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苏格拉底之后政治哲学的要素
2、现代政治哲学
导论 同样是一次申辩:马克斯?韦伯的划时代演讲《科学作为职业》
1、科学与大学
2、科学的意义
3、智慧之人与科学
主要部分 政治哲学的诞生
1、《苏格拉底的申辩》
2、《克力同》
结论 当今政治哲学:跋
1、自我认识
2、政治哲学
3、法庭或者政治公共性
4、政治哲学的任务
5、生活的技术及其话语
文献
译后记
图书 | 苏格拉底或政治哲学的诞生 |
内容 | 目录 前言 1、苏格拉底之后政治哲学的要素 2、现代政治哲学 导论 同样是一次申辩:马克斯?韦伯的划时代演讲《科学作为职业》 1、科学与大学 2、科学的意义 3、智慧之人与科学 主要部分 政治哲学的诞生 1、《苏格拉底的申辩》 2、《克力同》 结论 当今政治哲学:跋 1、自我认识 2、政治哲学 3、法庭或者政治公共性 4、政治哲学的任务 5、生活的技术及其话语 文献 译后记 内容推荐 《苏格拉底或政治哲学的诞生》是施特劳斯派学者对苏格拉底进行的独特解读,作者彼得·特拉夫尼旨在通过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克力同》和《苏格拉底的申辩》的文本解读来理解苏格拉底的基本立场。作者认为,在苏格拉底那里,哲学必然从根本上涉及政治,也就是涉及一个共同体的生活规范。苏格拉底的哲学因而表现为一种政治哲学,而政治哲学总是在某一个共同体中追问什么是真正的善与正义。 此外,作者同时指出,在专业化分工日甚的现代大学,科学渐渐不再关注何谓好何谓善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苏格拉底对智术师们以生活利益为导向的科学活动与以善的生活为导向的政治哲学的区分,对现代大学重拾其精神尊严极为必要。 可以说,《苏格拉底或政治哲学的诞生》属于从现代哲学语境出发,在施特劳斯思想影响下的古典哲学的又一种形式的研究成果,作者不仅讨论了苏格拉底的思想,也注意到了现代大学不同于以往的精神变化,既打开了历史的空间,又有现实的关怀,全书论述清晰明确,无疑为一本绝佳的政治哲学基础读物。 编辑推荐 《苏格拉底或政治哲学的诞生》一书中,作者彼得·特拉夫尼融会海德格尔敞开性现象学与古典政治哲学传统以应对现代性处境中哲学生活方式的政治辩护问题。本书对苏格拉底进行的研究旨在通过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克力同》及《苏格拉底的申辩》的文本解读来理解苏格拉底的基本立场,是属于从现代哲学语境出发,在施特劳斯思想的影响下的古典哲学的又一种形式的研究成果。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苏格拉底或政治哲学的诞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德)彼得·特拉夫尼 |
译者 | 张振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1490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3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 |
CIP核字 | 2013293641 |
中图分类号 | D0-02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9-2008-775号 |
版权提供者 | Verlag Konigshausen & Neumann GmbH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