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想的智者(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走近诺贝尔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窥视医学的生命图谱;身临物理的自然秘境;感受化学的变化旋律;倾听经济的财富波澜;品尝文学的心灵故事。王子安编著的《思想的智者(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

内容推荐

王子安编著的《思想的智者(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是走近诺贝尔奖丛书之一,《思想的智者(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当然这种解剖,既是对其人生历程、生平事迹的叙述,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一种铺陈。具体而言,在叙述每个人物时,我们尽量做到一一将人物那种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执着的工作态度,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他们个人的素质、修养、性格、经历等元素,均给予呈现,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他们那种背后的执着爱好、坚持理想、强烈求知、意志坚强、迎接挑战与勇于创新的人生品质。

目录

帕尔·拉格奎斯特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温斯顿·丘吉尔

欧内斯特·海明威

哈尔多尔·拉克斯奈斯

胡安·希梅内斯

阿尔贝·加缪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

圣琼·佩斯

伊沃·安德里奇

约翰·斯坦贝克

乔治·塞菲里斯

让·保尔·萨特

米哈依尔·肖洛霍夫

奈莉·萨克斯

萨缪尔·阿格农

米格尔·阿斯图里亚斯

川端康成

萨缪尔·贝克特

附录一 诺贝尔

附录二 1901-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试读章节

帕尔·拉格奎斯特,瑞典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1891年5月23日生于瑞典南部斯莫兰的韦克舍,1974年去世。19岁从韦克舍一所高中毕业后,于1911年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就读,立志成为一名文学家。在大学读书时,曾从事艺术史研读,不时地为“社会民主青年联盟”等各种激进报刊写些战斗性诗文和评论文章,但因家境贫寒于1913年辍学,动身前往巴黎。到巴黎后,参加了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对表现主义、立体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年冬天返回瑞典,发表《文学的艺术和绘画的艺术》,论述了因袭传统文学的现代文学之衰落,赞颂了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的现代绘画,特别是立体派绘画的朝气活力。1914年,将以前发表过的随笔与诗歌定名为《主题》结集出版,在文坛初露锋芒。1915年,发表《评瑞典的表现主义者》《铁与人》,被誉为斯特林堡之后瑞典文学中最重要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寻求革新的瑞典文学的起点和典范。

拉格奎斯特一生致力于人类的善与恶这个主题。他的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他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作品属于第一阶段。如诗歌《苦闷》(1916)和剧本《最后的人》,表现了对生活的恐惧与悲观情绪。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生灵涂炭、百孔千疮的局面,使他在苦闷、徘徊中呐喊起来,致力于开创一个新世界。1927年出版散文集《征服生活》,标志了他的悲观主义逐渐被比较积极的世界观所代替,对人类定能战胜邪恶充满了信心。在写作技巧上脱离了早期作品的纯想像和晦涩难懂的象征主义,逐渐转为质朴而生动的描写。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永恒的微笑》(1920)、《邪恶的故事》(1924),描写童年生活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现实的客人》(1925),诗集《心中的歌》(1926),论文集《征服生活》(1927)和剧本《他又活了一次》(1928)等。

20世纪30年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他创作的第二阶段。无论在创作艺术上或在创作思想上都趋于成熟。法西斯的暴行、纳粹的残忍,使他更加关注人类的善恶问题。他响应反纳粹的瑞典作家组织的号召,撰写传说、童话以及讽刺散文,如《战斗的精神》、《在营火旁》(1932)等,针砭当时社会上泛起的政治极权主义。1933年,希特勒得势当权,他发表小说《绞刑吏》,对希特勒发动战争予以无情的揭露。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版《侏儒》(1944),被瑞典评论界誉为“最冷静、最训练有素”的散文杰作,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他不仅影响了1916年以后的瑞典作家,而且开辟了瑞典文学的新方向。1940年,他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天才》(1937),随笔、散文集《握紧的拳头》(1934)、《那个时代》(1935),剧本《绞刑吏》(1933)、《一个没有灵魂的人》(1936)、《疯人院里的仲夏夜之梦》(1941)和长篇小说《侏儒》(1944)等。在这些作品中,拉格奎斯特大力针砭政治暴虐和极权主义,并继续对人的生存状态作形而上的思考,主张用人道来对抗野蛮。

P2-3

序言

哲人云“知识就是力量”,更有人说,知识就是高度。在知识的内涵、外延里,科学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文明的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由于科技的历史性进步,由此而推动着人类历史由蒙昧走向文明、由刀耕火种走向科学现代。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即是人类的科学技术与人类的思想文明的结合。历史因科技的融入而变得可感,社会因科技的融入而变得丰富、多彩。

在人类科学历史的宏观体系中,依据文明的东西方形态也可以划分为东方科学技术体系、西方科学技术体系,其中东方科学技术体系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应以中国为代表。比较而言,东方科学技术体系富有深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传统,在诸如文学、史学、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古籍留存众多,内容博大精深。而西方科学技术体系则深富自然科学、实验科学的传统,因而造就出其最早的工业革命运动,形成实验手段与理论体系丰富的诸如物理学、化学、工程机械等成果。总之,东西方的科学技术传统各有所长。东方的人文与西方的自然,如能够完美结合,则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好模式。

在西方科学技术体系中,既有宏观的科学门类也有微观的分支科学。从自然科学的科学分类学角度而言,可以细分为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学等属种。在复杂庞大的科学技术体系外,西方还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学科标准体系与科技奖惩制度、科技创新制度,由此而推动着西方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诸如西方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二次工业革命、信息化社会、知识化社会等,皆是这种科学技术完美发展的结果。在丰富多彩的西方科学技术创新与奖惩制度体系中,诺贝尔科学奖金的设立即是推动西方百年来科学文明发展的重要一点。诺贝尔奖金由瑞典化学家、自然科学家诺贝尔通过捐献毕生的私人财产设立,这种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的精神,值得东方社会认真思索、务实学习。整个诺贝尔奖初期划分为物理、化学、生理医学、文学与和平五个奖项,这充分反映了诺贝尔本人不仅关注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关注人类精神世界、人类人文素养的发展。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诺贝尔奖项又多出经济学奖、环境奖两种,每一个奖金项目都紧密结合着人类社会的现实需要。

时至今日,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 00多个春秋,即使是迟到的经济学奖也已经走过40年的岁月。作为人类科学技术领域的一种百年知识品牌,其中不仅有许多的科学成就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其中的每一个获奖者也值得我们研究。科学家的成果与科学家的精神及方法,相比较而言,最重要的是科学方法,而最核心的则是科学家的精神。所以为了便于中国读者,尤其是今日的中国青少年了解、掌握近现代西方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生理医学、文学艺术、经济理论的过程、成果,我们编辑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艰辛策划、编写,终于完成这部多达25册的《走近诺贝尔奖》大型丛书。

从本套《走近诺贝尔奖》丛书的编写体例上来说,我们以人物为单元,以时间为线索,以有关每个人物的“生平事迹” “科学成果,,等为板块,而对于每个入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给予解剖。当然这种解剖,既是对其人生历程、生平事迹的叙述,也是对其人生哲学、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的一种铺陈。具体而言,在叙述每个人物时,我们尽量做到一一将人物那种坚定的信念、务实的精神、执着的工作态度,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以及他们个人的素质、修养、性格、经历等元素,均给予呈现,从而使读者体会到他们那种背后的执着爱好、坚持理想、强烈求知、意志坚强、迎接挑战与勇于创新的人生品质。另外,我们在每一人物的最后部分附加上包含涉及与该学科领域相关的学科简史、学科流派等内容的“经典阅读”栏目,以帮助读者较系统地掌握相关学科的必备知识理论。

总之,我们期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本套《走近诺贝尔奖》丛书,深思、体味、参照、借鉴这些文学精英、科学精英的生平与精神,而规划出自己的成才之路,并能够在人生的路上“坚持理想、执着奋斗、锲而不舍、勇于创新、戒骄戒躁”,终获成果。有时,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成为个人的人生座右铭:相信一套科学、有益的图书,同样具备相似的功能。当然,水平与时间的有限、仓促,使得本套丛书难免会存在一些瑕疵,期待读者给予批评,以期再版时予以改正、更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想的智者(走近103位诺贝尔文学奖精英)/走近诺贝尔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子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861011
开本 16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5.6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5: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