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忧伤的驯鹿国(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顾桃子承父业,以一种特殊的身份进入到敖鲁古雅森林,与使鹿鄂温克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这使得他能够记录到猎民最真实的一面。在这本《忧伤的驯鹿国》中,顾桃使用了镜头化的,诗意而简洁的语言,配上精心拍摄的图片,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着他正感受的一切。

与《忧伤的驯鹿国》相关的纪录片,有《敖鲁古雅,敖鲁古雅……》《雨果的假期》《犴达罕》等,并获得了国际大奖。顾桃认为,使鹿鄂温克人在敖鲁古雅森林里,一直与驯鹿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就像是生活在一个独立的国度。因此,顾桃为本书起名为《忧伤的驯鹿国(精)》。在这本书中,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与他正拍摄的猎民的那种无法排解的忧伤,他们的快乐,他们坚守的信念,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最重要的——真诚。

《忧伤的驯鹿国(精)》的作者是顾桃。

内容推荐

《忧伤的驯鹿国(精)》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最后的记忆。

称他们为“最后的狩猎民族”并不贴切,因为他们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失去了猎枪。两百人的使鹿鄂温克部落,几百年来,在森林饲养驯鹿,狩猎,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原始生活。如今,他们牵着驯鹿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森林,搬到了政府建好的定居点,过上了现代文明的生活。

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被改变,然而,驯鹿却不可能背弃大山。于是,又有一些人和驯鹿一起回到了熟悉的森林,过着不再狩猎的“猎民”的生活。等待他们的,是外人对森林资源的疯狂掠夺、偷猎者密布的陷阱。驯鹿的数量与质量日益下降,猎民点的生活难以为继……

猎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多:为什么他们世世代代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却失去了猎枪?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究竟是谁的过错?面对偷猎者呼啸的子弹,他们拿什么来保护自己和驯鹿的家园?

但让猎民们最痛苦的,是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心中坚守的信仰,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消亡。猎民们选择用酒精麻痹心中的悲伤。他们的孩子大都完全适应了山下有网络,有KTV的生活,留下他们自己抱着驯鹿,在这个孤独而忧伤的国度里瑟瑟发抖。

《忧伤的驯鹿国(精)》的作者是顾桃。

目录

敖鲁古雅生活日记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使鹿人的自白

玛利亚·索:我的驯鹿,我的梦想

维加:我是森林的孩子

柳霞:雨果就是太阳

芭拉杰依:我的妈妈纽拉是鄂温克最后的萨满

王瑛:猎民点的生活

老去的猎犬

通往天国之鹿

附录

顾桃:那跟我理想的生活有关

林中的乡愁

试读章节

我的手机丢了,所有的号码也都丢了,包括海拉尔妇联陈姐的电话,她与我确认这个月我去无锡接柳霞儿子的事。那时我正在草原拍摄,记得当时接电话时是醉的。她说必须是你本人才能接走孩子,这句没忘,我随口说:“好,15号到。”

六点半在无锡下了车。雾蒙蒙的无锡,站着同样一头雾水的我,不知南北。幸好看见表哥在站口挥手,在他家上网查到了无锡光华私立学校的地址。打过去电话后,表哥开车直奔光华。

学校李部长拿出一叠纸,在写着“希望班”的名单里找到雨果那页。我签了字:假期回家一切安全责任由顾桃负责。

雨果正兴奋地打着篮球。老师说他常说起自己很担心妈妈,因为舅舅喝了酒就会打她。雨果想森林,想妈妈和驯鹿。

“希望班”有九十多个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孤儿和特殊家境的孩子。雨果虽然有妈妈,但是因被认定“母亲酗酒无力抚养”,成为被资助的第一个鄂温克族孩子。

雨果怯生生地站在了我眼前,有着少年的怀疑和不逊。打球流下的汗水在脸上,就像柳霞在雨中贴着小鹿的脸一样的神情。

我们约好时间,下午三点见。

再见雨果时,他已有了变化,脸上有了一点掩饰不住的兴奋。身上套着的蓝白背心、运动短裤一看就是新的,因为裤兜上还挂着商标。他就这样从那些和他一样的孩子们中走出来。

表哥请我们吃了晚饭。雨果悄悄告诉我,这是他们过春节时才能吃到的。我后来更知道,什么鸡巴贵族学校,老师还打人呐。当然挨打的都是贵族外的孤儿。

北京连着几日的雨,心情也阴着。幸好还带雨果去了动物园,说找“野性中国”的奚志农。就免了门票。还去了古北口野长城,也没花几个钱,要是去八达岭就又多花钱又无聊。在古北口长城上,雨果大喊:“我是好汉了!”

钱虽没着落,但也该走了,要不成了雨果在北京过假期了。文惠又借给我2000,真是兄弟啊。前天给了一个开广告公司的已算是朋友的老板发了借钱求援短信,收到一个回复:啥?让我无语。

这半个月雨果看样子很开心,倒不是因为玩和吃了麦当劳。可能是这几年里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假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才是他快乐的原因吧。那天吃“呷哺呷哺”的火锅,他问我能生吃牛肉吗,我说能吧,他生生地就吞了几块肉,一脸的满足。好样的,还有森林之王的骨血。我想起何协在锯茸时总要对着喷血的茸喝上几口,眼睛眯成缝,卷卷的头发和脸上还溅着血滴,他一定香极了,别人可会吓一跳。

雨果蜷缩着睡在两节车厢的接口,好像我以前拍过的一只小狗,孤独而无助。现在,他一定有梦。

雨果啊,但愿你梦见的是天使和森林……。

夏天山上亮得早,三点太阳就会出来,整个森林就会是一片暖洋洋的绿。但今天没有,醒来时外面灰灰的,还以为天没亮,看表已是六点。维佳打完水回来说不知道哪里着火了,再看四周的山和树的确烟气很浓。玛利亚·索也早早起来,她更清楚有火意味着什么,所以更担心,因为还有一大帮鹿在孟归线,真要是那边有火,鹿就很难回来了。雨果上山时给维佳的酒喝完了,维佳跟毛谢今天就是清醒的。两个人在玛利亚·索的催促下,去孟归线找鹿和查看火源,本来放鹿的地方就越来越小,再有火就更难过。现在正是采树塔和都柿’的季节,进山的人多,如果有火情,一定是这些人抽烟和烧饭引起的。他们还会扔塑料袋和咸菜袋一类的白色垃圾,驯鹿也会吃到,因消化不了而胀死。我们上山时烧掉的一头鹿就是这么死的。

维佳和毛谢一路奔北,何协独来独往背枪带狗南下。何协虽然话不多,但今天也早早地爬上山观察。晚上我和小孩们从河套玩回来后,看到维佳和毛谢在家迷迷糊糊的。过会儿何协也回来了,从帆布包里掏出几条小鱼放在玛利亚‘索眼前。看得出何协很自豪,因为额尼。爱吃鱼,而现在鱼也很难弄到了,这几条小鱼还是他前几天在很远的地方下挂子的收获。维佳和毛谢迷糊了,也没说清火情,据何协判断火在阿龙山南边,所以还威胁不到猎点。额尼可以安心吃鱼了。P18-20

序言

三百多年前,一支赶着驯鹿的鄂温克人告别谣伯利亚勒拿河上游的森林,辗转迁徙到中国的东北边疆——大兴安岭西北麓,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右岸。自此,他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山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生活,历史上称为使鹿部落,也叫使鹿鄂温克人。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使鹿鄂温克人就在茫茫如海的大兴安岭地区狩猎。这里交通不便,是尚未砍伐的原始密林地区,也是高原沼泽地带。野兽、野禽、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并独有驯鹿的主要食物:苔藓类植物,还有数种草木和菌生物。他们守着山林。靠打猎为生,也饲养驯鹿,以“撮罗子”为家,过着与世隔绝的淳朴生活。使鹿鄂温克人严格遵守大自然休养生息的规律,仅从森林中获得生存所需。至今,他们仍然保持共同狩猎,平均分配的传统,一家的猎人收获猎物,往往与其他家一同分享。

古老的生活方式,赋予使鹿鄂温克人勤劳勇敢、热情奔放的性格。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夹杂俄语词汇,但没有文字。他们信奉萨满,崇拜大自然,散火如神。历史记载使鹿鄂温克人是野生驯鹿的早期驯化人之一,被称为“森林之舟”的驯鹿是他们唯一的交通工具,让这个民族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到了20世纪60年代,政府为了扶持鄂温克猎民。从1961年开始收购驯鹿鹿茸。从此,鹿茸的收入是使鹿鄂温克主要的经济来源。1965年,鄂温克猎民迁到敖鲁古雅河畔安家,成立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乡,部分人实现了定居。2003年,政府禁止使鹿鄂温克人打猎,以生态移民的名义让他们告别森林,走出大山,搬进政府在市郊建立的新定居点。然而,失去森林和猎枪的部分使鹿鄂温克人不能适应离开森林的生活,驯鹿也无法适应圈养的方式。部分族人牵着驯鹿重返森林,重新开始了传统的生活。

纪录片导演顾桃生于内蒙古,满族人。顾桃的父亲顾德清在20世纪80年代初时,常常“失踪”好几个月,回家的时候,顾桃回忆说像是“野人归来”,“头发老长,要不索性就是没头发,脑袋上全是伤”,“带回来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后来顾桃才知道,父亲的几次“失踪”,是在深山老林里与使鹿鄂温克人在一起,与他们一同生活、狩猎、迁徙,并用影像与文字记录下这一切。

也许是自然而然地子承父业,也许是骨子中对故乡,对北方少数民族生活的一种亲近与归属感,2005年,漂泊在外多年,以摄影为生的顾桃毅然扛起摄像机,回到父亲曾经留下过沉重脚印的地方——敖鲁古雅。

一踏上这片土地,顾桃便意识到这里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地方,这里才有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然而,当真正站到使鹿鄂温克人中间时,顾桃才深刻地感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巨大隔阂,拥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族人对顾桃的突然出现,更多的是怀疑和不解。纪录片拍摄工作的开始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也曾一度受到各种阻碍。一开始,顾桃连去山上猎民点的资格都无法获得。凭着真诚与坚持,顾桃慢慢地赢得了猎民的信任与好感,与他们同吃同住,一边参与猎民的劳动,一边拍摄他们的生活。从2005年到2011年,顾桃已经不记得去过多少次敖鲁古雅,与许多猎民早已成为亲密的朋友与家人。猎民们也逐渐习惯了摄像机的存在,他们最真实的喜悦、苦闷、悲伤、痛苦被完整地用镜头与文字记录下来,并一次次地震撼着顾桃的心灵。

顾桃常拜访的玛利亚-索猎民点是敖鲁古雅最大的,约有300头驯鹿,已经比几十年前少了一半。猎点上有三户人家:玛丽亚·索和儿子何协一家、安道和儿子毛谢一家、芭拉杰依和她的子女柳霞和维佳一家。

被族人称为“最后的酋长”的玛利亚·索已经八十多岁,是唯一一个不会说汉语的鄂温克人。玛利亚·索已经在这片森林里生活了八十多年,对她而言,森林和驯鹿是她全部的生活和寄托。只要她在一天,就意味着自己民族的文化能够延存,或许她有意识地每天不停地劳作,是要来挽留那群眼看着渐渐远去的鹿群。慕名而来拜访玛利亚·索的人很多,而她面对外界的神情永远是平静而空白。

玛利亚·索的七个儿女都因疾病或酗酒身亡,四十四岁的何协是她唯一健在的儿子,只要何协在山上,玛利亚索就会感到安心。何协十分勤劳能干,酒量很大,且从来不因喝酒耽误干活,在猎民青年中是领袖人物。何协与母亲一样对森林和驯鹿饱含深情,更是对已成为记忆的狩猎时代深深怀念。曾经,猎枪和口琴是何协的两个宝贝,猎枪被收缴了,口琴就再也没有离开他的身边。喝了酒后,何协就会用悠扬的口琴声表达内心的悲伤。

安道是猎民点上辈分最大的老人,年轻时是十分优秀的猎手,会说俄语,会做桦皮船,会打猎刀。安道也爱喝酒。喝醉的安道会躺在帐篷里,嘴里说出一连串夹杂着俄语、鄂温克语的梦呓。也许在梦里,安道才能重温当年他背着枪,踩着雪板去狩猎的时代。如今,沉默勤劳的儿子毛谢是安道最大的依靠。

柳霞是芭拉杰依的二女儿,鄂温克第一代女画家柳芭的妹妹。柳霞的丈夫在上个世纪90年代死于车祸,巨大的痛苦使得她常常酗酒,因此无力抚养自己的儿子雨果,通过政府被无锡的一个私立学校收寄。失去了儿子,柳霞的酗酒更加严重,还常因偷酒等原因被打,因此身体状况很差。柳霞对驯鹿十分地疼爱,雨果不在的日子她会抱着小驯鹿喃喃自语,就像见到小雨果一般。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柳霞仿佛也继承了家族的艺术细胞,口中常能蹦出惊人的语句。醉酒的柳霞时常对着刺眼的阳光,不断呼唤自己的儿子:“雨果就是太阳,雨果就是喜温……”这个诗意的母亲在她自己的世界里瞑呓。没有悲伤,没有眼泪。

维佳曾在姐姐柳芭的指导下学习画画,也曾到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学习。只一年就受不了城市的生活回到山林了,在猎民点上,族人都叫他“艺术家”。维佳爱画驯鹿,也爱写诗,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和一针见血的深刻。维佳也同样有严重的酗酒问题,他的诗和画很多时候在喝酒后就被烧掉了。维佳喜欢猎枪,就像喜欢画笔一样。那年的冬天,政府派了由警察组成的收枪工作组,其他的猎民都把枪交了出来,维佳背着自己喜爱的猎枪翻山越岭,跟警察捉迷藏。后来被警察堵到悬崖边,他也没有放弃,抱着枪闭眼跳了下去,被一棵大树挂住了才幸免于难。顾桃说,维佳像森林里最后一头孤独的犴达罕,拥有力量,更拥有悲伤。

禁猎之后的山林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山林,“最后的狩猎部落”乘坐在桦皮船上漂入了博物馆。命运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便注定将走向悲剧的结局。如今,回归山林的使鹿鄂温克人,只能守护着已不足800头的驯鹿和逐渐消逝的传统艰难地生活。失去了猎枪的他们。受到的不仅仅是野兽的威胁,猛于虎的,是偷猎者肆无忌惮的枪口与陷阱,是外人对森林资源竭泽而渔式的掠夺与破坏,是自居处于“高度文明”的人对他们所认定为“低级”的“原始文明”进行“无厘头”式的“改良”。

“山川哭了,河流哭了,森林哭了。”使鹿人也哭了。在猎民点这个苦涩的世外桃源里,他们只好与酒为伴。酒的产生是为了带来快乐的,在这里却成了一种填补精神空虚的麻醉剂。洒精弥漫在这个难以为继的猎民点。

他们的孩子,则更多地选择了山下有KTv,有电脑游戏的生活。

顾桃默默地记录着这一切。这样一个充满悲伤的民族,在他的纪录片和文字里,却也从来不乏快乐的旋律:雨果在假期回到森林,柳霞和维佳各自拥有了爱情,初生的驯鹿快乐地奔跑在森林中……猎民酒后失控的暴力也同样被忠实记录下来——似乎在面对眼前正在发生与正在消逝的一切时,除了对画面定格,顾桃再也没有任何选择,也没有时间去做出选择。

那么,就请跟随顾桃的眼睛,对这正在消失的最后的狩猎部落,投去最后的注视吧。

书评(媒体评论)

“一想到鄂温克人没有枪,没有放驯鹿的地方,我就想哭,做梦都在哭!”——中国最后的女酋长 玛利亚·索

在我们这个时代,狩猎文化消失了。惭愧万分!——使鹿鄂温克艺术家 维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忧伤的驯鹿国(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顾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08085
开本 16开
页数 29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12
CIP核字 2013187402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77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7:5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