辻听花编著的《菊谱释新调》内容介绍:听花(1868—1931),原名辻武雄,号剑堂。日本熊本县人。剑堂源于其本名,主要用于诗文署名,“听花”则是把“听戏”的“听”和“花旦”、“花界”的“花”结合起来的笔名,主要用于剧评署名。由于其剧评在当时备受关注,风行一时,他也就以“听花”知名于世。而他的代表作,当属研究专著《中国剧》。
图书 | 菊谱翻新调(百年前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戏曲) |
内容 | 编辑推荐 辻听花编著的《菊谱释新调》内容介绍:听花(1868—1931),原名辻武雄,号剑堂。日本熊本县人。剑堂源于其本名,主要用于诗文署名,“听花”则是把“听戏”的“听”和“花旦”、“花界”的“花”结合起来的笔名,主要用于剧评署名。由于其剧评在当时备受关注,风行一时,他也就以“听花”知名于世。而他的代表作,当属研究专著《中国剧》。 目录 绪论 第一 剧史 一 太古(自太古起至春秋战国止) 二 上世(自秦代起至六朝止) 三 中世(自隋代起至辽金止) 四 近世(自元代起至清朝道光止) 五 今代(自成丰起至民国止) 第二 戏剧 一 戏剧之特色 二 戏剧之种类 三 戏剧与歌曲 四 戏剧与音乐 五 脚色 六 装束 七 化妆脸谱 八 发与髯 九 各脚之风采 十 做派与说白 十一 体艺名目 十二 戏剧之派别 十三 脚本 十四 居帽 第三 优伶 一 优伶 二 优伶之出身 三 科班之组织 四 优伶之命名 五 优伶之阶级 六 童伶 七 优伶之报酬 八 优伶杂俎 第四 剧场 一 剧场 二 剧场之外观 三 前台 四 后台 五 座位 六 附属房屋 七 新式剧场 八 剧场概评 九 布景与戏具(附衣裳、冠帽等目录) 十 剧场之组织 十一 戏剧与警察 第五 营业 一 营业主 二 剧场与优伶 三 戏剧与时节 四 演剧之时间 五 每日出数 六 优伶之登台 七 优伶之分配 八 剧目之排列 九 流行之演剧 十 剧目之广告 十一 戏单 十二 座客 十三 场面 十四 戏价 十五 园役之讨厌 十六 祭辰与休息 十七 催戏与拿手 第六 开演 一 开锣 二 前台之实况 三 后台之实况 四 场内之实况 五 剧评与报章 六 报章与剧评家 第七 词谱 附录一 一 戏目类别一览表 二 近世名伶一览表 三 已故名伶拿手戏目 四 现今名伶及票友拿手戏目 五 南北都会剧场表 附录二 一 题词 二 序言 三 跋 附录三 一 有关辻听花先生的回忆(节选) 二 与过听花先生看戏(节选) 三 报人辻听花和他的《中国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菊谱翻新调(百年前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戏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辻听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1577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6 |
CIP核字 | 2011227112 |
中图分类号 | J82 |
丛书名 | |
印张 | 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10 |
宽 | 13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