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橘子红了(琦君经典小说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橘子红了(琦君经典小说集)》为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小说经典集。其小说多以爱和情为主脉,主人公多是为爱而隐忍克制,带有典型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国传统意味。文笔清婉,含蓄,充满着古典美的浪漫与写意。这本小说集,除了《橘子红了》这一经典之作外,还精选了其他十几篇中短篇小说,分为“爱·清欢”“爱·孤独”“爱·哀愁”“爱·浮世”四个部分。

内容推荐

琦君的小说好像一本充满怀旧气息的相簿,时间是这个世纪的前半段,地点是江南,主题是爱与孤独。《橘子红了(琦君经典小说集)》囊括了作者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周迅主演《橘子红了》以同名小说为底本,红极一时。全书配有唯美写意的画作,图文互补,相得益彰。

目录

爱·哀愁

橘子红了

钱塘江畔

绣香袋

爱·孤独

菁姐

百合羹

紫罗兰的芬芳

爱·清欢

琴心

长沟流月去无声

梅花的踪迹

爱·浮世

七月的哀伤

阿玉

缮校室八小时

关于《橘子红了》

试读章节

“没有什么事要瞒你的。你先把信写了,让阿川叔好早点送街上赶邮差来带走。晚上睡觉时我再一五一十对你讲。”然后又转脸向阿川叔,“猪栏边都打扫干净了吧?后门竹篱笆上的双喜贴好没有?”

阿川叔兴高采烈地说:“都弄好了。”

真怪!又不是过年,打扫什么猪栏,又贴什么双喜。

我嘟着嘴,把只有两句话的信写好封好,递给阿川叔,他拍拍我的肩膀,做个鬼脸,把信塞在口袋里走了。

我迫不及待地要大妈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那个陌生男人又是谁,她为什么要那么礼貌地招待他。但是大妈洗刷完厨房以后,还一直在忙,最奇怪的是她把厨房对面的一间厢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床上已铺好崭新的被褥和一对挑花枕头。桌子上摆了梳妆盒,水绿缎子镜盖上的麒麟送子是大妈自己绣的嫁妆。两边一对插好红蜡烛的烛台。把这些东西摆出来做什么?要招待什么客人呢?却为什么要在这偏僻的厢房里呢?为什么要点上一对红蜡烛呢?我真是越想越奇怪。

怀着种种疑团,我反倒不愿多说话,闷声不响回到楼上卧房,却见床边小几上摆着一对闪亮的铰丝金手镯,一副珍珠耳环,用红纸垫着。这些都是大妈的首饰,她从来不戴的,今天取出来做什么呢?

我呆呆地望着菜油灯,焦急地等大妈上楼来。大妈终于上来了,她看我一脸气鼓鼓的样子,就拉我在床沿上靠着她坐下,喜滋滋地说:“我们家明天要进人口了。”

“进人口?”我有点猜到,大妈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了,但是我还是不明白。

“我要给你大伯讨个小——一个三房,说定了,明天就进门。”大妈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吐出来,一点也不激动,我却惊呆了。

“大妈,好奇怪,你怎么会想到做这么一件事?大伯人都不在家呀。”

“不要紧的,先接进门来,等个把月,大伯就会回来了。”

“你叫我写橘子红了,就是这回事吗?他怎么就懂呢?”

“是他写信给城里的叶伯伯,叫阿川带口信给我的,让我只要这么说就是了。”

“那么是大伯要你代他讨的哕!”我想起那个交际花,大伯怎么还要讨一个。

“哦,是他叫我代他访个清清白白的乡下姑娘,身体好的,早点给他养个儿子。”她又抿嘴笑了一下说,“我拣的人,早点给他养个儿子,我也安下了心。再说,那个交际花也威风不起来了。”

“大妈,你说什么交际花?”我又大吃一惊。

“你大伯在外面早已讨了一个二房,去年我到城里城隍庙进香,叶伯母就对我讲了,叫我别生气。我生什么气呢?自己肚子不争气嘛。但是那个二房进门两年多了,也一点动静没有。你大伯年纪一年年大了,两房就只你一个女儿,子息还是要紧的。大伯带口信托了我,我就要尽心给他办。阿川起先还当我不知道有二房的事,我告诉他我早知道了,他也说再给大伯讨一个。”

原来大妈早已经知道大伯讨了二房,她却一点不动声色,我真是奇怪她的一颗心怎么容得下那么多。我说:“那个人真是交际花,那一定很漂亮吧。”

P8-9

后记

一直想以追叙的方式,写几篇小说,以纪念逝世的亲人长辈。有一篇连题目都早已定好,就是《橘子红了》。

尽管题目喜气洋洋,而故事却非常凄悲。每一想起,就教我心酸。因此我总是逃避地写些旅居生活点滴以自遣,而把隔了半个多世纪的陈年旧事远远地推开。

可是年岁愈增长,往事的记忆愈是拂之不去,而且印象愈来愈鲜明。一晃眼,三年匆匆逝去了。我不知道上天还会赐予我几个三年?如再不写的话,我那些敬爱的亲人长辈刻骨铭心的创痛,默默认命的受苦与牺牲,岂非永不为世人所知?我又岂能甘心?又怎么对得起他们呢?

彦明去年春天来美,我们在世界贸易中心高楼的咖啡室里小聚畅谈,我曾向她提起《橘子红了》的大概,她深为感动地叹口气说:“好凄凉,快写吧!”

她倦游回来后,接编联文,来信问我:“橘子红了没有?”我回信说:“一定要写。”她又高兴地来信说:“小猪冒出头来了。”希望我完成后寄给她。由于她的催促,我才真下决心写了。

写小说本当将情节细作安排,人物用心描绘。但我记忆中的人物,跟我太亲了,而且个个都那么单纯、朴实,他们无怨无尤的善良,使我实在不忍着墨多加描绘。他们坎坷的遭遇,也由不得我做主安排。如以客观手法,着意经营,在心情上,他们就会离我好远好远,一切就会显得很不真实,反使我有一分失落感。这是我反复矛盾了很久,迟迟才下笔的原因。也是由于我平时写散文,尽管是主观的全心投入,成篇以后,却常常有散文小说模糊不清的感觉。

但无论如何,我自认为《橘子红了》是一篇小说。因为这里面的我——秀娟,不完全是我,我十六岁时还没那么通达人情,对人如此体贴。写此篇这是我对秀芬粗心大意,未能多多照顾的心理补偿。秀芬呢?则是好几个旧时代苦命女孩子的糅合。我狠心地让她承当了更多的苦难。至于文中的情节,多半是真有其事的。这也许就是这篇小说的虚虚实实吧!尽管如此,我仍是边写边多次泪水盈眶。因为大伯大妈,我的两位大恩人早已逝世。在天一涯的六叔(当然他不是排行第六,也不叫周平),亦已老态龙钟,不复当年穿中山装的英俊少年了。

特别要向读者交代的是,秀芬事实上并没有死,而是被带到外地,受尽了折磨,在大伯逝世后,被逐出家门。但我写不下去,我宁愿她因流产而死亡,一了百了。若要再写她,那又将是另一人的化身,另一篇小说的开始了,但我现在不想写。

凑巧的是,正在本文完成时,收到旅居德国一位童年时代好友的来信,告诉我前年回大陆探亲,在杭州一条冷冷清清的街道上,意外地遇见了“秀芬”。当然她已是白发苍颜,平平板板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也没有问起当年的好友“小娟”。对多年动乱中的受苦受难一句不提,只筒简单单地说了一句话:“我的坟已经做好了。”对身后能预做安排,她似乎已经很安慰了。

这,与我“小说”里所写的完全不同,她的灵柩并没有厝在故乡旧宅旁的橘园里,大伯也未能回乡为她安葬,因为大伯事实上比她早逝三十年。在这荒凉的人世,她孤孤单单地挣扎了几十年。我怀疑,这样的活着,比她早早因流产而死,究竟好多少呢?

大妈的灵柩就厝在荒芜的橘园里,半个世纪的凄风苦雨,无人过问。“四人帮”倒后,我才辗转设法托乡亲代为入土安葬,葬在大伯身边,他们最后总算团圆了。大伯终于由贤妻陪伴,大妈能与好心肠的丈夫,天长地久的相依相守,应当没有遗憾了。

至于那一片橘园,当然是更加荒凉了。橘树是否整年开花,结果?橘子是否红了又一颗颗掉落,再也不会有人关心了。

也许,橘树早已一棵棵枯萎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这些,我都不能再想了。

书评(媒体评论)

琦君的散文,和李后主、李清照的词属于同一传统,但它给我的印象,实在更真切动人。

——夏志清

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白先勇

读琦君的文章,会很容易的进入琦君那个和乐敦厚的东方世界。

——隐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橘子红了(琦君经典小说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琦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72687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2014110428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5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2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