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健人译文自选集/当代著名翻译家精品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代著名翻译家黄健人潜心英美文学研究与翻译工作几十年,发表译作十余部,逾300万字。此次《黄健人译文自选集》是当代著名翻译家精品丛书之一,《黄健人译文自选集》收入译文集的作品皆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名家名作,译文精湛,编选得当,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以及研究、示范意义。

内容推荐

中南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黄健人,名著《洛丽塔》中译第一人。教学之余,译作逾300万字。

《黄健人译文自选集》是当代著名翻译家精品丛书之一,《黄健人译文自选集》收入名著《简·爱》、《苔丝》、《飘》三部长篇小说的精彩章节,以及行文干净利落的《艾玛》、内容轻松有趣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节选,还有数篇霍桑深挖人类心灵的短篇小说与备受读者钟爱的散文游记。

目录

一、长篇小说(节选)

 《简·爱》(23 章、34 章)

 《苔丝》(10—11、23—24、43—44 章)

 《飘》(1、24—26 章)

二、中篇小说(节选)

 《艾玛》(5—7 章)

 《爱丽丝漫游奇境》(1—5 章)

三、短篇小说

 牧师的黑面纱

 威克菲尔德

 裹寿衣的老小姐

 拉帕其尼的女儿

四、散文

 奥卡万戈:南非沙漠绿洲

 非洲:魅力五十

 永远的流浪者——北极熊

附录

 黄健人作品目录

试读章节

施洗约翰节①前夕,阿黛勒在海村小路上采了半天野草莓,累坏了,太阳刚下山就上床睡觉。看着她入睡后,我走开到花园里去。

这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光——“白昼已耗尽它的烈火”,露水清凉地落到喘息的平原和烤焦的山顶上。夕阳朴素地坠落——未曾携走斑斓的云彩——铺开一片庄严的紫色。群峰之巅,有一处燃烧起红宝石与炉火般的光焰,开阔而高远,柔和又柔和,一直铺遍半边天。东方天际自成一趣,晴朗湛蓝,有它自己的谦谦宝石——一颗初升的孤星,它很快就能引月亮为荣啦,然而那月仍在地平线下。

在甬道上走了一会,忽然一种微妙熟悉的气味——雪茄味儿——从哪扇窗户悄悄飘了过来。图书室的窗打开了一手宽。知道有人能从那儿看到我,就走开到果园里去,整个庭院没比这个角落更隐蔽,更像伊甸园的了。树木茂密,鲜花盛开。这一侧,一堵高墙将它与院子隔开;那一侧,一条山毛榉林荫道屏风般遮住草坪。尽头一道矮墙,是与寂寞田野的唯一分界线。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矮墙,两边长着月桂树。路尽头是棵巨大的七叶树,树下围着一圈座位。在这里转悠不会给人看到。此时此刻,蜜露这般降落,寂静这般笼罩,暮色这般四合,真愿在这树荫下流连,直到永远。明月初上,月华洒向果园深处的开阔地。为之吸引,便穿过花丛果林,向它走去。却又停步,并非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而是再次闻到一种令人警觉的香味儿。

多花蔷薇、青蒿、茉莉、石竹、玫瑰,早已在奉献它们的晚香,这种新添的香味儿并非来自灌木或花丛,而是——我很熟悉——来自罗切斯特先生的雪茄。我四下张望,仔细倾听,只见枝头挂满即将成熟的果子,只听夜莺在半英里外的林子里婉转歌唱。未见到移动的身影,未听到走近的脚步,但那香味儿愈来愈浓,必须逃走。快步走向通往灌木丛的便门,可一眼看到罗切斯特先生进来了。赶紧一闪,躲进常春藤深处。他不会久待,会很快回去,只要坐着不动,他绝不会看到。

然而不——薄暮对他、对我,同样愉悦,古老的花园也同样迷人。他信步前行,时而拎起醋栗枝条,瞧瞧沉甸甸大如梅的果实,时而从墙头摘下一颗熟透的樱桃,时而弯腰凑近一簇花球,吸一吸它的芬芳,赏一赏花瓣上的露珠。一只大飞蛾嗡嗡地从我身边飞过,落在他脚边的花草上,他看见了,就俯身去仔细瞧瞧。

“好啦,他背对我,”我暗想,“又正忙着,也许只要轻手轻脚,就能溜过去不给他发现。”

于是往路边的草皮上走,免得踩响石子路,暴露自己。他正站在花坛中间,离我要过的地方一两码远。飞蛾显然吸引了他。“肯定能顺利溜过去。”我想。踏过他的身影,这影子被尚未中天的月亮拉得长长,投在园中地上。可他头也不回,轻轻地说:

“简,过来瞧瞧这家伙。”

我没弄出声响,他背上也没长眼睛——莫非他影子有感觉不成?先吃了一惊,再朝他走近。

“瞧它的翅膀,”他说,“让我想起一种西印度昆虫。这么大,这么鲜艳的夜游神,英格兰可少见哪。瞧,它飞了。”

大飞蛾飞了,我也不安地撤退,可罗切斯特先生跟了上来。走到便门口,他说:

“回头吧,这么可爱的夜晚,坐在屋里多可惜。这种日落方接日出的时刻,肯定没人想睡觉。”

我有个缺点,虽然有时答起话来伶牙俐齿,但编造借口却笨得要命,而且老在关键时刻,在需要摆脱讨厌的尴尬时,不能随口一句话或凑出站得住脚的遁词。不愿在这种时候单独与罗切斯特先生一起,在幽暗的果园中散步,可又无法托词离开他,只好慢腾腾地跟在他后头,一面绞尽脑汁琢磨脱身之计。然而,他看上去却平静而庄重,我有些为自己的慌乱羞愧了。要说心怀鬼胎——不论眼前还是将来——大概只有我,他浑然不觉,心静如水。

“简,”他唤我一声,我们再次踏上月桂夹道的小径,信步往矮墙与那棵七叶树走去,“桑菲尔德的夏天真美,是么?”

“是的,先生。”

“你肯定有些迷上这座宅子了——你对自然美很有眼力,而且容易产生依恋之情。”

“我的确迷上它了。”

“而且尽管我无法理解,但我发现你对那个小傻瓜阿黛勒,甚至那个头脑简单的老太婆费尔法克斯也相当尊重。”

“是的,先生。虽然方式不同,我对她俩都有感情。”

“而且与她们分手会很难过。”

“是的。”

“可惜呀!”他叹口气,顿了一下。“生活就是这样,”他马上接着说,“你刚到一个可爱的地方歇歇脚,又有声音呼唤你起身往前走,因为休息时间已经结束。”

序言

外语热恒久不衰,四级、六级、八级考考不休,各语种前赴后继。近年翻译专业又大热,一些学校本科增设翻译专业,研究生则“学术学位”之外又新添“专业学位”,据说旨在培养能动手的翻译硕士。反过来一想,那持“学术学位”者不能动手吗?不能动手,要来何用?真不知其所以然。总之,这壁厢好热闹,报考者人头攒动。其实,翻译乃“戴着镣铐跳舞”。这个舞难度系数这么大,想跳者还这么多,财源广进,真是上下欢喜。

本人大半生讲授英美文学,翻译实乃“客串”。如今退隐江湖却蒙漓江出版社郑纳新社长、老总编刘硕良先生高看,赐予编选译文自选集机会,就趁机还一老账,答些问题,放些厥词,好歹给自己的文学翻译生涯做个小结。一不留神说错话,还可小举“客串”做盾牌,好歹抵挡一阵。

与文学翻译结缘是在研究生毕业那年。

那时年轻,不惜力。八十年代中拿到研究生毕业证打道回府便同时开做三件事:上课、写学位论文、翻译小说。好在高校不坐班,下课回家改作业、备课、打理家务、查孩子作业,接着就伏案奋笔疾书,蜡烛两头烧,天昏地暗。两年后赴北师大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同时向导师奉上首部译作——《洛丽塔》。这一年,学位顺风顺水,还斩获平生头笔稿费,端的蓝天白云,阳光灿烂。

尝到甜头,从此欲罢不能。接下来二十好几年教学之余,笔耕不辍,译作连发,逾数百万字,直到教学任务过重,身体绷不住,方愁锁雕鞍,弃笔罢战——那年头电脑尚未普及到家,捉自来水笔爬格子,稿纸每页三百格。长篇动不动三十万字,至少1000页稿纸。平日不计,寒暑假动辄凌晨三点起来爬格子,写啊,写啊,写到笔秃,写到夜半手抽筋——罹患“writer’s cramp”。一部稿终结,恨不能即刻把秃笔扔出面外。

翻译,原来会这么乐,还会这么痛。不经历,怎能悟?

人的最佳“出活”(害怕“创作”这个词)状态通常在35—45岁,精力旺盛,岁月历练与生活积淀喷薄而出,滚滚向前。最顺最快时一天或译5000字,最慢时一天只得数十字——逢难词、难句、难段拦路,竟至茶饭不思,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不觉厨房一锅红烧肉烧成黑炭,一壶水壶底烧穿。最后,一稿到三稿所有时间算入,每日伏案,竟只成千字。

如此投入为哪般?为利乎?记得最初稿酬千字只获税前20元。即使按眼下版署执行N年的稿酬标准,也不过千字50—80元。文学翻译作为业余爱好,赚几文碎银给孩子买糖,给自己买书还凑合,靠它挣钱买房买车差不多白日梦。为名乎?君不见如今高校各专业评职称计成果,译作早已淘汰出局,没博士学历、没国家课题、没几篇SSCI、CSSCI论文万万不行。倘若只持小学文凭的大翻译家金克木先生,持中学文凭的国学大师启功先生,还有那留学东洋数载,因鬼子侮华侵华,愤而携妻小回国,未及大学毕业,38岁做教授,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楞整不倒,坚持百岁才肯撒手尘寰的我爹,若现时申报职称,恐怕头一关资格审查就过不去,用不着难为各级尊敬的领导与评委了。评审体制越来越糊涂,真为够水准而因游戏规则不得晋升的人们不平。所以,奉劝心浮气躁,想靠文学翻译求得名利者不如算了。转去做翻译研究,发论文抢课题,或可功成名就。文学翻译这营生只适合荒江野老、怀一颗素心之宅男宅女,埋头书案,孜孜砣砣,皓首穷经。

数年前,沪上有位素昧平生的翻译博士生来函,态度诚恳,字迹娟秀,满满三页,问我持何种翻译观进而文学翻译观?作为译者如何要求自己?动笔翻译之前是否考虑过采用何种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对“信达雅”、“信达切”、“泰特勒三原则”、化境、神似、形似、直译、意译、归化、异化、动态对等、静态对等、功能对等,诸如此类,如何理解?如何认识?面对如此吓人之系列学术问题,其时一来教学任务繁重,二来才疏学浅,穷于应对,只好不予答复,大札敬塞抽屉。如今时间终属自己,静心一想,的确有些话说,那就一并迟复为歉?

老实交代,动笔翻译之前,本人几乎从未考虑过采用何种翻译标准与翻译策略的严重问题。原因大小各一。

先说大的——翻译非套用公式解数学题,百发百中。生将五花八门、堂奥不见底的中西翻译理论与分属不同语系的英汉文字转换游戏拉在一起,只能是钱钟书先生戏言之“拉郎配”。放眼望去,高校每年大批量生产翻译硕士博士,为数绝不少的学位论文就是生拉硬拽这个学、那个学的理论虎皮(最近听说翻译研究都与“生……

书评(媒体评论)

好的译作不仅要精彩再现原著的思想、感情、文采,而且要符合译本的市场定位。在这方面黄健人的译本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黄健人的译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使用口语形式,文字浅显易懂,适合一般读者的阅读层次;第二,句子短小,节奏明快,简洁流畅;第三,用词准确;第四,巧用修辞手段使译文增色。

总之,正如一封读者来信所说,黄健人的译本“生动传神,臻至化境”。

——湖南文艺出版社编审管筱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健人译文自选集/当代著名翻译家精品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健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66948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2013214393
中图分类号 I11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5: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