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城南旧事(林海音精选集全本)/世界文学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城南旧事(林海音精选集全本)》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来展现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淡淡哀愁中的浓浓诗意,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我是多么的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本书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又近乎一幅简约、素雅、的中国水墨;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内容推荐

《城南旧事(林海音精选集全本)》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长篇小说,也可视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乐的一家。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不出来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目录

林海音——永远的英子

小说

 城南旧事

 婚姻的故事

 金鲤鱼的百裥裙

 烛

 琼君

散文

 窃读记

 虎坊桥

 我的童玩

 骑小驴儿上西山

 家住书坊边

 北平漫笔

 旧时三女子

 黄昏对话

 故乡一日

 教子无方

 爱与牵手

 同情与爱

 寂寞之友

试读章节

惠安馆

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照到三屉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来了。我醒了,还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阳光里飞舞着的许多小小的、小小的尘埃。宋妈过来掸窗台,掸桌子,随着鸡毛掸子的舞动,那道阳光里的尘埃加多了,飞舞得更热闹了,我赶忙拉起被来蒙住脸,是怕尘埃把我呛得咳嗽。

宋妈的鸡毛掸子轮到来掸我的小床了,小床上的棱棱角角她都掸到了,掸子把儿碰在床栏上,咯咯地响,我想骂她,但她倒先说话了:

“还没睡够哪!”说着,她把我的被大掀开来,我穿着绒裤褂的身体整个露在被外,立刻就打了两个喷嚏。她强迫我起来,给我穿衣服。印花斜纹布的棉袄棉裤,都是新做的;棉裤筒多可笑,可以直立放在那里,就知道那棉花够多厚了。

妈正坐在炉子边梳头,倾着身子,一大把头发从后脖子顺过来,她就用篦子篦呀篦呀,炉子上是一瓶玫瑰色的发油,天气冷,油凝住了,总要放在炉子上化一化才能搽。

窗外很明亮,干秃的树枝上落着几只不怕冷的小鸟。我在想,什么时候那树上才能长满叶子呢?这是我们在北京过的第一个冬天。

妈妈还说不好北京话,她正在告诉宋妈,今天买什么菜。妈不会说“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她说:“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

妈妈梳完了头,用她的油手抹在我的头发上,也给我梳了两条辫子。我看宋妈提着篮子要出去了,连忙喊住她:

“宋妈,我跟你去买菜。”

宋妈说:

“你不怕惠难馆的疯子?”

宋妈是顺义县人,她也说不好北京话,她说成“惠难馆”,妈说成“灰娃馆”,爸说成“飞安馆”,我随着胡同里的孩子说“惠安馆”,到底哪一个对,我不知道。

我为什么要怕惠安馆的疯子?她昨天还冲我笑呢!她那一笑真有意思。要不是妈紧紧拉我的手,我就会走过去看她,跟她说话了。

惠安馆在我们这条胡同的最前一家,三层石台阶上去,就是两扇大黑门凹进去,门上横着一块匾,路过的时候爸教我念过:“飞安会馆。”爸说里面住的都是从“飞安”那个地方来的学生,像叔叔一样,在大学里念书。

“也在北京大学?”我问爸爸。

“北京的大学多着呢,还有清华大学呀!燕京大学呀!”

“可以不可以到飞安——不,惠安馆里找叔叔们玩一玩?”

“做唔得!做唔得!”我知道,我无论要求什么事,爸终归要拿这句客家话来拒绝我。我想总有一天我要迈上那三层台阶,走进那黑洞洞的大门里去的。

惠安馆的疯子我看见好几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门口,宋妈或者妈.就赶快捏紧我的手,轻轻说:“疯子!”我们就擦着墙边走过去,我如果要回头再张望一下,~t/l就用力拉我的胳膊制止我。其实那疯子还不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像张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样!她总是倚着门墙站着,看来来往往过路的人。

是昨天,我跟着妈妈到骡马市的佛照楼去买东西,妈是去买搽脸的鸭蛋粉,我呢,就是爱吃那里的八珍梅。我们从骡马市大街回来,穿过魏染胡同,西草厂,到了椿树胡同的井窝子,井窝子斜对面就是我们住的这条胡同。刚一进胡同,我就看见惠安馆的疯子了,她穿了一身绛紫色的棉袄,黑绒的毛窝,头上留着一排刘海儿,辫子上扎的是大红绒绳,她正把大辫子甩到前面来,两手玩弄着辫梢,愣愣地看着对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干树枝子上有几只乌鸦,胡同里没什么人。

妈正低头嘴里念叨着,准是在算她今天一共买了多少钱的东西,好跟无事不操心的爸爸报账,所以妈没留神已经走到了“灰娃馆”。我跟在妈的后面,一直看疯子,竟忘了走路。这时疯子的眼光从洋槐上落下来,正好看到我,她眼珠不动地盯着我,好像要在我的脸上找什么。她的脸自得发青,鼻子尖有点红,大概是冷风吹冻的,尖尖的下巴,两片薄嘴唇紧紧地闭着。忽然她的嘴唇动了,眼睛也眨了两下,带着笑,好像要说话,弄着辫梢的手也向我伸出来,招我过去呢。不知怎么,我浑身大大地打了一个寒战……  P8-10

序言

林海音——永远的“英子”

大陆读者对林海音的作品最熟悉莫过于《城南旧事》,它以儿童的口吻,透过富有正义感、童稚可爱的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剪影地展现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平的风土人情。它朴实地超越了童年的悲欢回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永恒的价值。

林海音原籍台湾苗栗。父亲是客家人,母亲是台北县的闽南人。一九一八年阴历三月十八,母亲在日本大阪的回生病院生下了她。三岁时随父母从日本返回台湾。之后,父亲先到了北平,母女俩在苗栗和台北住了两年。等父亲安排好一切,小英子便同母亲坐大轮船到天津而转到北平。

难怪她把北京视为第二故乡,她在这里住了二十六年,童年、少女,直到成为妇人,最美好的生命都在这里度过,像树生了根一样,快乐与悲哀、欢笑和哭泣,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了这座古城。

她从城南开始了一个北平小姑娘的生活, 虽然搬了许多次家,每次都没离开过城南。椿树胡同、新帘子胡同、虎坊桥、梁家园,尽是城南风光。这里的风俗物事和人情世相,她都是那么熟悉。写作时,深吸一口气,嗅闻的都仿佛是北平四季的各种气味。

她能不苦恋北平!她忘不了自己最爱吃的豆汁儿、扒糕、灌肠,想想都要流口水;街头那些个抑扬顿挫、妙语连珠、和谐悦耳的吆喝声,到老年还不时在脑海里打转;骑着小驴儿到香山双清别墅看金鱼,那金鱼的美丽游姿和小驴儿的丑怪鸣嘶,是多么难忘。“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一闭上眼,家住城南时的人物景致便浮现眼前。童年的冬阳随着骆驼队远去了,那缓慢悦耳的铃声,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她把浓浓的乡愁永存在了心灵的童年——《城南旧事》里。

林海音的写作偏重于写实,以实在的背景和人物作为主题,安排戏剧性的构架。背景是真的,心情是真的,但故事有所安排。例如,《城南旧事》、《烛芯》、《殉》、《金鲤鱼的百裥裙》、《婚姻的故事》、《晓云》,等等,都是她少年时代所经历的生活,经过心中一番蕴蓄,成熟了,就流露出来。在林海音的笔底,社会的蜕变、世事的沧桑和时代的推移,都是透过女人悲戚、酸苦的心声来寻觅表现的。无论从这个角度还是艺术的圆熟上来分析,带有浓郁自传色彩和乡土韵味的《城南旧事》都堪称杰作。

林海音在城南的真实生活大多和英子一样,而她的乳名也正是“英子”。而且,《城南旧事》里的几篇故事,家人、宋妈都一点不差,只有惠安馆的疯子、看海去的小偷儿,人是她亲见,故事却经过一番编排。至于家事,就和英子完全一模一样,“比如我的父亲收容革命学生、宋妈失去的子女、附小的学生生活,等等”。

《城南旧事》的中心人物是女性,她们的命运全融在小英子童稚的大眼睛里。《惠安馆》描写活泼可爱的少女秀贞,与青年学生思康相爱,后在恋人被迫出走、刚生下的女儿又被父母扔到城外的双重打击下而发疯。但她仍在内心痴恋着恋人和女儿。在一个漆黑的雨夜,她带着失去亲生父母、学戏卖唱又被她认作亲生女儿的妞儿,去寻找爱人,结果双双惨死在火车轮下。《兰姨娘》描写生于穷苦人家的兰姨娘,三岁时,为给哥哥治病被父母卖掉。十六岁起,被迫过了整四年“烟花巷”生活。二十岁时,又去做一个六十三岁有钱人的姨太太,受尽凌辱和损害,最后设法逃离出那个罪恶的家庭。在英子家,她邂逅从事革命活动的北大学生德先叔,两人倾心相爱,一起离开了北平。

《驴打滚儿》中的宋妈因家境窘迫,不得不忍痛扔下两个孩子到城里当奶娘。在英子家,她用无私的母爱、勤劳的双手和民间的情趣,哺育着娇小的孩子。她省吃俭用,一到年底,便把攒下的几个血汗钱交给前来探望的丈夫“黄板儿牙”。但嗜赌成性的丈夫先卖掉幼女,儿子后来又溺水而死。宋妈的悲惨命运无疑是中国广大农村劳动妇女凄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笔往往是超出他灵魂以外的东西。”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在读时只觉得是个不经意的小故事,但读后的震撼很大,会觉得一个小故事何以会给你这么大的激荡和震撼?她的写作技巧很自然,隐藏在不经意的、不自觉的、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文风里,这与她的性格为人,是一脉相承的。她率真、直接,给人一种家庭主妇的温暖感觉,就像她的文字,是直抒胸臆。在她的作品里,从没有刻意的技巧性东西的痕迹,而是舒缓自然,像一条小溪流,晶莹、明亮、澄澈。读者能听到它的响动,它舒舒缓缓地就流出来了,带给你清新、爽朗、温馨和豁达。

一个作家的作品如果仅仅反映某个时代的问题,他只能是那个时代的作家。一个作家能不能立足长远,与他的作品能否超越时代背景有关。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写出了人类命运共通的东西,是超越时代的,也是经得起时间磨砺的。  林海音也因为《城南旧事》,成了永远的“英子”!

傅光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城南旧事(林海音精选集全本)/世界文学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海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236236
开本 32开
页数 2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2014155354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7: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