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犬的记忆(精)
内容
编辑推荐

《犬的记忆》——摄影大师森山大道带有自传性质的摄影随笔集。质朴、平静和深情的文字,毫不逊色于日本一流作家。

高反差、粗粒子、模糊、晃动、失焦的强烈黑白摄影代表人物。

粗朴原始的黑白照片,平实又富哲理的自述,追忆往昔的地景心景,关于记忆、时间、梦与成长。

数十幅精选照片,展现不同人物的鲜活感性、内在强韧之生命力,配合森山大道灵动而饱满的自述,深深撼动每个人的心灵。

他被称为眼睛的猎人、日本的布列松,他能在平常之中捕捉不安、冲动、焦虑和情欲的片刻。

内容推荐

《犬的记忆》是日本摄影大师森山大道的摄影随笔集,带有浓烈的自传性质,收有其精选的68幅照片。《犬的记忆》作者用粗朴原始的黑白照片,用质朴、平静和深情的文字,记录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苍凉。

目录

犬的记忆

 阳光照耀的场所

 坏死的时间

 在路上

 地图

 夜还会再来

 另一个国度

 八月的旅行

 晦暗的画

 街之所梦

 再会

 时间化石

 城

 海边日记

 生锈的风景

 光的神话

我的摄影记

 你好,摄影

 相逢有乐町

 街巷穿行

 再见,摄影

 于是 光和影

附录

后记

文库版后记

试读章节

坏死的时间

行走在午后不见人影的基地所辖小镇,我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一种错觉:恍若走进了朔太郎的散文诗《猫町》中描绘的世界。用朔太郎的话来说,一个“投映在幻灯幕上的影子戏般的小城”。街上各种景物的颜色尽皆退去,小城犹如一座被废弃的电影外景道具,时间在荒芜的街道上半眠半醒,我注目着那些真实的街景,更觉自己好像成了《猫町》里那个罹患三半规管耳疾的男人,总是难以把握周遭时空的存在。这种感觉当然是缘于此处——美军基地所在的城镇那种特有的氛围所带来的。我喜欢基地小镇,有时候会拿着相机信步至此,或者突然想起来跑去喝上一杯咖啡。也许是因为这里的气息,令我想起我的少年时代。在战争刚结束的那段兵荒马乱的岁月,我们辗转迁徙的一座座城镇的光景和气味,与无论何时去都一成不变的被落日余晖笼罩的基地镇街景,是何等相似。也就是说,我之所以被这座恍若“猫町”的午后的城镇所吸引,其实是因为它让我窥见了自己记忆中的世界的一角,我到那里去,或许是为了对自己的这段记忆进行一次次确认。我之所以带着相机反复穿行于基地镇的街巷,也是因为眼前的风景和遥远记忆中的某片风景,在错综的时间中不可阻挡地重合,将我拉回了三十多年以前。

昭和二十二年秋天,九岁的我住在浦和市。有一条宽阔的工业大道,我想应该就是现在的国道170号线,当时我和玩伴们叫它“六间路”,这条路上来来往往地奔驰着美占领军的草绿色卡车和吉普车。我和伙伴们每天都会跑到那条路上去玩,嘴里哼着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Come come everybody”,用报纸前后折成尖角,模仿美军军帽戴在头上,得意扬扬。到底在那条路上玩点什么,我已经忘了,不过依稀记得要是运气好的话,偶尔会捡到坐在吉普车上的美军士兵咿里哇啦叫唤着抛撒下来的口香糖或巧克力。那对于当时只能啜啜冬瓜汁的我们几个小孩儿来说,意味着怎样的美食,不言而喻。另外,我家旁边还有一座巨大的废弃工厂,那里原是战时日本制作军用物资的橡胶厂,我们常常钻过工厂外侧张设的有刺铁丝网,进入这座宛如宝库一般的工厂。这里废弃物堆积如山,例如防毒面具的零件,还有各种说不清是什么玩意儿的小金属碎块。我们从山堆里挑选好东西,口袋里总是鼓鼓囊囊地装满宝贝,要多少有多少。

那工厂离我家近,白天多半不和伙伴们混在一起的我,在晴朗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带着书潜入这里。躲到工厂后院,沉浸在铁、橡胶、草的味道和阳光焦焦的气味里,偶尔从正在阅读的书本的世界神游天外,思绪徜徉在五光十色的斑斓梦想中,这些记忆今天在我的脑海中依然清晰如昨。

那个时期,正是广播连续剧《钟鸣之丘》刚开始播出的时候。如果某天既没有撞上捡到口香糖的好运、白日梦又做倦了,我只得在黄昏时分拖着疲惫的身躯、饿着肚子呆呆地坐在家里昏暗的灯下,这时耳畔就会传来一阵清澈的儿童合唱团的歌声,旋律明媚轻快:“绿山岗红屋檐尖尖帽子钟塔台……”

听着听着,我的心情一点点平和下来,恍惚觉得昏暗的屋子也变得敞亮了不少。听着男孩子们清脆高昂的念白,我不

知不觉地被拉入广播剧所描绘的那个世界。

相对于自称“烧毁的一代·黑市派”的前一代日本人,我们这一辈或许可以称之为“晚霞的一代·泥泞派”。战争刚结束时的东京和大阪,遍地是瓦砾堆聚的荒野、黑压压涌动的灾民,那景象我仍然清楚地记得,却像一幅冰冷的铜版画挂在我的心间,色彩阴沉、不忍卒睹。“晚霞”、“泥泞”什么的,只不过是我为我们这代人取的别名,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那时一起玩耍的伙伴们背后似乎总顶着一片夕阳,而怀着冷冰冰的心情步行回家的我,脚下也确实总是踩着倒映着白云和黑色电线杆的泥沼。如果说“黑市派”那代人的战后生活是从《苹果之歌》那甜腻的旋律开始的,那么晚霞派的我们的战后岁月,则无疑始自《钟鸣之丘》这欢闹的合唱了。

P16-19

后记

正值我的第一本散文集《犬的记忆》出版之际,我想为它写一篇后记。迄今为止我读过很多他人写的后记,一旦轮到自己动笔,却不曾想是如此令人欢喜又不好意思的事情。这同时也是我对于这本散文集的心情。一想到我那点贫瘠的思考、语言、体验被印刷成铅字,为广大读者阅读,我真是羞愧得无地自容,另一方面心中也窃有几分自豪。

这本《犬的记忆》收录的是从一九八二年四月号至一九八三年六月号的十五个月期间,在《朝日摄影》杂志上连载的文章。经过我的一些润色,又增加了一个半自传性质的系列文《我的摄影记》,回顾我从事摄影的缘起,合辑成一册。对于内容方面,自然有无数值得反省的或不能言尽之处,不过现在再说什么都像是借口,这里就不再多说。

从一九八一年秋到一九八三年初秋左右,我与时任《朝日摄影》编辑的丹野清和氏频频会于有乐町的咖啡馆,最终完成了《犬的记忆》这个计划。我这个人对照片缺乏真挚的处理态度,丹野先生不顾自己身体不佳,为了使连载具有更充实的内容,经常敦促我定期去现场实地拍摄,为我创造了新的挑战机遇。在连载进行的过程中,他还几度伴我外出摄影旅行,他那无言的鼓励,与旅行的美好记忆一起,令我难以忘怀。对我来说,那十五个月的“记忆之旅”,常常标志着一段新记忆的出发点,意味着在光=记忆=摄影=自我的无尽循环中,不断尝试、不断摸索。在一张张透视了光的本质的照片的伴随下,我完成了这趟记忆之旅,毋宁说是这本《犬的记忆》,为我开启了本次旅途之门。

现在,当此书的写作告一段落的时候,我对某个时间段产生了特别深刻的感慨,那就是以一九七。年为顶点的、六。年代后半叶的那几年时间,当时活得太过投入,实际感受反而淡薄,然而那个时代的几多回忆,对我来说就像从手心里溜走的“悲哀的小鸟”一样,始终念念不忘、追悔莫及。这种感情多少有点过分纤细,但是对于一个自己亲历过的时代,能够保有如此的爱惜之心,或许我应该满足了。

一个记忆唤醒另一个记忆,而人们又总在寻求新的记忆,时间就在此中流逝。今后我将拥有的记忆,究竟会是怎样的呢?

在搁笔之前,对应我任性之要求、为封面作钢笔画的版画家川本久氏以及不辞辛劳为这本《犬的记忆》的出版提供机遇及帮助的朝日新闻社出版局的相川祯吾氏,致以最深切的感谢。

昭和五十九年二月

森山大道记

书评(媒体评论)

开创新摄影时代的男人。

——荒木经惟

从20世纪60年代起君临日本摄影界的极具魅力的存在。

——藤井谦二郎导演的《Near Equal森山大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犬的记忆(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森山大道
译者 金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66789
开本 32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51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07
153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