异:征兆、禁忌与政治炒作 三 诗谶:心态与命运 四 谣谶说与诗谶说对于创作心态与叙事文学的影响 第三章 策问与对策——对一种考试文体的文学与文化研究 一 从政务咨询到人才选拔 二 作为文章的策问 三 对策:君臣交际之始 四 对策的文体特征与局限 第四章 汉魏六朝挽歌考论 一 挽歌文体之源 二 嘉会与挽歌 三 从抒情到叙事 四 从悼人到自挽 第五章 诗可以群——从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形态考察其文学观念 一 唱和:交际与交流 二 公宴:“嘉会寄诗以亲” 三 探题赋韵:集体性规范 四 赋得:“诗徇乎物” 五 联句:集体性形态 六 文体形态:观念的载体与文化的意蕴 第六章 六朝的忏悔文与杂体诗 一 忏悔文:从自省到忏悔 二 杂体诗:汉语“诗性”的形式实验 第七章 论古诗制题制序史 一 魏晋:从无题诗到有题诗 二 唐宋诗题:从规范到多样 三 诗序:诗题的补充 四 诗题与诗序:古诗演变之迹 第八章 论题壁诗 一 题壁诗源流 二 相关的创作与传播形式 三 传播与传世 四 题诗与文人之生活和创作 五 题诗与大众之接受和传播 第九章 唐代判文文体及源流研究 一 判与唐代的选士制度和文化风气 二 唐判的体制 三 判体之流变及对叙事文学文体之影响 第十章 集句论 一 集句诗之源流 二 其他集句文体简述 三 集句:独特的体制与风味 第十一章 论宋代櫽括词 一 宋代櫽括词之兴 二 櫽括与帖括 三 櫽括:非原创性的另类创造 第十二章 评点之兴——论文学评点的起源和南宋的诗文评点 一 评点的学术渊源 二 南宋诗文评点举要 三 刘辰翁:第一位评点之集大成者 四 圈点的符号意义与评点的文化意味 第十三章 明代八股文 一 从八股文起源诸说看其文体特点 二 八股文之形成及基本结构 三 八股文形态举例 四 关于代人立言 五 关于守经遵注 六 关于八股文的语体 七 八股文及其理论与文学创作 八 八股文对明人心态之影响 九 关于对八股文的评价 第十四章 论“序题”——对中国古代一种文体批评形式的定名与考察 一 关于“序题”的定名 二 文体序题的产生与兴盛 三 序题作为批评文体的特点 第十五章 晚明小品 一 从六朝小品到晚明小品 二 在载道与法度的古文之外 三 意境的营造 四 本草药方妙成文 五 意象体小品 六 世俗的雅化 第十六章 论晚明清言 一 清言之盛 二 浊世清梦与“务讲禅宗” 三 生活艺术化与“矫言幽尚” 四 幻灭感和末世味 五 清言的文体与语体 第十七章 文字游戏与汉字诗学——《诗牌谱》研究 一 《诗牌谱》及编者 二 《诗牌谱》的内容与规则 三 汉字特性与诗学 四 从《诗牌谱》到集字诗 附录 唐诗中的留别与赠别 引用书目 后记 第三版题辞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第3版)/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吴承学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3267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2 |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88 | 
| CIP核字 | 2013228199 | 
| 中图分类号 | H1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