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1918-1970)
内容
编辑推荐

韩和鸣编著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1918-1970)》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广大中小学教师。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是个教师,然后才是个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将经验上升为理论,又以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出理论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因此,他最能体会到教学中的弊端所在,他最清楚中小学教师需要什么东西,他提出的中小学教学方法和艺术也最适合中小学教师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在简单介绍苏霍姆林斯基生平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的教学观及其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然后介绍了他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最后从如何备课一学校丰富多彩精神生活的创建一记忆的方法和艺术一因材施教一激发学习兴趣一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一研究性学习一转差方法和艺术一如何听课等方面展开论述,这种安排的前后顺序和一般课堂教学过程的顺序大致相当,系统性较强,便于教师学习借鉴。

内容推荐

苏霍姆林斯基是教师成长为教育家的典范,他的自下而上式的教育实践及理论总结模式保证了七教育思想与中小学教育实践宽广的契合度。尽管当前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心转向了课程领域,似“如何教”始终是影响教育质最的永恒主题。《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1918-1970)》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涉及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目标观、教师观,论述了学生学习和学校丰富的智力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师备课的方法和艺术,学习、记忆的方法和艺术,因材施教的方法和艺术,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和艺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艺术,转差方法和艺术,听课方法和艺术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1918-1970)》作者韩和鸣相信,这些从实践中来,并且经过理论锤炼的方法和艺术必将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启发和借鉴,对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简介

第二章 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观

一、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内涵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学思想

第三章 在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学目标

一、关于获取与积累知识

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第四章 教师——特殊的雕塑家: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素质

一、教师——特殊的雕塑家

二、要有一颗热爱孩子的心

三、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养

第五章 用终生时间备课:苏霍姆林斯基论备课方法和艺术

一、备课,首先要认真了解学生

二、用终生时间备课

三、备教材中的疑问点

四、要保证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

五、随时准备调整自己的教案

第六章 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论学习与学校丰富的精神生活

一、精神生活的含义

二、精神生活的内容

三、到大自然中上思维课

第七章 让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苏霍姆林斯基论记忆的方法

一、苏霍姆林斯基对记忆问题的论述

二、记忆策略

第八章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因材施教的方法和艺术

一、苏霍姆林斯基对有关因材施教问题的论述

二、因材施教策略

第九章 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二、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三、处理好“已知”和“未知”的关系,把学生从“已知”引向“未知”

四、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生机勃勃的状态

五、让学生有一门最喜爱的学科

六、掌握评分的艺术

第十章 让课堂教学富有效率:苏霍姆林斯基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

一、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

二、教师要把课堂关注的中心放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上

三、给学生的学习赋予一种完成任务的性质

四、掌握学科的基本规律

五、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

七、课堂上设置的问题既是可以理解的,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八、课堂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使学生过于疲劳

九、将知识系统化

十、课堂上要留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当堂巩固

第十一章 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养成良好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论学习方法

一、研究性学习法

二、要每天读书

三、听课时做笔记

四、合理安排全天的学习时间

五、创造内在的动力,学会自制

六、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十二章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取得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论转差方法

一、差生形成的原因

二、转化差生的措施

第十三章 评价别人,对照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论听课的方法和艺术

一、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

二、教师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

三、教师掌握的相关知识有多少

四、教师怎样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

五、教师是否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

六、学生的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怎样

七、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

八、教师是否让全体学生都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九、教师布置课外作业是否得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1918-197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和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18558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0-095.12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3
出版地 河南
239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