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玩的就是心跳
内容
编辑推荐

“调侃”,成为王朔语言是最大特色。而调侃本身则是一种不硬也不软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与其说王朔是把它当成了工具,还不如说王朔把它当成了武器。《玩的就是心跳》是王朔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作者经历过的。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关于这本书,作者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

内容推荐

《玩的就是心跳》内容简介:王朔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孤独的,是他在最正确的方向上坚持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直面人生的精神。大多数的人被他表面上的游戏味、痞子腔所蒙蔽,没有看到他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启蒙主义者,对他《玩的就是心跳》里流露出来的深切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小人物的悲悯情怀、对爱情的渴望、对个体的人的存在价值渴求视而不见。

试读章节

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里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电报是从南方一个城市打来的,内容是“我友某某偕某某乘某日某次列车到京新婚旅行望接望热情款待如款待我本人”,落款“明松”。

我撂下电话就冲拿着一手“拒人”牌美滋滋地边喝茶边劝要“推”牌的庄家“打下去”的吴胖子抱怨:“准又是你干的好事,你在外地诱完妞儿,全留我的地址,你踏实了人家有事全扑我来了——我受得了么?”

“别赖我,啊,”吴胖子问清了电报落款说,“我哪认识过什么叫‘明松’的人。你自己一出门就瞎套瓷,逮谁给谁留地址,是人不是人就跟人家拍胸脯:以后北京有事尽管找我。得,人家真找来了——你又傻了。”

我问在座的几位谁还记得“明松”是谁,大家都说不知道。

“哪有好人叫这种名字。”刘会元一边搓着牌一边说,“明松不认得,‘明灯儿’倒认识几个。”

大家乐:“爱谁谁吧,甭搭理他完了。”

“那哪成?”我说,“还不知道新娘子长什么模样哪能就完了?”

“黑心!”大家说,“——狠!”

我乐着去找列车时刻表,查出那次列车到站时间——还有一小时就到了,我忙去穿鞋换衣服。

“要是有人或电话找我就说大帅府临时有个会我去了,有事到那儿找我。”

“皮裤衩穿了么?别到那儿警卫不让进。”

“要是男的我们给丫打出去,要是女的我们可就当场没收。”

我在鞋盒子盖上写了几个粗字,全是方言。举着它迎着人流站在车站出站口。出站的和接人的路过我身边都看我,就像看傻子。实际上,我也的确傻,顶着凛冽的寒风在车站广场站了两个小时也没人前来相认。车站的秩序比我想象的还要混乱些,很多列车晚点,那些早晨就该到站的列车这时正陆续到站,和中午正点到达的列车混在一起。各车次的旅客潮水般地同时出站,根本没法根据车站预告判断哪些人是你要接的那次车,只好一拨拨地问。我把鞋盒盖举到每一对看上去比较体面的青年男女面前,并用热切、期待的目光看着他们,最后我甚至不再挑剔他们的长相,就是女的丑些也凑上去,可仍然一无所获。我已经精疲力竭了,这时遇到一个朋友,他来接女友。他指点我去看一下车站悬挂的到站列车时刻表,我才发现我在家看的那本列车时刻表是过期的,按新的时刻表,我接的那班车还有两个小时才到站。

两个小时比较讨厌,如果回家的话到家喘口气儿就得往回折,如果站在广场干等又实在漫长不堪忍受。我出来穿得很厚,这时已被寒风吹透,脚指头都麻了。我得找个暖和的地方吃点东西。彼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车站附近所有的饭馆都挤满了人,嘈杂喧嚣抢饭似的。桌上堆着一摞摞油腻肮脏的剩碗盘,汤菜汁漫席横流,那股味一掀棉帘子能顶人一跟头。于是我坐了一站车,到崇文门一带的繁华街面找馆子。这儿的馆子这时候人也很多,但秩序井然,餐具和食物也还大致干净,价格稍贵但看上去起码不恶心不熏脑浆子。我在一家店堂明亮温暖的快餐店吃了盘所谓的意大利面条,喝了碗所谓的美国汤,然后买了罐真正的中国啤酒坐在靠窗的座位泡时间。邻座一伙也在喝酒泡时间的男女中的一个男的冲我点头,我也冲他点头,他拉开一张空椅请我过去,我端着自己的酒笑着走过去坐在他们一桌冲所有人点头。

“你最近干吗呢?”那男的笑着问我。

“没干吗,没事。”我也笑着问他,“你干吗呢?”

“也没事。”那男的说,“好久没见,听说你最近一直在南边。”  “哦。”我含糊其辞地应着,盯着同桌一个颇有姿色的姑娘看,她正跟旁边一个大胡子男人调笑。

“听说你发了,大把的钱。”

“没有没有。”我看第二个姑娘,觉得她长相一般。

“发了就发了嘛,别不好意思。”

“哪儿的话,发了我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倒想发,发了我还在这儿坐着?”第三个姑娘像个冻柿子霜里透红。

“你这人没劲,跟哥们儿不说实话。”P1-3

序言

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关于文学,我越来越确定这是个人的事。这个世界很单纯,人和人之间需要的其实不多,相互了解只能横生误会。公众是个陷阱,为别人活着即便出自真诚也在技术上做不到。没有比想在别人记忆中不朽更自欺的。几千年算永恒吗?写作是一条狗,你不变心它就陪着你,也是一面镜,照着你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不是为了几个钱,我是不在乎这几本书印不印的。这些文字当年我写完就没再看过,现在看,像另一个人写的,一个狡猾乐观的小子。我在盲目中写这些小说,用意是引起别人的兴趣,小说文体本来就不老实,动机再是取巧,可见会有多少矫情、吹嘘和虚饰在里面。青年作家总是可疑的,也无非是揭疤、自渎,摆明反抗一切,高调入世,看似特立独行,骨子里却难逃代代相传的文人梦谈。社会很容易被质疑,人群总是显得麻木且腐败,理想就那么清白吗?关于人之为人,我们知道多少?我承认,我的世界观都是因袭来的,在我甚至没有意识到时就已经被植入,到需要和别人对峙时才发现我们来自同源头。东西方关于人的理想生活又有多大差异呢?也无非是策略之争,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当然策略导致结果。问题不在于认同人类共有的自我肯定,问题在于这一切是确凿的吗?我们相信的和我们本来的是一回事吗?世世代代高唱的人类赞歌指的是我们吗?如果是,为什么我总是感到羞愧和一次次堕落而不是心安理得和渐次归位?为什么会有小说这样合法的精妙的被推崇的虚构,还有那么多人从中获得安慰。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人遗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无邪的头脑。

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玩的就是心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5631902
开本 32开
页数 235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174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3
出版地 天津
210
144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9: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