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橡皮人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朔所著的《橡皮人》体现了作者鲜明的小说风格,以自己部队“大杂院”的成长经历为素材,对白通俗化又充满活力,叙述语言则戏谑、反讽为主,对权威话语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都有嘲讽。本书是《永失我爱》、《橡皮人》、《我是“狼”》、《给我顶住》、《无人喝彩》和《刘慧芳》的合集。

内容推荐

《橡皮人》是现代著名作家王朔的文集,内含《永失我爱》、《橡皮人》、《我是“狼”》、《给我顶住》、《无人喝彩》和《刘慧芳》六篇文章。也就是说,本书只取其中作者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作了书名。 用作者自己自谦的说法来说,本书所写的内容都是自己那个蒙昧时代的见证。那么,那个时代,作者真的蒙昧吗?那就靠读者你自己来体悟了。

目录

永失我爱

橡皮人

我是“狼”

给我顶住

无人喝彩

刘慧芳

试读章节

永失我爱

那天,报纸电视台都预报是风力二三级的晴天,但当我们聚集到建筑工地的空场上时,天瞬时阴了下来,并伴有不间断的狂风,工地上的水泥浮灰被吹得漫天飞扬,砂石打在一字排开的载重卡车车帮上铿然作响。

我迷了眼睛,进了一嘴砂子灰了脸。空场旁插着的彩旗也在刹那间黯淡了。

似乎有无数的炸弹纷纷落在偌大的工地上……

接着,成吨的雨水倾泻而下,灰飞烟灭,未建成的庞大房架、恐龙般的吊车轮廓依稀呈现,笼罩在一片水雾弥漫之中。

人们抱头鼠窜,石静横穿混乱的人群向我们跑来,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上颊边,雨水流进她大张的嘴,白色的牙齿一晃一晃,喧嚣的雨声使我一点也听不清她在喊什么。我们分头爬上了各自的卡车。驾驶楼内十分闷热,并混杂着柴油味,不断流淌的水波使四处景、物、人变得朦朦胧胧。我开动前挡风窗的雨刷,水被一层层刮去,前景忽而清晰忽而模糊,两旁的卡车都隆隆发动起来。石静在车下变成一团只具轮廓的人形,周围人影纷乱。我摇下边窗,只见她已掉头一步步往回走,脑后的湿淋淋的头发散乱得像一团胡乱缠的黑毛线。

工会的小刘头戴橘黄色的塑料安全帽,像名在敌前火力封锁下敏捷穿行的侦察兵一样,弯腰冲刺出现在车前,一手拿着只哨子含在嘴里,鼓足腮帮子吹了一下,一手擎着小红旗猛地往下一挥,撒腿就跑。

旁边的两辆车猛地冲出,待我反应过来也慢了半拍,那未出现的哨音已淹没在哗哗雨声中。董延平的车已跑到了我前面并挡住了我的视线,铲状的车尾在我面前跳抖着,冒出股股黑烟。

发动机的吼声盖过了雨声,方向盘像通了电似的震得人手发麻,车身大幅度颠簸着,我像骑在马上。左右是一辆辆同样疾驶着的卡车和车与车间隙内一片片闪过的工友们的橘黄色头盔。我数次接近那同样橘黄色的车尾,又眼睁睁地看着它拉开距离——董延平有意遮住我的路线,我向右打把他也向右打把。董延平的车尾蓦然增大,向我扑来,我向左打把,眼前蓦地又出现小齐的车尾,近在咫尺,我只得紧踩刹车。他二人的车瞬时远去,与此同时,老吴的车从我眼前呼啸而去,一排沉重的泥点訇然作响,横拍在我的前挡风窗上。

待我重新发动车辆驶向终点时,董延平他们已稳稳地停在终点,大笑着从驾驶室里爬下来,站在那儿冲我吹口哨。

我风驰电掣般地冲他们驶去,开到跟前,一踩前闸,车身一下横了过来,高速旋转的后轮刨起泥浆糊了他们一头一脸。

“报复是不是?”

董延平和齐永生冲上来,拉开门把我揪出来。

我被他们扭着,笑着挣扎说:“报复你们,怎么着吧?”

“灌你丫的。”

接着,我就被他们按进了一个泥水坑。

我被他们拉起,啐着泥水说:“有什么呀,不就是泥水浴么!”

“还嘴硬?”董延平又按我头。

这时,头儿们和石静打着伞笑吟吟地走过来。小刘嚷着:“领奖领奖,前三名毛毯,其余的一人一个暖瓶。”

董延平对石静说:“这要在过去,说老实话,就得把你奖给我。”

“奖你一大嘴巴。”石静笑着说,“没你那样的,骑着人开,按少数民族脾气早给你下油锅了。”

“透着是一家子。”董延平笑着乜我一眼,又对石静说,“我怎么就不如他了?人家皇上的闺女还知道搞点选拔赛什么的,你也给我一次机会。”

“就是,”小齐插话说,“挺好一摊牛屎你插回试试。”  “抽你啦?”董延平恫吓小齐。

“你没戏。”我诚恳地对董延平说,“别没事就下蛆,哥哥这儿所有的缝儿都抹死了,混凝土浇铸。用样板戏的话说就是—风吹雨打全不怕!是不是石静?”

“没错,”石静笑着说,“全都玩去。”

“真粗野。”董延平摇头叹道,“没劲,真让我伤心。看来这老百姓家的丫头是不行。”

“对这种人咱们一般怎么处理来着?”我指着董延平问小齐。

“看瓜呀。”小齐一声喊,一帮人蜂拥而上,把董延平七手八脚按在地上。

“蹭上蹭上!”董延平躺在地上大叫,“我昨儿穿的裤子还没换呢。”

“左眼跳是财还是灾来着?”

“灾。”

“是财跑不了,是灾躲不过。”我开了自行车锁,推着往外走,外面雨下如注。P1-3

序言

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以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年轻的时候认为有很多重要的在前面,只要不停地奔走就能看到,走过来了发现重要的都在身后发生了,已经过去了,再往前又是一片空白。对过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也没有任何偶然,都是必须经过的,我不信一个人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选择。

关于文学,我越来越确定这是个人的事。这个世界很单纯,人和人之间需要的其实不多,相互了解只能横生误会。公众是个陷阱,为别人活着即便出自真诚也在技术上做不到。没有比想在别人记忆中不朽更自欺的。几千年算永恒吗?写作是一条狗,你不变心它就陪着你,也是一面镜,照着你自己,和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不是为了几个钱,我是不在乎这几本书印不印的。这些文字当年我写完就没再看过,现在看,像另一个人写的,一个狡猾乐观的小子。我在盲目中写这些小说,用意是引起别人的兴趣,小说文体本来就不老实,动机再是取巧,可见会有多少矫情、吹嘘和虚饰在里面。青年作家总是可疑的,也无非是揭疤、自渎,摆明反抗一切,高调入世,看似特立独行,骨子里却难逃代代相传的文人梦谈。社会很容易被质疑,人群总是显得麻木且腐败,理想就那么清白吗?关于人之为人,我们知道多少?我承认,我的世界观都是因袭来的,在我甚至没有意识到时就已经被植入,到需要和别人对峙时才发现我们来自同源头。东西方关于人的理想生活又有多大差异呢?也无非是策略之争,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当然策略导致结果。问题不在于认同人类共有的自我肯定,问题在于这一切是确凿的吗?我们相信的和我们本来的是一回事吗?世世代代高唱的人类赞歌指的是我们吗?如果是,为什么我总是感到羞愧和一次次堕落而不是心安理得和渐次归位?为什么会有小说这样合法的精妙的被推崇的虚构,还有那么多人从中获得安慰。

文化太可怕了,像食物一样,不吃,死,吃了,便被它塑造了。我怀疑其核心已编人遗传而不必再通过教育获得了。我觉得自己像在大海里游泳,无边浪涛挥之不尽,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彼岸,有从树上刚下来的原始人那样一个澄明无邪的头脑。

关于这些书,我个人认为是一个蒙昧时代的见证。活下去,活在自我虚构和自我陶醉中,这大概是一个写作者的宿命,明白也没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橡皮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5569502
开本 32开
页数 441
版次 3
装订 平装
字数 378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3
出版地 天津
211
144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