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代散曲研究
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清代散曲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

 第一节 清代的曲子禁令及其对散曲的影响

一 清代的曲子禁令种种

二 清代曲子禁令的社会效应

三 清代曲子禁令对散曲的影响

 第二节 清代经济与散曲的传播

一 清代经济对散曲传播的促进

二 经济发展对散曲演唱与传播的冲击

三 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清代散曲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节 清代学术与清代散曲

一 清代不同时期学术特征要略

二 清代学术对散曲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 清代文人的散曲观念研究

 第一节 清代人的散曲观念

一 清代文人对散曲地位的肯定

二 清代文人对散曲的热情

 第二节 散曲、小曲与清曲

一 “散曲”一词的来源及其明清人对它的使用

二 小曲常识及其辨识

三 清曲的意义及其在明清时期的使用

 第三节 清人对散曲与词的文体辨析

一 元、明两代词曲混淆现象及其对词曲异同论述的回顾

二 清代的“以词为曲”现象及其词、曲辨体分析

三 余论

第三章 清代散曲作家研究

 第一节 清代散曲作家的时空分布及其知识结构

一 清代散曲作家的时间分布

二 清代散曲作家的空间分布

三 清代散曲作家的知识结构

 第二节 清代散曲作家群举要

第四章 清代散曲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散曲创作

一 明末清初爱国英雄及反清志士的慷慨悲歌等对散曲的创新

二 明清之际遗民的避世之情及文人对教职的选择与贫困的咏叹

三 清初散曲创作对明末散曲创作的延续

 第二节 康熙十八年至道光二十年的散曲创作

一 浙西词人朱彝尊等的“词味散曲”

二 清中叶“珌括”、“翻谱”之类的散曲

三 郑燮等道情派三大家的散曲创作

四 清中叶其他散曲家的创作

五 清代中叶的民歌小曲集

 第三节 道光二十年以后至清朝灭亡期间的散曲创作

一 晚清时期的“劝戒烟”曲

二 涉及农民起义、帝国主义侵略及辛亥革命等题材的散曲

三 晚清著名散曲家赵庆焙、许光治的散曲创作

四 中国古代散曲文体的消歇

第五章 清代散曲题材内容研究

 第一节 明清之际的黍离悲歌

一 沈裔散曲作家群主将沈自晋的乱离悲歌

二 黍离悲歌的杰作:《击筑余音》等

三 清散曲中黍离悲歌的出现

四 黍离悲歌散曲的题材意义

 第二节 清代题画散曲研究

一 清代初期的题画散曲

二 清中叶以来的题画散曲

三 清代题画散曲的特征

 第三节 试论清代的黄冠体散曲

一 刘一明的“教外别传”之作及颜孝嘉的《渔鼓曲》

二 《十空曲》与《新七笔勾》等

三 劝孝论善等说教类道情

四 元、明两代黄冠体散曲回顾

五 清代黄冠体散曲的特点

六 对黄冠体散曲应适当宽容些

 第四节 清代女性生活题材的散曲

一 清代文人散曲中的女性生活题材描写

二 清代女性散曲作家的创作

三 清代女性生活题材散曲的特点

第六章 清代散曲的艺术特征研究

 第一节 试论词味与曲味及清人的“词味散曲”等

一 词味与曲味辨析

二 朱彝尊等“以词为曲”的文学原因

三 清代“词味散曲”的表现与特征

四 清代“词味散曲”得失论

 第二节 清代“珌括”、“翻谱”之类散曲的意义

一 “櫽括”、“翻谱”、“集唐”等创作方法

二 前人对“櫽括”、“翻谱”等散曲的评价

三 笔者对“櫽括”、“翻谱”散曲意义的理解

 第三节 清代的“曲味曲”分析——以黄周星、黄图珌的散曲为例

一 “二黄”对散曲文体特征的认识

二 “二黄”散曲的“本色当行”特征分析

三 “二黄”散曲与元代本色派散曲之比较

第七章 清代散曲与同期其他文学体裁的交互影响

 第一节 清代散曲与剧曲

一 散曲与剧曲在文学精神上的区别

二 戏曲对散曲的吸纳

三 题咏戏曲的清代散曲作品

四 余论

 第二节 清代散曲与清代小说

一 小说中的散曲:以《红楼梦》等为例

二 散曲中的小说:题咏小说的散曲

三 余论

结论 清代散曲再评价

附录 清代散曲辑佚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清代散曲是当时最流行、最活跃的文学样式之一,是真正“活”的文学。《清代散曲研究》对有清一代的散曲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梳理。作者以散曲文本为主,结合散曲特征及中国古代文体发展规律,将清代散曲放置于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考察,探寻影响清代散曲发展演变的各种因素,合理解释清代散曲发展走向。通过清代政令与散曲、清人的散曲观念、散曲作家群、散曲发展演变、清代散曲题材、清代散曲的艺术特征、清代散曲与其他文体的相互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分析了清代散曲作家的时空分布、知识结构等相关问题;勾勒了清代散曲演变的轨迹;论述了清代散曲中“黍离悲歌”、“题画”等主要题材及“词味散曲”、“櫽括”、“翻谱”散曲的艺术特征。最后,考察了散曲与戏剧、小说之间的影响。本研究以散曲文本为主,结合散曲特征及中国古代文体发展规律,认为清代散曲在内容上趋于雅正,在语言词汇上讲求词藻和典雅,提高了散曲的品位,增强了文学色彩,其艺术成就并不低于元、明散曲。《清代散曲研究》由兰拉成著。

编辑推荐

《清代散曲研究》由兰拉成著,内容包括:清代散曲的社会文化环境研究、清代文人的散曲观念研究、清代散曲作家研究、清代散曲题材内容研究、清代散曲的艺术特征研究、清代散曲与同期其他文学体裁的交互影响等七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代散曲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兰拉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96519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4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4: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