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岩/红色文学经典丛书/北洋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罗广斌、杨益言编著的《红岩》是一部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的长篇小说。作品真实地展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以许云峰、江姐、咸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他们坚贞不屈、向往光明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作品1961年问世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被誉为“革命的教科书”。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被译成多国文字发行。

内容推荐

《红岩》是一部以共产党人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壮烈斗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被共同关押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集中营里,亲身经历过敌人的种种野蛮暴行和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生活。作为幸存者和最直接的见证人,这两位作者在写作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加以集中、提炼,进行艺术再创造。历时十年之久,完成了这部气势恢弘、影响深远的作品。

1948年,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人运动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江姐受上级派遣到华蓥山根据地送药品。当她正满怀憧憬地想象未来的生活时,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被敌人杀害,人头被高挂在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强忍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甫志高又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刘思扬就是其中之一。郑克昌奉命诱骗刘思扬,在任务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人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当解放军攻人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灿烂的曙光!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天色快黑尽了,顾客进进出出的似乎更多。每天黄昏,是买书、看书的人最多的时刻,书店里挤来挤去的都是晚饭后从学校出来的学生。陈松林忙着在人丛中取书、收钱、找钱,无暇细听那些学生嘈杂的闲谈。

书架前面,一个戴四川教育学院校徽的学生,正对身旁一个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谈到重庆大学的情况。他们的谈话,引起了陈松林的注意。

“重大要罢课?为啥子?”那中学生问。

“特务行凶……”

陈松林正要听下去,一个顾客举起两本书,在叫他收钱,他只好又跑了过去。

几个钟头里,陈松林从一些零散听到的对话中,大体上可以做出判断:前些时在重庆大学训导处前面亲眼见到的那场丑戏,引起了学生的愤怒。可能要罢课了,沙磁区其他学校也在酝酿响应支援。这情况使他觉得高兴,因为工厂、学校不断发展的斗争,和民生凋敝、民怨沸腾的局面,定会叫敌人手忙脚乱,无法对付。

夜渐渐深了。陈松林在忙乱中逐渐察觉到,顾客已经减少了许多。这时,甫志高跨进书店来了,他也像普通的顾客那样,在书架上东翻翻,西看看,浏览着图书。

甫志高到书店来,是有目的的。

他一进店,就注意到,在一个书架旁边,果然有个头发长长、脸色苍白的青年,正在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厚书,看来他已经站了很久了,瘦削的脸在灯光下更显得阴郁晦暗。甫志高在暗中怜悯地注视着他。这青年,大概就是陈松林提到的那个人吧?

快到关店门的时候了,那青年还在专注地阅读。甫志高看出陈松林无意去打搅那青年,因为他告诉过小陈:喜欢看书的顾客,应该特别照顾;对这个似乎有满怀苦闷的青年,更要耐心接近。

这个青年最近时常来书店,有时是上午,有时是下午或晚上。一来,就站在书架下默默地看书。他看的多半是文艺理论和翻译小说,看出了神,有时竟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惹得旁边看书的人,不耐烦地盯他两眼。间或,他也买一两本廉价书。甫志高听陈松林说过,他买那本《萧红小传》时,感叹地说,萧红是中国有数的女作家,是鲁迅先生一手培养的,可惜生不逢时,年纪轻轻的就被万恶的社会夺去了生命。

这青年衣衫破旧,举止有些寒伧,看样子不像学生,大概是个小职员吧?不过,要是职员,他怎能一天到晚不去上班,把时光都消磨在书店里?甫志高几次想问,却不好启齿。他知道过于冒昧的关心,有时反会引起对方的误会。

陈松林清理着图书,自然地走近了那青年。甫志高看出小陈有意去找他攀谈,心里不由得满意地想到:这小陈虽然年轻,倒是听话,而且机灵,好好培养一些时候,定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助手。此刻那青年仿佛有些羞赧,低着头悄悄看书。甫志高看出他多少有点担心:一天到晚白看书,会不会遭到店员的白眼?陈松林慢慢走近他,尚未开口,那青年便发觉了,有点慌乱地把书送到陈松林面前,小心翼翼地辩解着:

“书,我没有折皱。”

陈松林笑了:“你喜欢高尔基的作品?”“咳,爱看。”青年苦笑了一下,样子怪可怜的。“太厚了,我买不起……”

“你贵姓?”

“姓郑。”青年下意识地把书压在胸口,像自卫一样地望着对方。“我住在——重大。”

陈松林大概也发觉了那青年戒备的神情,淡淡地说了句:“你请看书吧。”便走开了。

又过了一阵,书店里只剩下两三个顾客还在看书了。甫志高便走过去,对那青年亲切地打声招呼。近来,他对接近群众,也是很有兴趣的。

“这边电灯亮些,坐下来看嘛。”

青年仿佛再次从小说的情景中被惊醒过来。他定一定神,赶快把高尔基的《母亲》还回书架,用深深的歉疚的目光,望着甫志高说:

“对不起,耽搁了你们的休息时间。”

“没关系,你看书吧。”

“太,太晚了,对不起……”

青年留恋地跨出书店,走向茫茫的暗夜。甫志高望着那瘦骨伶仃的背影,无限同情地沉思起来。

关好店门以后,甫志高便到楼上那一小间陈松林的寝室去了。他坐在陈松林那张小书桌旁,翻阅了一下小陈的读书笔记。他发现,小陈很用功,虽然文化不高,但做的《大众哲学》笔记很认真,笔记本的封面上还写了几行自勉的话。合上笔记本,甫志高点燃一支烟,深深地思索起来。他平素不大抽烟,近来因为工作顺利,精神比较兴奋,有时就抽上一支两支。

书店开业有一段时间了。他早就想找个机会和小陈深谈一次。随着全国胜利形势的逼近,他心里的许多打算,现在应该尽快地着手进行。有些事情,过去也曾想过,但总嫌太遥远,太空泛,有些渺茫;不像现在这样,可以想得很多,很具体,而且有条件和机会去力争实现。过去,他做过一些工作。特别是抗战初期,刚刚入党的那段时间,当时许多学生运动,他都参加过,而且经常抛头露面。不过皖南事变以后,环境恶化了,他不能不隐蔽起来。及至他在银行界有了一些发展,并且为党担负了一些经济工作的责任,他便再也得不到参加群众运动的机会了。最初,他对白色恐怖下的新的工作方法,是不习惯的,在最艰苦危险的黑暗年代,党和他只能保持单线联系,几个月才能和上级见一次面,也使他产生过苦闷。后来,他终于习惯了新的工作方法,习惯于利用各种上层关系和银行界的生活方式来掩护自己。他熟悉了地下工作的某些规律,他和他妻子一直安全地住在银行宿舍里,从来没有暴露过身份,也没有给党引起过任何麻烦,相反地,组织上托付他的事情,他都尽力地做了。

P15-18

序言

今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65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走愈宽广,中华民族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正在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而努力奋斗。同时,北洋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经过5年的锐意改革和奋发进取,也即将迎来上市的日子。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迎接北洋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我们特策划、编辑、出版了《北洋文库·红色文学经典丛书》。

新中国成立前后至1966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峰。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深受广大读者喜爱。这些作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艺术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迄今影响广泛,被称为“红色文学经典”。

燕赵大地是一片红色的革命沃土,在这片沃土上盛开着绚丽多彩的文学之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抗战文学。这里是中国抗战文学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其中的多数作家或出生在这里,或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战斗,作品反映的也多是燕赵大地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为了集中展示新中国的红色文学创作成就,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与收藏需求,我们编选了《北洋文库·红色文学经典丛书》。编选的原则是:以反映河北革命斗争历史题材的作品为主,但并不局限于此,也编选了一些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思想性、艺术性一流,经过读者和时间的检验,具有无可替代的阅读欣赏和教育价值,富有经典的艺术生命力,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入选的作品有:吴强著《红日》,罗广斌、杨益言著《红岩》,梁斌著《红旗谱》,杨沫著《青春之歌》,徐光耀著《平原烈火》,刘流著《烈火金钢》,冯志著《敌后武工队》,周立波著《暴风骤雨》,曲波著《林海雪原》,知侠著《铁道游击队》,李英儒著《野火春风斗古城》,杜鹏程著《保卫延安》,丁玲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冯德英著《苦菜花》,李晓明、韩安庆著《平原枪声》,袁静、孔厥著《新儿女英雄传》,马烽、西戎著《吕梁英雄传》,孙犁著《风云初记》,欧阳山著《三家巷》、《苦斗》等,共计20部。这些作品中已有16部拍摄成电影,我们随书配有高清DVD光盘。

《北洋文库·红色文学经典丛书》编委会

2014年4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岩/红色文学经典丛书/北洋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广斌//杨益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22131
开本 32开
页数 5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0
出版时间 2014-05-01
首版时间 2014-05-01
印刷时间 201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14
CIP核字 201403398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红色文学经典丛书
印张 1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