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神农(袁隆平)/感动中国的时代先锋
内容
试读章节

妈妈讲的故事

1930年9月1日,那是初秋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在北平协和医院的产房里,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了。

新生儿是华静女士与袁兴烈先生所生的第二个男孩。

为了纪念次子降生于北平,袁兴烈先生按照袁氏家族“隆”字的排辈,为其取名隆平,乳名二毛。

小二毛和母亲在协和医院生活了七天以后,袁兴烈接妻儿出院。袁先生特意安排人力车穿过天安门广场。可以说,小二毛离开医院,睁开眼睛看世界时,可能首先看到的就是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子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新生儿举行的一次洗礼。

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它是伟大祖国的瑰宝,是政治风云际会的场所,也是一个民族文化意蕴的集中体现。它实在是一部奇书,一部面向宇宙默默打开的奇书。它写满神秘,它给人类社会留下的是无限想象的空间。袁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每当步人天安门广场,一种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他总会受到爱国主义的感召。这一天,作为父亲,袁先生有意将自己心灵的感召传递给幼子,传递给子孙后代。

袁氏祖籍江西省德安县青竹板坡。袁隆平的祖父袁盛鉴曾任广东文昌县县令。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毕业于东南大学中文系,早期在平汉铁路局供职: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在冯玉祥第二集团军任上校秘书;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国民党政府侨务委员会任科长。在袁隆平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位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人正直,讲究礼仪,严肃寡言,非常执著。

袁隆平的母亲华静是一位扬州姑娘,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高中毕业后,担任小学教师,与时任校长的袁兴烈先生恋爱成婚。长子隆津出生以后,她便辞去了工作,成为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这位贤良的知识女性非常喜欢哲学,喜欢读英文版尼采的哲学著作,喜欢尼采的文字,喜欢尼采的激情。她说,尼采的所有文字都被激情的火烧得通红,烧得灼灼逼人。在尼采的作品里,绝对找不到语言的泡沫。

幼小的二毛,听母亲讲尼采,似懂非懂。直到长大以后,他才逐渐读懂了母亲,读懂了尼采。

这位五个孩子的母亲非常注意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注意开发孩子们的智商。她说,孩子们的智商如同一座宝库,品德和情操则是打开这座宝库的钥匙。这位贤淑的母亲将她那渊博的知识化成了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并用这些故事来培养孩子们的美好情操。

在袁隆平的记忆中,夏日夜晚,母亲经常带他们兄弟在庭院中乘凉。他喜欢捕捉萤火虫,把捉到的一只只萤火虫放在火柴盒里,火柴盒便通体亮闪闪的,晶莹剔透,煞是好看。会讲故事的母亲,看着二毛手中装有萤火虫的火柴盒,讲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母亲说:“少年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从盗窟中救出少女京娘,与京娘结成兄妹并护送她回家。千里路上,赵匡胤扶京娘坐在他的马上,而他自己却牵马步行。

就在这次送别之后,京娘在战乱中死去了。后来,赵匡胤在一次夜战中迷了路,忽然,一只萤火虫飞来为他引路,一直把他引出了险境。传说这是京娘死后为报答赵匡胤相送之恩,化为萤火虫,在他有难时,特地赶来相救的。”

啊,原来这萤火虫是美丽善良的京娘的化身。懂事的二毛听了这则传说以后,从此再也不忍心捕捉那可爱的萤火虫了。

袁隆平很喜欢小时候妈妈给他讲过的一个很有哲理的童话故事:

有那么一只胖胖的狐狸,一天,它正在觅食,听见一群雏鸡唧唧喳喳地叫着,那叫声很甜美。狐狸听见那雏鸡王国的甜蜜对话,馋涎欲滴,便四处寻找进口。终于,它发现了一个小洞。可是洞口太小了,它那肥胖的身躯无法进入。于是,这只狐狸便绝食五天,饿瘦了自己的身躯,终于穿过了那个小洞,贪婪地吃光了小院里的雏鸡。这时,它发现自己肚皮吃得鼓鼓囊囊的,根本无法钻出那个小洞了。无奈,它又绝食五天,再次饿瘦了身躯。结果,回到院墙外的狐狸,依旧是原来那只狐狸。

母亲讲过的这个故事,小二毛终生难忘。长大成人以后,他渐渐明白了母亲给他讲这个故事的良苦用心:善良的母亲是在用这则故事教育她的儿子,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他也渐渐地体味古人说过的“无欲则刚”的道理。

一天,二毛好奇地问母亲:“人是从哪里来的?”

自幼深受教会文化熏陶的母亲回答说:“《圣经》里说,人类的始祖是亚当和夏娃,他们是上帝用泥土造的。

在我们中国也有‘女娲用黄土做人’的传说。说是女娲用她那双神奇的手,把黄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个个男人和女人。捏完后,她朝着那泥人吹出一口法气,于是,那一个个黄土泥人便有了鲜活的生命。从那时起,人类便繁衍生息,传宗接代……”

最后,妈妈对二毛说:“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知道,不管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归根到底,我们人类都是从黄土地来的。”

妈妈还告诉他,我们吃的粮食是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我们穿的衣服是用从黄土地上收获的棉花织成的布做的,我们住的房子是用黄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总之,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所以说,土地是生命之源。  “土地是生命之源。”二毛听懂了母亲的话,悟出r其中的道理,所以,二毛自童年时代起便开始对土地有着一种神圣的敬意。

袁隆平的启蒙教育,完全得益于会讲故事的母亲。少年袁隆平犹如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在母亲的怀抱里轻轻流淌。那是一个编织美梦和幻想的年华,那是一个激情涌动的年华。教师出身的华静,非常珍视小二毛那涌动的激情。她以为,儿时的激情,是一种力量的源泉,是健康成长的原动力,是走向成功的起点。为了加深二毛对土地的热爱之情,母亲还给二毛讲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为了捍卫国土浴血疆场的故事。她说:

“国土是神圣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场,他们演绎了多少壮怀激烈的历史篇章,都与国土紧紧相连。

土地是万物的母亲。我们民族自远古时代就对土地怀着虔诚的信仰,我们的祖先总是以隆重的方式祭祀土地。历代皇帝在年末岁首都要净身素食、叩拜土地。清朝皇帝每年三月总要到先农坛,亲自扶犁,演示耕作一亩三分地。”

母亲讲的这些抑恶扬善的故事,是对二毛最好的启蒙教育。

“妈妈,为什么像岳飞那样的好人斗不过坏人呢?”

“因为坏人心狠手辣,叉阴险,又狡诈,各种阴谋手段都使得出来,好人很难预防。可是,恶有恶报,坏人终究要失败,最终的胜利者还是好人。”

这位聪慧的母亲总是创造机会,为孩子们讲述“好人”的故事。

二毛六岁时,袁兴烈一家迁居到汉口。这一年的春天,母亲带他们兄弟游览了距汉口不远的“神农洞”。

“神农洞”相传是神农炎帝出生的地方,这里供奉着炎帝的塑像。母亲引导他们弟兄向这位光耀九州的神农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鞠躬礼,以表达对这位先贤的景仰之J隋。

礼毕,母亲告诉大毛和二毛,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这位先贤在五千多年以前,创耕耘,植五谷,驯禽兽,尝百草,为民疗疾。他的丰功伟绩,誉满九州,名扬天下。

小二毛忍不住好奇地问妈妈:“炎帝是哪里来的?”

妈妈微笑地看着好提问题的二毛,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神话故事。

“传说牧羊女安登天天在山上放羊,有一天,她在山头上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自称七龙子的英俊青年和她相亲相爱。P1-5

后记

袁隆平生平

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原籍江西省德安县,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座客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袁隆平50年代就读于于西南农学院。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0~1981年,袁隆平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从1971年至今,他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先后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并在200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4月,荣登“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

目录

1.妈妈讲的故事∥1

2.战乱中的“世外桃源”∥8

3.雾都重庆的年少时光∥16

4.他选择了农校∥26

5.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32

6.挑战权威∥4l

7.挑战饥饿∥49

8.为了美丽的梦想∥57

9.伉俪偕行∥60

10.雄才在磨难中穿行∥70

11.他的松鼠朋友∥76

12.灵感再一次闪现∥82

13.感悟生命的高贵与壮美∥87

14.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90

15.“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97

16.开创一条水稻高产之路∥106

17.杂交稻的希望之光∥113

18.科学的春天来到了∥120

19.当荣誉接踵而来的时刻∥123

20.“绿色神话”∥128

21.“杂交水稻之父”∥133

22.自然探秘无休无止∥139

23.群星璀璨∥143

24.“东方魔稻”对西方的诱惑∥151

25.“绿色的和平使者”∥156

26.当评选为院士的时候∥165

27.“八千里路云和月”∥169

28.“神农”礼赞∥176

29.荣誉的巅峰∥182

30.冬天里的春天∥189

31.获奖后的谈话∥195

32.海棠花开的时候∥202

33.让杂交水稻造福全人类∥205

附录1.作者后记:传递给青年读者一份美好的理想

附录2.袁隆平生平

序言

他给世界带来了福音

缪俊杰

袁隆平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20世纪80年代初,当袁隆平被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领上国际学术会议的讲坛时,这位博士把袁隆平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郑重地向各国专家介绍说:“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世界带来了福音。”90年代,当袁隆平站在美国罗德岛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的领奖台上时,美国前总统顾问、农业部部长助理帕尔伯格教授则称赞袁隆平:“他的研究成果击退了饥饿的威胁,袁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

这就是外国人眼中的袁隆平。

这位曾经在湘西一所农校里当了多年穷教员的农业科技人员,曾几何时,成了世界级的大科学家,成了中国最权威的学术机构之一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在世纪之交的喜庆日子里,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向他颁发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有关权威机构还把天上的一颖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几亿、几十亿人当中,有几个人获此殊荣?伟哉,壮哉,幸哉,袁隆平!

为这样一位人物树碑立传,理所当然。摆在我面前的是河北传记文学家祁淑英的传记文学作品《当代神农袁隆平》。这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科学家传记,我为它的出版感到由衷的高兴。

几年前,也曾有人为袁隆平作传。为一个杰出人物出版多部传记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世界上写拿破仑的传记有一百多部,写爱因斯坦的传记也很多。只要各有特色,读者就不会感到多余,反而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传主的经历和性格,对人物有更全面的认识。祁淑英的袁隆平传记,多角度、多层面地向广大读者展现了袁隆平这位高大(隆)而平凡(平)的人物的曲折经历和心路历程,扣人心弦,引人深思。

袁隆平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母亲发现这个幼小的心灵对大自然充满幻想,对绿色世界怀有一份爱心,便十分珍爱他的童心,逐渐培养他的兴趣。袁隆平少年时期,多难的祖国正受到日本的入侵,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壮举,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当他开始懂事时,他意识到人生是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他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学农,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抉择。他把自己喻为一粒种子,不管撒在土地上的任何一处。都会生根发芽。袁隆平的性格中有其平和的一面,更有富于挑战性的一面。他具有非凡的创新胆略,敢为天下先。他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他对外国人的权威观点敢于质疑,大胆提出自己的创见。他的“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科学选题,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在三年困难时期他和广大群众一样挨饿,但他却以非凡的勇气向威胁着人类的“饥饿恶魔”挑战。他在人生道路上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磨难,但他相信,走过秋天的泥泞、冬天的风雪,就会迎来春天的曙光。他相信,穿行在磨难之中,他的智慧就会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他经历了太多曲折,但他坚持“杂交水稻”项目的科学研究,与他的助手一起,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百折不挠地攀登前行,就像到西天取经的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劫难,终于获得了成功,达到了“光辉的顶点”。袁隆平人格之可贵。在于他是以他的创造勇气来从事自已的事业,又以平常心来对待自己的成就。他始终能以平常心来对待自己,拒绝做官,把自己留在科学家的角色之中。他效仿爱因斯坦,失意时不气馁,得意时不忘形,分外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始终安于自己的农业科学研究。袁隆平在科学研究上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而在为人上却脚踏实地、忠厚诚实,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对家庭、爱情的执著,同他对科学的执著是一样的。因此,他是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我们从祁淑英的《当代神农袁隆平》中读到的就是这样一位科学家袁隆平。作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的情节和鲜为人知的故事,把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氛围都写得有声有色,人物性格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祁淑英同志是出版事业家,也是一位在传记文学创作上很有功力的作家。有的图书评论家在谈及祁淑英的传记文学创作特点时指出:她在传记文学创作中,不是用一般的写传记的手法平铺直叙,而是截取独特的闪光点,每每将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又执著追求的科学家的个性和人格魅力展示给读者。她将传主写得如诗如画,如曲如歌。读祁淑英笔下的传记文学作品,如同听一首生命之诗的朗诵,如同欣赏一曲事业之歌的吟唱……我赞同这种评价。近些年她从事人物传记特别是科学家传记创作,她的《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传记出版后,在社会上和广大青少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得到了好评。鲁迅说过:“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但曾几何时,歌星、影星、电视主持人以及大款们的传记作品充斥着我国的图书市场。他们的传记不是不可以出版,但是,许多青少年以他们为偶像并趋之若鹜,就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为此,诸多有识之士曾大声疾呼,要多为那些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人,特别是要为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树碑立传。可喜的是,目前已有一批科学家的传记相继问世。尽管这些作品不如明星之类的传记畅销,但是,我以为这些作品对于青少年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祁淑英的这部《当代神农袁隆平》即将出版,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向亲爱的读者推荐这部为“杂交水稻之父”立传的文学传记作品。我同祁淑英同志认识多年,有些业务来往,对她在出版事业上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在文学创作上执著追求、富于创造的精神,深感钦佩。读后有感,撰写此文,如蒙不弃,权作为序。

内容推荐

祁淑英编著的《当代神农(袁隆平)》旨在把袁隆平先生鲜活的一生介绍给大家。我们在全面梳理袁隆平先生卓著功勋的同时,也会将袁隆平先生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展示给大家。在这里你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袁隆平:他以“杂交水稻之父”的美誉名扬天下,无形资产评估超过1000亿,可当他面对共和国总理时,却直言不讳地申请2000万的科研经费;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农民”,他精通田间地头的每一样活计,一身泥土气息,却是地地道道的城里知识分子出身;他是位逢开会就请假的全国政协常委,生活中却是个率性而为,排球、游泳、下棋、打牌、小提琴样样精通的“老顽童”。

《当代神农(袁隆平)》是一本人物介绍类书籍。

编辑推荐

祁淑英编著的《当代神农(袁隆平)》内容介绍:袁隆平,他是一颗同时在科学和自然的天空中闪烁出耀眼、迷人光芒的明星!当他去参加国际研讨会,不论白皮肤、黑皮肤或是各国政要、科学巨匠都会自发地起立鼓掌,目送他就座;当他下乡去传技,老百姓都会自动夹道欢迎,点燃鞭炮,情真意切地尊称他为“米菩萨”……夜晚,仰望苍穹,我们的眼睛也会情不自禁地去追寻着那颗明亮“袁隆平星”。为什么我们如此痴迷的去追逐他?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与他的科学成就息息相关。我们追逐他,更因为我们渴望了解他,渴望了解他被我们熟知的光环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神农(袁隆平)/感动中国的时代先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祁淑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051784
开本 32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3=76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