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相遇(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相遇(精)》的作者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 Milan Kundera)。此作品是作家一本集多年读书笔记、艺术欣赏及对自身生活环境深入思考于一体的随笔作品,较之前三部属同一体裁的随笔作品《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和《帷幕》似乎文体结构更为放松和灵活,但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为自由,文本更具私密性。书中作者从对自己流亡法国前在布拉格私生活片段的回忆开始,阐述对英国画家培根肖像画作的分析,随后相对集中于小说、音乐、戏剧等创作领域的思考,自己对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融会贯通的理解,并阐明用自身经历奠定这部随笔的基调的理念。

内容推荐

《相遇(精)》是米兰·昆德拉的第四本随笔集,共分为九个部分,涉及绘画、文学、音乐等各项领域。昆德拉一如既往“出入于艺术之境”,在书中回忆了与弗朗西斯·培根、富恩特斯、勋伯格、阿纳托尔·法朗士等人的“相遇”,既是美学的“相遇”,也是几个时代的“相遇”、更是作者与其旧主题和旧爱的“相遇”

目录

一 画家突兀暴烈的手势:论弗朗西斯·培根

二 小说,存在的探测器

三 黑名单或向阿纳托尔·法朗士致敬的嬉游曲

四 完全传承之梦

五 美丽宛如一次多重的相遇

六 他方

七 我的初恋

八 遗忘勋伯格

九 《皮》:一部原小说

试读章节

一 画家突兀暴烈的手势:论弗朗西斯·培根

有一天,米歇尔·阿尔尚博打算编一本弗朗西斯·培根的画册(他的肖像画和自画像)。阿尔尚博提议我为这本画册写一篇短文,他向我保证,这是画家自己的心愿。他提起我当年发表在《弧》这份期刊上的一篇旧作,他说培根曾经表示那是他能在其中认出自己的极少数文章之一。我不会否认我的感动——在若干年后,面对这么一个来自我如此喜爱却又不曾谋面的艺术家的讯息。

这篇刊在《弧》上的文章(后来成了我写作《笑忘录》其中一部的灵感来源)写的是培根画的亨里埃塔·莫赖斯三联画肖像,写作时间是我移居海外的最初期,一九七七年前后,当时我满脑子还是对于离去未久的故乡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那里宛如一个审讯与监控的国度。约莫十八年之后,我还是得从这篇旧作展开我对培根的艺术的新省思:

“时间是一九七二年。我和一个年轻的女孩在布拉格郊区会面,地点是借来的公寓。两天前,这女孩被警察审问了一整天,问的全是关于我的事。现在她想要偷偷和我碰面(她一直担心自己受到跟踪),好告诉我他们问了她哪些问题,而她又是怎么答的。万一哪天我也被抓去审问,我的说法才会和她一致。

“这女孩非常年轻,对这个世界还懵懵懂懂的。审问这件事让她心慌,让她害怕,一连三天,她的肠胃不停翻搅。她的脸色惨白,在我们谈话的这段时问,她不断走出去上厕所,我们的会面也因此伴随着厕所水箱蓄水的声音。

“我认识这女孩很久了,她聪明,个性非常风趣,情绪掌控和穿着打扮总是近乎完美无瑕,她的连衣裙一如她的举止,从来不会让人瞥见丝毫的裸露。这会儿,恐惧就像一把大刀,突然将她剖开。她在我面前打开了,像一头小母牛被切割的身躯,吊挂在肉铺的铁钩上。

“厕所水箱的蓄水声一直没停过,而我,我突然很想强暴她。我知道我说的是:强暴她,而不是跟她做爱。我不想要她的温柔。我想把手粗暴地放在她脸上,在那一瞬间,完全夺取她,连同她让人兴奋难耐的那些矛盾一并夺取——连同她完美无瑕的连衣裙和闹个不停的肠子,连同她的理性和她的恐惧,连同她的自负和她的不幸。我的感觉是,这一切矛盾当中蕴藏着她的本质——这宝藏,这金块,这隐藏在深处的钻石。霎时间,我想要拥有她,连同她的粪便,也连同她无法言喻的灵魂。

“可是我望着这双盯着我看的眼睛,那眼里尽是不安(理性的脸上,两只不安的眼),而她的眼睛越是不安,我的欲望就变得越荒诞、愚蠢、丑恶、无法理解,而且不可能实现。

“这没道理也不该出现的欲望并不因此而有丝毫的不真实。我无法否认这一点——我看着弗朗西斯·培根的那些三联画肖像,就像自己回忆的重现。画家的目光停留在那张脸上,宛如一只突兀而粗暴的手,试图占有这张脸的本质,占有这颗隐藏在深处的钻石。我们当然不能确定,这些深处是否真的蕴藏着什么——然而无论是何种形式,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突兀暴烈的手势,以手的动作去破坏别人的脸,试图在别人身上或背后找到隐藏在那里的什么。”

关于培根的画作,最好的评论是培根自己在两次访谈里的陈述,一次是西尔维斯特于一九七六年的访谈,另一次则是阿尔尚博于一九九二年的访谈。在这两次访谈当中,培根谈起毕加索,语带赞赏,特别是对于毕加索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二年的时期,那是培根觉得唯一和他真正相近的时期;他在其中看到一个“从来无人探索的领域被打开了,那是一种有机的形式,和人的形象相连相系,却是一种全然的歪斜变形”(字体变化是我标示的)。

毕加索在这个短暂时期所创作的抽象画,可以说都是画家的一种轻浮的手势,将人体的主题转化成二维的、自由的形式,让这些主题不像原来的样子。在培根的画作里,毕加索游戏式的欢愉换成了惊讶(或者恐惧),他看到的是我们的存在,是我们物质……

P3-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相遇(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米兰·昆德拉
译者 尉迟秀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66406
开本 32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5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2014109342
中图分类号 I565.65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9
15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09-314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