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澳门十年(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澳门)
内容
编辑推荐

《澳门十年(大型电视纪录片)》由刘文编导,这是一次穿越时间的纪录,一次贯连历史的回首。

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大型电视纪录片)》,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澳门,告诉世界一个和谐发展的中国。

这部大型纪录片以深刻主题的呈现和精彩影像的展示,全景式地记录了澳门十年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过程,描绘出澳门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内容推荐

《澳门十年(大型电视纪录片)》由刘文编导,是由中央电视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摄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而特别制作唯一的一部官方纪录片。2009年12月11日至18日每晚20点,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隆重首播,并在中文国际频道;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国际频道,以大覆盖、高频率、多语种向全球强势推出。

8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每集时长50分钟,采用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设备拍摄,由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承制。摄制组主创人员均为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香港十年》创作团队的原班人马。

在《澳门十年(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创作和见证了十年澳门发展历史的50位澳门政要、200位澳门市民走进了影像中,该纪录片以平实的记录、平和的语言、平视的画面,展现了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十年从理念到成功实践的过程,生动地突显了回归后对于“一国两制,澳人治澳”的认同,在澳门已经成为人心所向。

作为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的姊妹篇,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继续“以真实为灵魂,以人物为主角,以故事为载体,以情感为核心”作为全片创作的重要原则,以澳门回归十年来的“变与不变”贯穿始终,向世界昭示中国政府对于“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庄严承诺和成功实践,展示澳门特区政府治理澳门的卓越能力,凸现中央政府一直以来对澳门社会强有力的支撑,反映澳门民众日益增强的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着力体现国际社会和澳门各界对澳门未来发展的信心。

目录

序言

第一集 人心所向

第二集 守望和谐

第三集 同舟共济

第四集 薪火相传

第五集 强力支撑

第六集 命运相连

第七集 根在中华

第八集 潮起濠江

试读章节

上午9时,澳门特区政府港务局的工程船起锚出海。船只行进的这条水上通道虽不宽阔,却历史悠久,它是澳门通往外界唯一的一条水上航道。一直以来,这条内港航道将澳门与内地及香港连接在一起。

工程船今天的作业任务是维护航道中的1号航标灯。站在船头,视野中,澳门虹桥飞跨、楼群密布,都市好像飘浮在大海之上。海边极富现代感的建筑造型,斑斓绚丽的色彩组合,充盈着速度和活力的往来穿梭,令人想象着它外表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在距离澳门所辖海域最远的地方,1号航标灯伫立海中,这是城市的海上地标。百年来,每当它出现在过往船只的视线中时,人们就会知道,澳门到了。

从澳门卫星遥感图上看,这片29.5平方公里的区域,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和行政区划。5)v1999~-12)q20日那一天起,这片土地开始为世界瞩目。

周末的时候,容韵琳常常会展示一番厨艺,然后和妈妈、弟弟共同品尝。这位19岁的澳门女孩,是澳门大学一年级学生,朴实平凡的生活之外,容韵琳却早已广为人知。

而这一切,都缘起于十年前澳门回归之时,那首让干百万人为之动容的《七子之歌》。

容韵琳(《七子之歌》领唱):当时,我只是觉得演唱《七子之歌》是我的一次表演任务,我要好好完成这件事,这样就很好了。但是,现在每次重新演唱这首歌,我就会回想起澳门回归仪式的画面。

1999年12月19日23时50分,这是一个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夜晚,在澳门议事厅前面,大量的市民不断地涌入,人数远远超出了它的承载。一张张期盼的面孔,热切地等待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澳门邮政局大楼上,大钟指向那个让无数人翘首盼望的历史时刻。

这一刻的来临,源自十多年前的一个睿智构想,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中葡两国就澳门问题的最终解决达成一致。这是澳门顺利回归中国的重要保障。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导下,完成了澳门回归的历史使命。

1999年12月20日零点,澳门政权正式开始交接。这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永恒瞬间,也是澳门人记忆中的激动时刻。在全场30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的见证下,在澳门市民的期盼中,在全球华人的注视下,随着回归现场的升降旗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刻,也标志着西方人在亚洲实行占领和统治几百年历史的终结。

江泽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家主席):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举世关注的重要时刻,从这一刻起,澳门的发展就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历经数百年的沧桑,这片土地真正有了自己新的标识、新的徽章和新的身份。发自内心的欢呼,激荡着凌晨的澳门。距离日出还有几个小时,然而,彻夜未眠的澳门人,已经开始描绘新的一天。

自懵懂天真开始,澳门回归已成了容韵琳的永恒记忆。从9岁到19岁,10年之间,她和新澳门一起成长。

激情,一直在澳门延续!1999年12月20日上午,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召开。

新的一天来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和特区政府主要官员以及各界民众共同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穿越十年的光阴,江泽民主席亲笔书写的“开创澳门新纪元”,就成为那一刻对回归后的澳门最深切的期望。

家住澳门半岛的容韵琳,每天都要到位于氹仔岛的澳门大学上课。一路上,她骑着摩托车穿越这座城市10年的光阴故事,从街道小巷,到海边高楼,在自己最美好的人生阶段,她见证了澳门再生的历程。

P004-007

序言

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是由中央电视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摄制,为“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而特别制作的。这部大型纪录片以深刻主题的呈现和精彩影像的展示,全景式地记录了澳门十年来“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过程,描绘出澳门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为世人呈现出一个真实、全面而生动的澳门。

从1999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到今天的《澳门十年》,十年来,中央电视台一直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记录着澳门走过的非凡历程。2007年,《澳门十年》的主创团队曾经成功地创作过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香港十年》,这既给摄制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澳门以“小”见称。在《澳门十年》筹备初期,摄制组和各方曾经对该片题材和故事的容量是否充分有过隐忧,原因就是澳门太小。但是,在我们真正开始对澳门深入采访和拍摄后,每一个人都深切地感受到“澳门虽小,但气度不凡”,体会到小澳门有着大都市的气魄,小城市有着强大的社会容纳力,这里中西文化合璧,多民族、多国籍、多宗教和谐共处。十年前那个略显寂寞冷清的澳门,今天已经被日新月异的精彩繁华所取代。澳门,开始显现出巨大的包容和气度。

在一幅幅拍摄到的极具震撼力的画面背后,是摄制组历经半年多时间在澳门拍摄的400多小时的高清影像素材。在《澳门十年》的拍摄中,摄制组秉承了“真实的事例、生动的细节、动人的情感”的创作原则,以平民的视角、平实的记录、平和的语言,“小切口,大主题”,摆事实,讲故事,寓情理,产生了直击人心的巨大力量。一段段生动的讲述,书写了澳门民众真实的心路历程和命运起伏的瞬间;一个个情感的故事,折射出一个充满爱国情怀和浓浓爱心的澳门,生动地凸显了澳门民众对于“一国两制”的高度认同,已经成为人心所向。

在《澳门十年》中,50位参与了澳门十年“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澳门政要接受了摄制组的专访,200位见证了澳门十年发展历史的澳门民众走进了摄制组的影像。整部纪录片大气恢宏又不乏细腻,客观写实而不乏人情与诗意,凝聚了编创人员最真挚的心血和情感。在对人物命运的描述和情感起伏的记录上,《澳门十年》更加深入、更加细腻、更加鲜活,用“人物的力量”来诠释重大的概念,用真实的情感直击观众的心灵,这也正是《澳门十年》对《香港十年》的超越和发展。

摄制组在拍摄《澳门十年》的过程中,实际上亦是一个感受澳门的过程,我们的编创人员深深地为每一位澳门人的故事所感动。这种感动源于,特区政府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坚韧毅力和锐意进取的精神;这种感动源于,特区政府对于爱国教育的大力推动,一代代澳门人用赤诚将爱国情感薪火相传;这种感动源于,澳门与祖国命运相连而无法割舍的血脉亲情。这些故事令人感受到极具震撼的人性力量。我们相信,这种感动一定也会深深感染观看《澳门十年》的朋友们。

拟)9年12月11日,8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十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间与广大观众见面,随后,该片在中文国际频道和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俄语国际频道相继播出。我们欣喜地看到,《澳门十年》大覆盖、高频率、多语种的播出,已经在海内外观众中实现了“接受、感染、共鸣”的传播效果,在澳门回归祖国十年之际,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澳门,告诉世界一个和谐发展的中国。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大型纪录片《澳门十年》总监制 张长明

后记

记得2008年8月,《澳门十年》摄制组开始启动。12月中旬,摄制团队马不停蹄,刚刚经历了两年《再说长江》的跋涉,一年记录《香港十年》的艰辛,又踏上了拍摄濠江的征途。

2007年7月1日,我们创作完成了8集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在全社会和海内外观众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和荣誉,然而,这也给一年后《澳门十年》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于“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澳门十年和香港十年有着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变与不变”。相对于香港地域而言,澳门30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和50万人的容量,最初连许多澳门人都和我谈起,无法判断澳门是否有如此可以书写的篇幅。因此,在创作上如何开拓出观察澳门新的视角和情感空间,积聚起承载8集各50分钟影像的丰厚内容的容量,便成为《澳门十年》能否成功拍摄的关键。

为此,在秉承张长明副台长提出的“真实、细节、情感”的创作原则下,《澳门十年》的创作必须更加深入、更加细腻、更加鲜活。在澳门六个多月的前期拍摄中,我们三个摄制组近20名主创人员,不停地探寻、发现、选择、纪录,开始在越来越多的澳门民众生活中感受到令人震撼的力量。我们纪录下他们生动的面孔,纪录下他们感人的笑容,纪录下他们真实的故事。在充满流光溢彩、迷离梦幻的澳门的外表下,当我们一次次为眼前人物的十年故事而感动得泪水翻涌,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被淳朴、真挚、善良的人性力量激荡得热血奔腾的时候,那些坚守半个多世纪的滚烫真挚的爱国情怀,使我们对澳门开始有了最真实的认知、对澳门人开始有了最切身的感受。于是,在我们的影像中,澳门就有了极其丰富的容量和无尽的空间,在我们的记录中,真实凝聚的情感便产生了极强的说服力和巨大的感染力。在《澳门十年》中,所有澳门人的心路历程,所有澳门人的生动故事,都汇聚成一个真实而令人震撼的事实,回归十年澳门最大的变化就是——人心回归。

在我们纪录的专访中,时任特首何厚铧面对摄像机时的真切感言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行政长官,我特别深刻地感受到,就是中央政府对澳门的任何一方面,只要有利于‘一国两制’的落实,对澳门广大群众生活上有帮助、有好处、有利的东西,从来都是无条件地支持。”

在我们拍摄的影像中,钜记手信店老板梁灿光制作了一块直径1米的世界上最大的杏仁饼,并将杏仁饼上“钜记手信”四个字,改刻为“钜记·感恩”。“感恩”两个字便成为梁灿光和所有的澳门人,对回归后在祖国的支持下,拥有美好幸福生活的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回归后的十年,澳门与祖国大陆的血脉联系更加深远,因为“一国两制”不单单从大处着眼解决澳门经济和治安问题,更是细致入微到澳门百姓生活一茶一饭中的呵护和关爱。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坚持让故事更深入地扎根到澳门人的生活里去,把内容和细节叙述得更加完整而鲜活,将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和主题契合得更加紧密而有力,在时间的穿越和历史的回首中,寻找那份属于澳门的独特记忆。从今天《澳门十年》播出后获得的超出预期想象的巨大反响看,可以说是完成了这一目标。

《澳门十年》凝聚了编创人员最真挚的心血和情感,在记录澳门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倾情创作,全心体验,用心思考。在拍摄过程中,《澳门十年》得到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通力合作,更得到了澳门各界社团和民众的热情支持。直至今日,我无法忘记两任特首何厚铧、崔世安先生给予我们的高度信任和全力支持,无法忘记社会文化司时任司长办公室主任谭俊荣先生和顾问钟怡女士一直给予我们的密切合作和巨大帮助,还有很多机构、团体和很多朋友,无法一一表达我们的感激和敬意。这份和澳门人结下的真挚而深厚的情感,我们当永远铭记。

写到这里已是深夜,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强烈的意念,对于已经不再陌生的澳门,我的真正的认知,似乎才刚刚开始……

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大型纪录片《澳门十年》总编导、总制片人 刘文

2010年1月18日于北京博望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澳门十年(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澳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43278
开本 16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5.2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0
19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