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历史的伤口/历史随笔坊
内容
试读章节

图穷匕见,刺还是不刺?

张战稷

公元前227年,即秦王赢政即位第20年,秦王大殿上发生了一件恐怖事件——燕国派来割地的使臣荆轲竟然在大殿上手持利刃,刺向赢政,但连刺几下都没能成功。那么,为这次刺杀做了充分准备的荆轲,为什么连连失手?这里面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幕?

表面上看来,荆轲的行为属于刺客,但实际上,他的经历却更多倾向于说客。史载:“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但是,荆轲学来的“术”,绝对不是剑术。剑术打动卫元君能做什么?保镖?刺客?还是打手?这些显然都说不通,因为荆轲的剑术并不怎么高明。剑客鲁句践听到荆轲刺秦王失败的事情之后,就曾经叹息说:“嗟乎,惜哉,其不精于刺剑之术也。”

司马迁将荆轲归为刺客写人《史记》,是从其行为上看的;刘向将其纳人纵横家一派编人《战国策》,是以他的经历为准的。虽然荆轲游说卫元君没有成功,但他说服樊於期把头交给自己却达到了目的。从这一点来看,荆轲作为一名说客远比刺客更成功。

《史记》、《战国策》和《资治通鉴》都记载了太子丹和荆轲面谈行动目的时的一段对话,大概意思就是:如果能挟持秦王,让他退还侵占六国的土地,就像当初曹沫对齐桓公做的那样,那最好;如果不能,那就干脆杀掉秦王,秦国必定内乱,待那时再起兵攻打。就是这一段话,让直接参与行动的荆轲心中打了个问号,到底是刺还是不刺?

从太子丹的前后种种来看,他的意图当然是要刺杀赢政的。

首先,樊於期投靠太子丹的时候,就有人对他进言,若是要对抗秦国,就应该把樊於期送到匈奴,再联合三晋、齐楚和匈奴的力量联合抗秦。姑且不论这个建议的对错,但是太子丹拒绝这个建议的理由就很值得玩味:“旷日弥久,心恬然,恐不能须臾。”(《史记·刺客列传》)拒绝从战略上抑制秦国,而打算靠刺杀行动削弱秦国,明显是不现实的。归根到底,他安排的刺杀行动就是因为对赢政的怨恨,因此,必刺无疑。

其次,不管是让秦国退还土地还是等秦国内乱,都需要在行动之后立刻跟进一个很庞大的后续计划,而太子丹从头到尾都没有这方面安排的记载。要么他根本没有这个打算,要么他根本不指望行动可以成功。

最后,太子丹在对行动的准备和过程安排中也露出了马脚。求天下利器淬剧毒,直接在赢政眼前亮相,都是一心为了杀死赢政,而不是挟持。

而荆轲是怎么想的呢?

太子丹给荆轲弄妥当了一切准备工作之后,荆轲意属的副手并没有出现,而太子丹怀着渴望复仇的迫切心情开始了催促,失望的荆轲说:“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人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刺与不刺之间,荆轲明显选择了后者。因为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但凡出手的刺客,不论成功与否,都没有人活下来,而荆轲不但打算活着回来,还直斥死士的行为。

一个主张刺杀的行动组织者太子丹,和一个主张不刺的行动执行者荆轲。在对行动目的理解中,有一个无法解释的巨大偏差。不管太子丹和荆轲两人有没有注意到,他们都用不专业的手段作出了备用方案——副手执行。

太子丹找了一个以能杀人和敢杀人闻名的秦舞阳,目的不外乎关键时候取代荆轲出手,确保行动的结果是刺。而荆轲找这个出场备用角色,目的是避免自己“往而不返”,确保行动结果是不刺而刺。

等到了秦王大殿上,初次出演大片的业余演员秦舞阳突然胆怯。而原本只打算做个执行导演的荆轲,在依旧没有弄明白导演意图的情况下,只好自己亲自担任男一号,并且不顾自己根本不具备夺奖能力的事实,毅然决定按照自己对剧本的理解,上演一场劫秦王的大片。不过遗憾的是,作为被动参演荆轲对手戏的秦王赢政,在戏中完全拒绝与荆轲交流,一点都不配合。当图穷匕见,一切都没有选择余地的时候,荆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还在刺与不刺之间犹豫,准确点说是更倾向于不刺。而等他反应过来,一切都已经晚了。荆轲不是死士,最后的飞刀其实也是被逼的,他一开始就没想要刺杀秦王。最后的飞刀,只是无奈中的退而求其次。

或许,就在荆轲无奈地将剧情由劫秦王转变为刺秦王的时候,心中还有一句不知该如何说起的台词没有讲出口——“你莫慌,其实我不是来杀你的。”

P9-11

目录

历史的质疑

 项羽葬身之地不在乌江

 吴王夫差并非贪色误国的君王

 图穷匕见,刺还是不刺?

 强大的秦王朝因何灭亡

 韩非为何必死?

 秦陵兵马俑的主人竟然不是秦始皇?

 《史记》白璧中的微瑕

 凤雏才高卧龙,庞统实为饮箭自杀

 揭秘神探狄仁杰的真脸谱

 朱棣:篡位者,还是合格继承人?

 明末万历皇帝后宫疑案

 道光“奇案”:国库900万两白银因何不翼而飞?

历史的谜团

 隋唐两朝前仆后继征战高句丽的原因

 成吉思汗真陵位置之谜

 清朝原始档案揭开和坤终究被杀之谜

 荒谬绝伦的杨秀清身份悬案

 闻所未闻的42个暗杀圈——陈其美阻杀郑汝成

 “沙漠之狐”隆美尔自杀之谜

 是谁行刺了希特勒

 1948年李济深返回大陆内幕

 中国军队屠杀美国战俘?——朝鲜“死亡行军”揭秘

 50年前美国中情局密谋暗杀金日成事件揭秘

 台湾两蒋陵寝揭秘

 中印之战内幕

 阿尔巴尼亚政府总理谢胡自杀之谜

历史的真相

 徐福东渡究竟去了何方?

 女皇武则天“神龙政变”始末

 太平公主差点儿当了“武则天第二”

 梁山好汉的历史真相

 李白成进京究竟做了哪些“错事”

 康熙大帝微服私访历史真相

 杀人灭口还是犯上谋反:雍正赐死年羹尧真相

 发掘五四运动的真相

 1937,“纳粹间谍”拯救南京

 周作人恶语讽刺鲁迅的爱情

 张幼仪与朱安被弃后的不同结局

 日本妓女间谍祸害中国50年

 被人遗忘的远征

 美国如何屠杀印第安人

 德国女纳粹成杀人帮凶

 肯尼迪“痛悼”吴庭艳

人物的新探

 吕雉——在爱恨间游走的女人

 司马迁:用文笔阉割汉武帝的丰功伟绩

 大文豪蔡邕为何被推上断头台

 侯君集:唐朝最有争议的名将

 沈括:瑕疵和光环并举

 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失败的原因

 明成祖朱棣:轮奸忠臣妻子,活剐3000宫女

 万历皇帝后宫30年的荒诞生活

 李鸿章的痞子手段

 孙史山的两位女保镖

 蒋介石的另一面

历史的风月

 媚艳夏姬:中国古代最具克夫命的“三代王后”

 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薄太后

 汉武帝最昂贵的一次艳遇:10万人的生命作为礼物

 班婕妤被惨害,汉成帝“牡丹花下死”之谜

 曹操背后的美女

 马文才:梁祝爱情中被抹黑的第三者

 一枝红杏的半老情殇

 奇女孝庄太后与洪承畴、多尔衮的纠葛

 宫闱秘史:谁夺走了中国帝王们的初夜权

 皇后在洞房是怎么伺候皇上的

 周作人和他曾经迷恋的女人们

 胡适与陆小曼的隐情

 让10万将士无辜丧生的风流女谍

 希特勒与他外甥女的情事

序言

真正的历史没有定论,也没有穷尽,它总是在不断的发现中曲折而持续地走向真相。

东汉的蔡伦是个声名显赫的人物,他采用植物为原料,通过“捣浆”等工艺,终于研制出“蔡侯纸”,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中,将蔡伦排在第七位,在中国名人中仅次于孔子。

然而,历史学家柏杨却认为蔡伦是个坏东西。蔡伦自15岁入宫后,颇善察颜观色,看风使舵,很快便成为宫中实力派窦皇后的亲信。窦皇后没有儿子,宋贵人的儿子便被立为太子。窦皇后担心自己失宠甚至被取代,于是策划于密室,然后无中生有地向汉章帝告密说,宋贵人大逆不道,诅咒皇上。汉章帝命蔡伦主审此案。蔡伦不问是非,对宋贵人严刑拷打,其手段令人发指,宋贵人姐妹被折磨得生不如死,违心地认了罪,然后在狱中服毒自尽。

柏杨在书中行文至此时,无比愤慨地写道:“中国人宁可永不用纸,也不要这种丧尽天良被阉割过的酷吏。”是啊,蔡伦不发明造纸术,自然会有张伦、赵伦发明,顶多晚几年而己,中国人不可能还用竹简。即使有了纸,那些心术不正、卑鄙无耻之徒,也断不会写出锦绣文章。

柏杨可能有些偏激,把历史和历史人物过于道德化也有失冷静和理性。蔡伦虽然人品低下,但他发明的造纸术,由于原材料易得,不仅宫廷,而且寻常百姓也能使用,这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其划时代的意义不容抹杀。造纸术传到海外后,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功莫大焉,也是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问题是,蔡伦在伟大发明的光环中,其人性的阴暗和残暴多年来都被屏蔽或忽略了,人们很难看到历史的全貌和真相。而且,说到底,蔡伦不过只是窦皇后的一个凶残打手而已。

人性是复杂的。人性中有天使,也有魔鬼。不同的境况会激发人性美,使之得到发扬和光大;也会诱发人性恶,从而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告密者”为人所不齿,而封建专制制度更是万恶之源。

那些毁灭人性的事件,是历史的伤口,我们的责任是正视而不是惧怕,是铭记而不是遗忘。社会的和解和进步,不是“不记”前嫌,而是“不计”前嫌。认真地对待历史的伤口,要有直面人生与真相的勇气,探索造成伤害的种种原因,剖析人性弱点形成的过程和自我救赎之路。“鸵鸟政策”既不利于灵魂的涅槃和净化,也不利于历史伤口的诊治和修复。

重视历史事实本身,而不是把事实的背后做为重点,剥离附着在历史身上的政治铠甲和道德含义,反对主观人为、急躁粗暴,不溢美,不掩恶,不过度诠释,既是科学历史观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一流历史学者必备的素质。

基于上述这些考虑,我们从近一二年来大量散见于报刊的文稿中遴选编成此书,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也力求独具特色,更加贴近读者。

对历史真实的笃信、痴迷和追求,就要把历史从意识形态的概念中解放出来,从把历史神圣化殿堂化、以枯燥深涩为美的情结中解放出来,从呆板、狭隘的官场范围呈现事件和人物的范式中解放出来,把历史还原为有用并且有趣的知识。提倡多元的叙事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各个时代历史群体的状态和立体图景。

历史是由无数鲜活的细节组成的,复原这些细节,是历史学家的责任。例如历史人物,无论是皇帝、名相,还是大盗、枭雄、悍匪、毛贼,都应以一种丰富的形态更有力度地呈现出来。在呈现的过程中,注重心理转换的细致描摹,形象刻划的丰盈和血肉感,叙事语言的灵活生动,读者在阅读中可以体会到历史车轮转动中的沧桑与巨变,人性与情感在冰与火较量中的激荡和震撼,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悟和感慨。

历史的研究、书写和阅读,既要有思想的激情,也要有伦理的责任,也就是说,要有勇气并理性地把历史的伤口及其镜鉴告诉大家,把通过峰回路转而探索出来的历史真相告诉大家,把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告诉大家,把“非正统”的历史的丰富性告诉大家,把运用逻辑推理而还原的历史场景告诉大家,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讲给大家听。

张秀枫

2010年4月13日于深圳

内容推荐

《历史的伤口》是“历史随笔坊”系列之一,由张秀枫主编。

《历史的伤口》讲述了:

历史是由无数鲜活的细节组成的,复原这些细节,是历史学家的责任。历史的研究、书写和阅读,既要有思想的激情,也要有伦理的责任,也就是说,要有勇气并理性地把历史的伤口及其镜鉴告诉大家。把通过峰回路转而探索出来的历史真相告诉大家,把历史研究的新成果告诉大家,把“非正统”的历史的丰富性告诉大家,把运用逻辑推理而还原的历史场景告诉大家,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讲给大家听。

编辑推荐

《历史的伤口》是“历史随笔坊”系列之一,由张秀枫主编。

见微知著,以崭新笔触披露惊心动魄的真相;去伪存真,用生动细节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

历史是由无数鲜活的细节组成的,复原这些细节,是历史学家的责任。例如历史人物,无论是皇帝、名相,还是大盗、枭雄、悍匪、毛贼,都应以一种丰富的形态更有力度地呈现出来。在呈现的过程中,注重心理转换的细致描摹,形象刻划的丰盈和血肉感,叙事语言的灵活生动,读者在阅读中可以体会到历史车轮转动中的沧桑与巨变,人性与情感在冰与火较量中的激荡和震撼,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悟和感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历史的伤口/历史随笔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秀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185163
开本 16开
页数 3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40
168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3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