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月寝兴--中华起居文化撷萃/中华文化撷萃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清柱础。清代称柱础为“柱顶石”,“顶”字大约是“碇”字的讹音。明清以后,北京主要官式建筑,都用古镜柱顶石。根据《营造算例》第七章所记载清式柱础的尺寸是“柱顶见方按柱径加倍,厚同柱径。古镜按柱顶厚十分之二”。清式柱础古镜四面的曲线像抛物线形,以古镜上面作顶点,徐杀至柱顶石的边缘。为什么柱础由覆盆式渐渐变为古镜式呢?大约是覆盆的外缘线条是凸线,施工较难,而古镜的线条是向内颔,施工时较为简易的缘故。

在清代还流行宝装莲瓣式柱础,而且做法已臻程式化,形成了所谓的清式“八大满”。在清代,四川和苏南地区还流行鼓形柱础。到了近现代,柱础仍有发展,类别有六角形、八角形、圆柱形、鼓形、花瓣形、四角亭形、四方盘形、蒜头形、四方双螭形等多种。圆形柱础将腹部分成四个画面,六角形柱础有六个面,八角形柱础则有八个面,每一个画面都雕刻成各种图形,大致有富贵的牡丹、清雅的竹梅、吉祥的石榴等花卉,或是喜鹊、麒麟、马等吉利禽兽,还有人物、书卷等。

除了以上所述历代各式几何形柱础外,在汉代还看到一种动物形柱础,如在徐州青山泉白集东汉画像墓所见的绵羊形柱础和在河南淮阳汉墓中出土的一件石天禄承盘。徐州绵羊形柱础羊作蹲伏状,卷角、垂须、紧嘴微露齿,形态生动。河南天禄承盘是将一天禄立于圆形底座之上,昂首、四肢微屈、头顶生角、尖圆耳、圆眼、狮鼻、张口露齿、颏下垂长须、肩生双翼、长尾卷曲。天禄背上立一圆柱,柱顶出斗拱,呈圆形盘。

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柱础不但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而且已成了融石刻、造型、信仰等多种文化内涵于一体的艺术奇葩。

斗拱,也写作斗棋。在汉代,斗拱分称,斗还称“栌”、“柿”,(音而)、“粢”(音节)、“节”等,拱又称“檎”(音薄)、“栅”(音研)、“核”(音疾)、“栾”,等。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构件,用于殿堂建筑。斗拱在屋顶的出檐下面,位于柱与梁之间。由方形的木块“斗”、弓形的短木“拱”和斜置的长方枋“昂”组成。斗拱的作用是支撑巨大的屋顶出檐。以减少室内大梁的跨度,分散梁柱对大屋顶的负荷。斗拱还是等级制度的象征,斗拱的大小与出挑的层数有关,层数越多,等级越高。

汉代斗拱多见于石祠、石阙及墓中,或见于画像砖石、壁画与明器。从汉代斗拱所处的位置来看,当时已经有了柱头斗拱、补间斗拱和转角斗拱。它们的形式和变化很多,有的有拱无斗,有的有斗无拱,有的拱、斗、升俱全,以一斗二升或一斗三升为多见。角部除正出九十度或斜出四十五度挑梁(或华拱)上加斗拱外,还有使用交手拱、斜撑或角神的。拱的单体有全拱和半拱之分,在使用中也初具了华拱、泥道拱、瓜子拱、令拱和实拍拱的功能。拱的外形有矩形拱、折线拱、曲线拱、人字拱、交手拱、曲尺拱、龙首翼身拱等。斗和升既有较简单的矩形与梯形式样,也有斗身和斗欹都较完备的(又可分为平盘式和槽口式)。此外,斗拱还有单拱与重拱的区别。汉代斗拱在百花齐放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在结构功能和造型艺术上更加完善并趋于统一,由此奠定了我国古代建筑斗拱的基本形式,为后代斗拱的完全成熟开辟了道路。

从南北朝到隋唐,斗拱在类型与数量上虽不及两汉丰富,但甘肃敦煌二百五十一窟及二百五十四窟中的北魏单抄插拱,却是我国现知最早的木拱实例。现存最早的完整木构架建筑及斗拱始见于唐代。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斗拱,在结构功能、构造形式和造型比例方面,都已臻于完善,可认为是我国古代木建筑斗拱成熟的代表,后代的斗拱基本上都遵循这一形制。P54-55

目录

起居概述篇

古居装饰篇

 构架

 屋顶

 脊饰

 瓦当

 马背

 悬鱼

 墙饰

 藻井

 门

 铺首

 石鼓

 窗

 内檐

 廊

 柱

 斗拱

 照壁

 须弥座

起居物类篇

 概述

 席

 床

 桌

 椅

 凳

 屏风

 枕

 铜镜

 扇子

 蜡烛

 灯

起居书艺篇

 盆景

 书画条幅

起居神话篇

 门神

 灶神

 土地神

 财神

 玉皇大帝和三官大帝

 关圣帝君

 文昌帝君

 福禄寿三星

 风雨雷电

起居吉祥篇

 吉祥图

起居风水篇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内容推荐

杨玉峰编写的《日月寝兴--中华起居文化撷萃》是“中华传统文化书系”的一种,将中国起居文化中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两大部分作为独特的文化形态,从古居装饰、起居物类、起居书艺、起居神话、起居吉祥、起居风水等方面,用文图并茂的形式展示给现代读者,形式新颖,《日月寝兴--中华起居文化撷萃》内容丰富,便于现代读者在短时间里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独特的内涵,是一本介绍传统历史文化的知识通俗性读物。

编辑推荐

中华起居文化,在其物质内容中,首推居室起居用具;在其精神内容中。沿着物质形式延伸,便涉及到了信仰领域,这是一种观念意识,也是一种具体文化形式。人类在完成了初步的“食、住、衣、行”创造之后,便开始由谋求生存转入创造生活,因此起居文化兼容了生存文化和生活文化两个方面。也可以说,一部中华起居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求生存与谋生活的历史。

杨玉峰编写的《日月寝兴--中华起居文化撷萃》是“中华传统文化书系”的一种,将中国起居文化中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两大部分作为独特的文化形态,从古居装饰、起居物类、起居书艺、起居神话、起居吉祥、起居风水等方面,用文图并茂的形式展示给现代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月寝兴--中华起居文化撷萃/中华文化撷萃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玉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7890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2013291497
中图分类号 TU241.5-05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1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