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吴斌(中国最美司机长篇报告文学)
内容
编辑推荐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中国最美司机吴斌,美在于平凡处见伟大。作为一名普通的客车司机,恪尽职守,生动地诠释了职业道德的丰富内涵,提示人们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长篇报告文学《吴斌(中国最美司机长篇报告文学)》是一部学习宣传吴斌英雄事迹,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良好教材。作家孙侃以深入的采访,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深刻的思想,再现了吴斌的成长历程和壮举瞬间,描述了英雄产生的生活背景和时代意义。

内容推荐

浙江省杭州长运公司快客司机吴斌同志在驾驶大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途中,一块铁块从空中飞落砸中吴斌腹部和手臂,导致其三根肋骨被撞断,肝脏被击碎。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完成了换挡、刹车等一系列安全操作,确保了车上25名乘客的生命安全,而自己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宝贵生命。吴斌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被誉为全国人民心中的“平民英雄”、“最美司机”。长篇报告文学《吴斌(中国最美司机长篇报告文学)》是一部学习宣传吴斌英雄事迹,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良好教材。《吴斌(中国最美司机长篇报告文学)》作者孙侃以深入的采访,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深刻的思想,再现了吴斌的成长历程和壮举瞬间,描述了英雄产生的生活背景和时代意义。

目录

第一章 生命中最辉煌的76秒

第二章 “乘客都安排好了吗?……”

第三章 英雄逝去,泪飞顿作倾盆雨

第四章 他从小就是个踏实、勤劳的人

第五章 握住的不只是方向盘,更是责任心

第六章 百万公里安全行车纪录是怎么产生的?

第七章 “我爱你们,一生一世地爱”

第八章 一座城,送别一个人

第九章 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上传扬

第十章 英雄的身后,有无数个吴斌

第十一章 东海之滨,有一处令人瞩目的道德高地,

附录

后记

试读章节

是的,正是因为吴斌人生中最后一个制动动作做得如此平稳,如此完美,车上的绝大多数乘客都没有意识到就在刚才,他们经历了一次生死劫难,而化解这场劫难的就是眼前这位具有超人般意志的司机。

正因如此,直到手捂腹部的吴斌竭力站起身,关照好大家要注意安全后,在场的乘客们才看清了他脸上的痛苦表情,他右手臂上渐渐渗出的鲜血,看清了被他紧紧捂着的腹部正在渗血,大家这才强烈意识到,所乘坐的大客车,这位司机,以及车上的每个人遇上了“大事”。

众乘客不由得纷纷从座椅上站起来,向他走去,把他围住,挽扶着让他躺下。

知道身边己经围了一群关心自己的乘客,坚强阿吴斌试图睁开眼睛,但体力已经衰竭的他未能如愿。一名乘客急忙把耳朵贴近吴斌的嘴边,屏住呼吸倾听。他听见吴斌艰难而依稀地吐出几个音节:“……打110,……打120。”最后那两个音节是这位乘客好不容易才辨认出来的。

整个车厢再次出现了一段短时的肃静,因为惊愕,因为感叹,因为震撼。

当时正在车上的乘客孙锡南在出事的那一刻,坐在车厢的后排,但他清楚地听见那声铁片击穿挡风玻璃的巨大声响,随即发现大客车异常平稳地停下了。他赶紧走向车厢前部,诧异地看见司机身上竟在流血。尽管还握着方向盘,但只能瘫坐着,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令人更为惊讶的是,明显身负重伤的司机后来居然还站了起来,关照乘客们要注意安全,关照完了才彻底倒下。与很多乘客一样,起初的他被这一切惊呆了,但很快意识到方才究竟发生了什么。“当时,过了好一阵子,车上的乘客们才渐渐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真的,我太佩服吴师傅的壮举了,这是常人所不可能完成的奇迹。”事后,这位66岁的无锡市民反复慨叹。尽管年长的他已历经世事,但每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然欷散不已。

韩维春是在江苏无锡做生意的山东人,当时坐在这辆大客车的倒数第三排。回想起吴斌救人的情景,他就会反复讲述这一事实:“尽管我也听见了铁片击穿挡风玻璃的那声巨响,但因为我们的车还在非常平稳地行驶、停下,没有一点晃动,大家还都以为只是前面的车辆出了事,我们的车什么事都没有,因为这个车停得实在太稳了,直到他从驾驶座上艰难地站起身,面对我们……如果当时他的手稍微晃一晃,大客车还在行驶,乘客们就会感觉出异样来。”说到这里,陷入极度折服和伤感的韩维春就禁不住哽咽。是啊,已经身负重伤、命在旦夕的吴斌竞还能把高速行驶的车辆停得这么稳当,凭借的究竟是什么?

乘客周国新那天乘这辆大客车来杭州出差,他坐在第五排座椅上。挡风玻璃碎裂的声响惊醒了假寐中的他,他睁开眼睛,四下察看,发觉大客车正在缓缓减速,直至停下。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的他未等车辆停稳,就往驾驶室方向跑去。“我看见吴师傅已经因巨大的痛苦而紧锁双眉,右手还紧紧捂着腹部。没想到的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首先想到的仍是乘客们的安全!他最后一个举动是按下按钮打开了大客车的门,还挣扎着站起来,关照我们必须注意安全。如果不是他处置得当,我们一车人真不知会怎么样。”周国新哽咽着说,“只有亲眼目睹这一切,只有真切地看到吴师傅变得蜡黄的脸、豆大的虚汗和腹部渗出来的血,我们才开始感觉事情竟是这么的严重,他的行为是多么的伟大!”

从无锡出发去杭州婆婆家的乘客翁丹丹,与妈妈和女儿一起乘坐了这辆大客车。虽然坐在车厢靠后部位,但她十分清晰地看到了事件的全过程,并在事发之后主动参与了救助工作。让她刻骨铭心的是,受了重伤的吴斌居然还能忍着剧痛嘱咐大家注意安全,他那从容镇定的表情促使众人平静下来。没有人抱怨,没有人失控,大家都很有秩序,直至120救护车的到来。她说:“如果没有吴斌师傅那儿句嘱咐,那样的镇定,大客车虽然停下了,但后果仍然不堪设想!”

乘客成冠霖事后每次向人们诉说现场情况和内心感受时,总会不停地念叨着这句话:“我们的生命是英雄司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他说,飞来横祸把吴斌击成重伤,但没能击伤他的半点意志。那个几十条性命危在旦夕的重要关头,吴斌把仅有的生命力量全都交给了乘客们,只要能够让乘客们得救,他无怨无悔。“向英雄致敬,祝天下好人幸福平安!”这两句话绝非空洞的祝愿,切身感受英雄壮烈献身的那一幕,他经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心灵激荡。他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叫英雄,什么是好人。

乘客余国富以“吴师傅最牛,吴师傅最棒”这两句最简洁有力的话,来评价他亲眼所见的吴斌:“我也开了将近二十年车,出租车、货车我都开过,但从来没见过吴师傅这样的驾驶员。直到现在,只要我一想起吴师傅忍着剧痛,牢牢把住方向盘的样子,我就会哭,感动的哭,敬佩的哭……”

乘客林南战则由衷地说:“敏捷地刹车,熟练地按下双闪灯,冷静地疏散乘客……吴师傅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当时,他与在场的所有乘客一起,在被英雄感动的同时,开始忙着救助英雄。

身临其境,发出同样由衷感慨的,还有乘客朱来群、单姗姗、王女士……

佛家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把救人于危难视为世间最崇高的行为,而吴斌,却是救了整整25条生命!

英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

曾以顽强抗争命运著称的中国作家张海迪说过:“既然是一颗流星,也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认为:“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而印度作家泰戈尔的一句名言是:“应该完成的任务,即使为它牺牲生命,也要完成。”

或许,吴斌未必读到过这些句子,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人类所追求的道德品质,达到了先哲期待并讴歌的精神境界!P5-8

序言

1944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张思德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以博大深邃的情怀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告诉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2012年,杭州长运运输集团二公司驾驶员一吴斌,在生命遭受突如其来打击的垂危时刻,以生命中的最后一份力量,确保了全车乘客安然无恙,让我们再一次见证了重于泰山的伟大,吴斌同志无愧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亲切赞誉一中国最美司机。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中国最美司机吴斌,美在于平凡处见伟大。作为一名普通的客车司机,恪尽职守,生动地诠释了职业道德的丰富内涵,提示人们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中国最美司机吴斌,美在于危难处见真情。面临生死考验,强忍剧痛,从容镇定,彰显了心系乘客、舍己为人的感入情怀。中国最美司机吴斌,美在于细微处见精神。从客车的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吴斌同志在短短76秒钟的行为是那样自然,好像只是在完成一次正常停靠,但支撑起他的是对人生价值、对真善美的毕生追求。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不崇尚英模的行业同样是一个没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吴斌同志不仅是时代英模,更是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骄傲。长期以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高度重视行业文明建设,大力加强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了以“铺路石精神”、“道班精神”、“筑岗精神”、“灯塔精神”、“救捞精神”为代表的交通精神,涌现出了金牌工人许振超、援藏楷模陈刚毅、蓝领专家孔祥瑞、马背信使王顺友、溜索姑娘尼玛拉木等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的重大典型,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值得广泛宣传、深入学习、大力弘扬。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我们坚信,在吴斌同志和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英模事迹的感召下,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会牢记责任,不辱使命,自觉强化宗旨意识,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交通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为实现两个“百年”宏伟目标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2012年12月4日

后记

英雄何以成为英雄?英雄的成长究竟需要哪些过程?其间究竟存在哪些秘密?有多次,我曾试图通过对此类文学作品的阅读,对此类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分析,探寻其本质及根源。也曾经创作过以先进人物为原型的报告文学作品和剧本,对英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但这一探求始终没有终结。我似乎还在等待机会,让我能与英雄零距离接触,在一种真实的状态下,还原他的业绩的缔造经过,体会他的喜怒哀乐,剖析他的内心世界,探究他的从业动机,直至描摹他的生命本质。

因此,当我荣幸地获得了以“中国最美司机”吴斌为主人公的长篇报告文学的创作任务时,觉得这便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我第一次得知吴斌的英雄事迹时,恰巧因腿部手术而在家休养,电视上播放的76秒英雄壮举感动了我,使我又通过网络和报纸搜寻并收集了这一事件的大量报道。当我拖着尚未彻底痊愈的左腿,走访吴斌的领导、同事和家人,来到吴斌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听取众人对吴斌的种种回忆,感受吴斌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之时,我觉得自己已经开始了与英雄的直接对话,这对话不加遮掩,直抒胸臆,令我动容。记得有一天,吴斌的妻子汪丽珍、姐姐吴冰心和同事余伟,用吴斌生前上、下班时用的车子送我回家,当我下车后,我忽然双眼湿润。我十分真切地感觉,刚才与我在一起的正是吴斌,只有吴斌,因为他对我说了他小时候的趣闻,他数十年驾驶经历的体悟,他对自身的希望和要求,以及他今后的事业打算……我呆呆地站在原处,并固执地认定,我已经与吴斌真实地交谈过,我手中那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的,都是吴斌亲口告诉我的生平经历和人生追求。

正因为认定吴斌就在我身边,就在我灯下打开电脑时一直陪伴着我,所以在创作的全过程,我不敢有丝毫怠慢,甚至为了一两个词语搜索枯肠,否则就会寝食难安。好几次我甚至想停下来,直接向吴斌讨要建议,或者与他探讨应该如何造句为文。在我因被笔下的英雄事迹感动得流泪时,又是吴斌让我冷静下来,教我必须以从容的心态、客观的描述来记录,而不必过于感情用事,乃至夸饰虚构。事实上,我所收集到的素材如此丰富,早已用不着一丝半点的夸张加工,唯应做到的,便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娓娓叙述,偶尔在叙述的间隙发出一两旬感慨。幸运的是,在创作这部作品的两个月时间里,我的工作始终顺畅,这一方面得益于省交通运输厅、杭州长运运输集团、《中国交通报》驻浙江省记者站等有关方面的全力支持,我想,更得益于吴斌的始终陪伴和时时提醒——陪伴着我的是吴斌的精神,感召着我的是吴斌的留存千古的英勇业绩。  ’

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i_这便是英雄之所以永恒于世的原因。

在此书出版之际,我要深深地感谢为创作这篇作品提供指导和帮助的领导和朋友们。感谢省交通运输厅储雪青副厅长、周群副巡视员,杭州长运运输集团公司王德润董事长兼总经理、企划部经理张红卫,杭州长运集团二公司孟联建经理,《中国交通报》驻浙江记者站贾刚为站长、张帆记者,省交通运输厅新闻中心康信茂副主任,《交通旅游导报》新闻部陈汉裕主任、陈爱记者:感谢吴斌的家人和诸多同事;感谢浙江省作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黄亚洲,浙江省社科院科研情报处处长、评论家卢敦基,人民日报浙江分社副社长、报告文学作家袁亚平等全力支持我的众多作家朋友们。没有你们的帮助、支持和关心,我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如愿完成这部作品。

另,为丰富本书内容,书中使用了一些新闻照片,-若干照片一时难以找到作者。望作者见到此书后与《中国交通报》驻浙江记者站联系,谨致谢意。

孙侃

2012年9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吴斌(中国最美司机长篇报告文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410144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