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大字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大字版)》是苏格拉底服刑那天,在雅典监狱里和一伙朋友的谈话;谈的是生与死的同题,主要谈灵魂,全部对话都是参加谈话的斐多向伊奇讲述的。在《斐多(柏拉图对话录大字版)》中,苏格拉底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祇”,指引他正直的途径。

内容推荐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大字版)》作者柏拉图的这篇绝妙好辞,译前已读过多遍,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斐多(柏拉图对话录大字版)》给译者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译者感到女儿和锺书并没有走远。

目录

杨绛先生译柏拉图《斐多》序言

译者前言

斐多

译后记

试读章节

苏格拉底说:“齐贝,你就把真实情况告诉他。我作这几首诗,并不想和他或他的诗媲美,因为我知道这是不容易的。我只是想试验一下我做的有些梦是什么意思。我屡次在梦里听到一个督促我的声音,叫我作作诗,和文艺女神结交。我生怕疏忽了自己的责任,想知道个究竟。我且说说我的梦吧。我过去常做同一个梦。梦是各式各样的,可是说的总是同一句话。它说:‘苏格拉底啊,创作音乐!培育音乐!’我以前呢,以为这是督促我、鼓励我钻研哲学。我生平追随的就是哲学,而哲学是最高尚、最优美的音乐。梦督促我的事,正是我一直在做的事,就好比看赛跑的人叫参赛的人加劲儿!加劲儿!可是现在呢,我已经判了罪,因为节日而缓刑,正好有一段闲余的时间。我想,人家通常把诗称为音乐,说不定梦里一次次叫我创作音乐就指作诗,那么我不该违抗,应该听命。我是就要走的人了,该听从梦的吩咐,作几首诗尽尽责任,求个心安。所以我就作了一首赞美诗,歌颂这个节期的神①。然后我想,一个诗人,如果是真的诗人或创造者①他不仅把文字造成诗句,还该创造故事。我不会创造故事,就把现成熟悉的伊索寓言改成诗。齐贝,你把这话告诉艾凡吧,说我和他告别了;并且劝告他,假如他是个聪明人,尽快跟我走吧。看来我今天得走了,因为这是雅典人的命令。”

西米说:“什么话呀!苏格拉底,给艾凡捎这种话!我和他很熟,据我对他的认识,我敢说,他除非万不得已,决不会听你的劝告。”

苏格拉底说:“为什么呢?艾凡不是哲学家吗?”

西米说:“我想他是的。”  “那么,艾凡会听从我的劝告。任何人如果对哲学真有爱好,都会听取我的劝告。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不该自杀。据说,这是不容许的。”苏格拉底一面说话,一面把两脚垂放下地。他从这时起,直到我们谈话结束,始终这么坐着。

齐贝就问他说:“苏格拉底,你既然说哲学家愿意追随去世的人,为什么又说自杀是不容许的呢?”

“怎么的,齐贝?你和西米都是费洛(Philolaus)②的门弟子,你们就没听到他讲这个问题吗?”

“苏格拉底啊,我们没听到他明明白白地讲。”

“我自己也只是听人家传说。不过我很愿意把我听到的话再说一遍。现在我就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讲讲那边儿的事、想想我们对这些事的看法,也正是时候了。因为从现在到太阳西落,我还能做什么更合适的事呢?”

“那么,苏格拉底,你告诉我,到底为什么自杀是不容许的。我和费洛同住在一个城里的时候,我听他说过和你刚才讲的一样的话,也听到别人说过,说是一个人不准自杀。可是谁也没给我讲明白他的那番道理。”

苏格拉底说:“你得有胆量,也许你会听到些道理的。不过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唯独这条法规绝对严格,不像人类对别的事可以有例外,尽管有时候有人宁愿死也不要活着;也许你会觉得奇怪的,一个人到了生不如死的境地,对自己行个好事就成了不敬神明,却非得要等别人来对他行好。”

齐贝温和地笑着吐出了家乡语:“是啊,我的老天爷,我就是觉得奇怪呀!”

苏格拉底说:“这话啊,照我刚才这么说,听来好像不合理。不过呢,也许还是有点道理的。有人私下里有一套理论,把人比作监狱里的囚犯,囚犯不得擅自打开牢门逃走。我觉得这套理论很深奥,不容易懂。不过,齐贝啊,至少我相信是有理的。我们有天神守护,天神是我们的主子。你相信吗?”

齐贝说:“对,我相信的。”

苏格拉底说:“那么,假如属你管辖的牲口,没得到你处死它的命令,擅自把自己毁灭了,它不招你生气吗?假如你能惩罚它,你不就要惩罚它吗?”

齐贝说:“这当然。”

“那么,一个人不该自杀,该等天神的命令,说来也该是有理的哕。像我吧,就是天神在召我了。”

齐贝说:“你这话好像是有理的。不过,苏格拉底,你刚才说,哲学家应当心上早有准备,情情愿愿地死;你这会儿又说,我们有天神守护着,天神是我们的主子。假如你这会儿的话是对的,那么你刚才的那句话就怪了。因了天神是最好的主子。天神守护着我们呢。一个绝顶聪明的人,离开自己的好主子而不感到苦恼是不合理的。聪明人绝不以为他一旦获得自由就能自己照管自己,比天神还高明。傻子也许会这么想,以为他应该逃离主子,就不想想自己不应该离开好主子,能跟他多久就跟多久。所以傻子会没头没脑地逃走,而聪明的人总愿意和比自己高明的主子永远在一起。苏格拉底啊,我们这话和你刚才说的恰好相反,可是我们这个看法好像是对的呀。因为聪明人面临死亡该是苦恼的,傻子才会高兴。”

苏格拉底瞧齐贝这么认真,露出赞许的神色,瞧着我们说:“齐贝老爱盯着问。随你什么人,说什么话,他终归是不肯信服的。”

西米说:“哎,苏格拉底,我觉得齐贝这次说的不错。因为真正聪明的人,凭什么要离开比自己更高明的主子呢?而且我觉得齐贝正是在说你。你自己承认,守护我们的天神是好主子,你却又急着要离开我们和守护着你的天神。”

苏格拉底回答说:“你说得有道理。你认为我也该像在法庭上那样回答你们的谴责吧?”

西米说:“就是。”P9-13

序言

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致死的过程。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能与《斐多》相比。因信念而选择死亡,历史上这是第一宗。

苏格拉底生在动荡的时代。伯罗奔尼撒的战事,令现存的价值观受到了怀疑。从业石匠的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市集内牵引市民参与讨论: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后世称之为“接生法”:苏格拉底并不作长篇大论,而是提出问题,往返之间,令对手渐渐自缚于矛盾,而从困境中获得新见地。他于公元前399年在雅典受控被判死刑。从柏拉图另一对话录《辩护》中,我们得知他的罪名是误导青年、颠倒是非黑白,以及否定希腊传统神祗的存在。事实上,恐怕嫉妒和毁谤,才是他被控的主因。

苏格拉底本人不曾留下文献。我们可以想知,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所说的话,不尽出于其口,其中有不少应是柏拉图借老师的口说话。《共和国》内最脍炙人口的理念论,即是其中一例。苏格拉底的风韵神态令门徒心仪,倒是显然易见的。而这种风韵和他的相貌无关,纯粹是心灵的外发力量。从另一对话录《酒会》中可以得知,他又胖又矮、相貌奇丑、酒量惊人、充满反讽,而非常能言善辩。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予人的印象最为活泼而深刻。如果他要苟且偷生,大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答应从此保持缄默,不再在雅典街头与人论道。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即在今日,他在就义前从容不惧,与门徒侃侃论道的情景,仍然令人惊叹向往。

在《斐多》中,苏格拉底一再呼唤他内在的“灵祗”,指引他正直的途径。我们可以说,在西方文化史上,苏格拉底第一个发现了个人良知。对他来说,这个内在的声音并不囿于个人,而指向一个更高的层次,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哲学既是对智慧和正义的热爱,也就是团结人类社群和宇宙的义理定律。由此观之,哲学是幸福快乐不会枯竭的泉源,因此能战胜死亡。

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和他最后时刻的描述,至今天还是西方伦理学的基础。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自然有不同的传统,但与西方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不论在西方或中国,我们都应该感谢杨绛先生把《斐多》译成了中文。推动中西思想和理念的汇合和交流,《斐多》实在是一本最适当的经典著作。

德国莫芝宜佳(博士、教授)敬序

(史仁仲译)

后记

我不识古希腊文,对哲学也一无所知。但作为一个外国文学研究者,知道柏拉图对西洋文学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知道《斐多》是一篇绝妙好辞。我没有见到过这篇对话的中文翻译。我正试图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所以我大胆转译这篇不易翻译的对话。我所有的参考书不多。我既不识古希腊文,讲解《斐多》原文的英文注释给我的帮助就不免大打折扣。可是很有趣,我译到一句怎么也解不通的英语,查看哈佛经典丛书版的英译,虽然通顺,却和我根据的英译文有距离;再查看注释本,才知道这是注释原文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全篇最难解的难句。我依照注释者都同意的解释,再照译原译文,就能译出通达的话来。我渐次发现所有的疑难句都是须注解的句子。由此推断,我根据的译文准是一字一句死盯着原文的。我是按照自己翻译的惯例,一句句死盯着原译文而力求通达流畅。苏格拉底和朋友们的谈论,该是随常的谈话而不是哲学论文或哲学座谈会上的讲稿,所以我尽量避免哲学术语,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但我毕竞是个不够资格而力不从心的译者,免不了有各方面的错误。希望专家们予以指正。

承德国国家博士莫芝宜佳教授百忙中为我作序,我感到非常荣幸,敬向她致谢。

杨绛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与《斐多》相比。

——德国汉学家莫芝宜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斐多(柏拉图对话录大字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古希腊)柏拉图
译者 杨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240167
开本 16开
页数 1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1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2012276079
中图分类号 B502.23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