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浮生六记(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浮生六记》由沈复所著,就这样相传了两百年同,从浩繁的卷帙中将它重新拾出,芬芳的感情依然经久不衰。

林语堂、俞平伯、曹聚仁等推崇备至的文学精品。

一部水平极高影响颇大的自传体随笔。

一部流传200多年的国文珍品,一部影响深远的清代文学扛鼎之作。

事如春梦了无痕,历史的梳妆台前,有多少积淀,俱是微风,缓缓吹散。

至死不渝的坚贞,谱写了一曲爱情的赞歌,锦囊佳句的言谈之下,诠释着爱情理想的召唤与泯灭。

内容推荐

《浮生六记》由沈复所著,为自传散文体小说,书中记闺房之乐,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的生活,可由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

中国的古代文学,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写宫廷艳史。写权势礼法之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到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唯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

目录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闲情记趣

卷三 坎坷记愁

卷四 浪游记快

卷五 中山记历

卷六 养生记道

后记

试读章节

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正值太平盛世。,且在衣冠之家。,居苏州沧浪亭畔,天之厚我,可谓至矣。东坡云:“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辜彼苍之厚。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首卷,余以次递及焉。所愧少年失学,稍识之无。,不过记其实情实事而已,若必考订其文法,是责明于垢鉴矣。

[注释]

①乾隆癸未:即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

②太平盛世:指当时的康乾盛世。

③衣冠之家:指名门望族,书香世家。

④沧浪亭:始为五代时吴军节度使孙承佑的池馆,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饮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修筑而成。

⑤《关雎》:指《诗经》第一篇,为歌颂爱情的诗歌。其中的名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⑥稍识之无:稍微认识几个简单的字,是说自己学识并不很高。

⑦“责明”句:垢,尘污。鉴,镜子。意思是责备沾满灰尘的镜子为什么不明亮了,实际上这样的责备是不应该的。

[小评]

委婉叙事,引人入境。这里的我,只不过是记录了自己的往事罢了,没有讲究更多的文章写法。之所以把夫妇间的恩爱放在卷首,是因为《诗经》也是这样安排的。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是《闺房记乐》整篇的基调,充满着淡淡的忧思,淡淡的伤感。

P2-3

序言

“诗仙”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写道:“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篇千古流传的小序,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痛切沉思,以及“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伤。清代的沈复就以此为名写了《浮生六记》。

沈复,号梅逸,字三白,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当过幕僚,兼做商人。工诗画、散文。生于公元1763年,卒于1825年。

他出身于“衣冠之家”,一生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嘉庆十三年,随翰林院编修齐鲲出使琉球,归国期间,创作了《浮生六记》,流传一时。

自宋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及明代归有光《项脊轩志》之后,《浮生六记》以较长的篇幅记述了夫妇间的家庭生活。

《浮生六记》为自传散文体小说,书中记闺房之乐,琴瑟相和、缱绻情深;记闲情雅趣,贫士心性、喜恶爱憎;记人生坎坷,困顿离合、人情世态;记各地浪游,山水名胜、奇闻趣观。作者以纯朴的文笔,记叙大半生的经历,欢愉与愁苦两相对照,真切动人。书中描述了他和妻子陈芸志趣投合,伉俪情深,愿意过一种布衣蔬食的生活,可由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惨痛。

中国的古代文学,描写情爱的诗文很多,但大多写宫廷艳史,写权势礼法之下的爱情悲剧,或写风尘知己及少男少女间的缠绵,很少涉及到夫妻之情。别具慧眼的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唯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

书评(媒体评论)

这书的作者自身也表示那种爱关爱真的精神,和那中国文化最特色的知足常乐恬淡自适的天性。

——林语堂

父亲的理想女人是《浮生六记》的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爱她的爱美。

——林太乙(林语堂之女,作家)

《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荚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俞伯平(著名作家)

我读《浮生六记》并不很早,却是好几回用这本书做语文教材,读得很细;我曾用它教美国学生,效果很好。

——曹聚仁(著名作家)

我喜欢这本书,第一是因为作者沈三白写得很坦率真实,不论是哪一章,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而且,作者的思想是很自由的,尤其是开头第一篇就是写夫妇生活的《闺房记乐》,而且写得那么大胆和自然……我读《浮生六记》,一直把它作为我国古典散文中最美好的一种散文来读的,事实也确是如此。

——冯其庸(著名红学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浮生六记(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沈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37087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