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为,崇拜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偶像崇拜是个人对其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就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变化而言,偶像崇拜可以是青少年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他们需要从对不同杰出人物的认同和依恋中肯定自我价值。总之,当今的追星,已经成为一种广泛性的大众普及化明星式的偶像崇拜,表现出新的特征。岳晓东编著的《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在论及为什么会出现追星现象时,深入客观地分析了一些相关的心理需要,如归属需求、认同需求、补偿需求、宣泄需求、需要需求、逆反需求、爱恋需求以及从众需求。
图书 | 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岳晓东博士大众心理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心理学认为,崇拜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偶像崇拜是个人对其喜好人物的社会认同和情感依恋。就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变化而言,偶像崇拜可以是青少年自我确认的重要手段,他们需要从对不同杰出人物的认同和依恋中肯定自我价值。总之,当今的追星,已经成为一种广泛性的大众普及化明星式的偶像崇拜,表现出新的特征。岳晓东编著的《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在论及为什么会出现追星现象时,深入客观地分析了一些相关的心理需要,如归属需求、认同需求、补偿需求、宣泄需求、需要需求、逆反需求、爱恋需求以及从众需求。 内容推荐 岳晓东编著的《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讲述了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追星故事,包括从古代单纯的个人行为到现代化的商业运作。作者以心理咨询师的职业素养,运用现代心理学科学研究方法,追踪调查了追星者的人格特质及心理动机,高屋建瓴地分析了青少年追星的利弊。无论你是追星者本人还是辅导人员,《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对你都有很强的指导借鉴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何为追星为何追 嫁人就嫁苏东坡:明星古已有之 拓展阅读:中国古代的明星和追星族 东坡居士迷乐天:追星历史悠久 拓展阅读:谁是李白的粉丝 “三星时代”的迷乱:当代明星评点 拓展阅读:日韩的偶像工业 信你爱你到极端:追星是种偶像崇拜 拓展阅读:我的少年偶像雷锋 追星的五大心理作用 拓展阅读:从“盒饭”中吃出了人生的乐趣 拓展阅读:追星的变迁(一) 追星中的“普塞克效应” 拓展阅读:青春偶像的力量 追星探视:f4研究 拓展阅读:青少年追星的调查 第二章 追星与自信 追星中的自信心 做中国的奥普拉:陈鲁豫的自信型追星 .拓展阅读:明星们成名前的职业 要成功就变成他:谢涛的自卑型追星 拓展阅读:“我们都在扮刘德华” 追星中的“战斗机”:杨丽娟的自恋型追星 拓展阅读:给杨丽娟开药方 衣带渐宽终不悔:曾依的自误型追星 拓展阅读:名人们的追星 追星探视:青少年对四类偶像和榜样人物的选择 第三章 追星与依恋关系 追星就是寻求“遥亲感” 拓展阅读:追星的变迁(二) 学习雷锋好榜样:追星中的安全型依恋 拓展阅读: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黎明的神话魔力:追星中的沉湎型依恋 拓展阅读:阿欣,粉丝走清还有我 “照片男”专追“呕像”:追星中的回避型依恋 拓展阅读:什么是“民星崇拜” 偶像离去的绝望:追星中的恐惧型依恋 拓展阅读:爱杀列侬 追星探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三个内在维度 拓展阅读:疯狂的明星崇拜 第四章 追星与自我认同 追星就是寻找自我 拓展阅读:追星的变迁(三) 无声世界里的《雀之灵》:追星中的自我达成 拓展阅读:偶像崇拜与学业工作 偶像与榜样相辅相成:追星中的自我早闭 拓展阅读:内地与香港青少年追星特点对比 超级偶像崇拜综合征:追星中的自我迷茫 拓展阅读:在追星时代里 在追星中逐渐看清自己:健康追星与自我延缓 拓展阅读:追星追到几时休 追星探视:明星榜样化实验 拓展阅读:偶像崇拜与自信、孤独感及依恋关系 试读章节 “明星”一词在现代词义中引申为各行业中有名或技巧非常高的表演者,这主要是美国好莱坞电影于20世纪30年代传人我国后,其实行的明星制在演艺界推行的结果。那时上海各影院门厅外都挂有中外影星像,这是明星在我国开始流行的最初表现。歌舞星与此同时兴起,其后,随着时装模特表演和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明星扩展到所有演艺界与体育界。媒体发达的今天,明星进一步扩大到商界、政界、学界中的风云人物,汇聚成一个“满天明星闪烁”的时代。 不过,汉语中“明星”这个词由来已久。明星,在古汉语中系明亮之星,亦即太白或金星。《诗经·郑风·女日鸡鸣》:“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尔雅·释天》:“明星谓之启明。”郭璞《尔雅注》:“太白星也,晨见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太白。”除此以外,明星在古语中还特指华山仙女。如《太平广记·集仙录》:“明星玉女者,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李白《古风》诗早有“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的描写。 虽然明星一词原本并非指各行业中的名人偶像,但明星人物和追星行为在中国古代却早已屡见不鲜了,历史上苏东坡就是一个受到众多“粉丝”追捧的“大明星”。 宋代明星苏东坡 苏东坡这位旷世奇才不但在文章、书法上才情横溢,在生活细节上也极富创造力,加上他个性风流旷达,颇有时尚明星的风范。因此,他的服饰、食谱等也同文章书法一样受到当时国民的广泛追捧。东坡肉、东坡鱼、东坡酒、东坡巾、东坡墨……在11世纪的中国,上至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下至乡民百姓、青楼歌妓,都大有对苏东坡这个“品牌”钟爱有加者。 一笔一墨竞珍藏 当时凡是苏东坡碰过的东西:一张纸、一支笔、一个方台、一座凉亭,都能变成众人争购、争睹的对象,更不要说他的亲笔墨宝了。据林语堂先生所著《苏东坡传》记述,苏东坡做翰林学士的时候,常奉旨于宫中撰写文书。有一个极为崇拜苏东坡的人,勤于搜求苏东坡的字,苏东坡每一个短简便条若由苏东坡的书童交给他,他就给书童十斤羊肉。东坡已经风闻此事。一天,书童请苏东坡回复友人的口信,东坡已经口头回复了。书童第二次又来请求,苏东坡说:“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书童说:“那人一定要一个书面的答复。”苏东坡笑着说:“告诉你那位朋友,今天禁屠。”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常于宴饮之时作书画赠人。营妓中有一个叫李琪的,聪慧过人、知书达理,不过胆小腼腆,始终没有得到苏东坡赏赐的墨宝。苏东坡要调离黄州时,太守设宴饯行。李琪知道这个机会再不可错过,于是等苏东坡酒至半酣,便捧着酒杯跪拜堂前,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赐墨宝。苏东坡熟视良久,令李琪研墨,墨浓,取笔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写完这两句,即掷笔袖手,与宾客谈笑,却没了下文。在场宾客非常奇怪,只是不便过问。李琪可真急坏了,再次跪拜,苏东坡大笑着又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 P2-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追星与粉丝(揭秘偶像崇拜中的心理效应)/岳晓东博士大众心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岳晓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13654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