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去图书馆约会
内容
编辑推荐

《去图书馆约会》编著者蔡家园。

图书馆是一座神奇的陈列大厅。在这个大厅里,人类的精灵都像着了魔一样沉睡着,等待我们用咒语把它们从睡梦中解脱出来。只要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将它轻轻打开,一个精灵就会苏醒。

内容推荐

《去图书馆约会》编著者蔡家园。

《去图书馆约会》内容提要:在这个高速发展、以变革和进步为口号的当代社会,一切与精神生活有关的东西都日益变得粗鄙化、肤浅化,充满了实用性与目的性。人们常常将这种恶变归因子商业逻辑的强大操控,但是,我们是否曾有过自省,更重要的乃是因为我们自己失去了内心的持守呢!作为阅读者和写作者,我们是在随波逐流、沆瀣一气,抑或坐守心斋、卓然不群呢?

目录

图书馆死亡了

“世界的”与“人人的”

乌托邦图书馆

灵魂的药房

从“藏”到“阅”

为每一片树叶制定秩序

图书馆的敌人

国家图书馆

在牛顿的座位上读书

“图书花园”中的那些人和事

“幽灵”心守护者

凝固的风景

天堂存在的证据

超级书痴的“理想王国’

虛构:世界与心灵的镜像

千奇百怪的图书馆

来一场小清新恋爱

后记

试读章节

西西弗斯神话告诉我们,任何对抗神的行为都不会成功,但也永远不会终结。图书馆无疑是人类发现的一种外在力量,在与遗忘对抗的过程中,重复着与人类自身相同的宿命。

图书馆会死亡吗?博尔赫斯说过:“书便是记忆,此外,还是想象力。”这位伟大的盲者在这里强调了书籍的创造作用,图书馆亦如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神的某些职能……

公元前290年,当埃及国王托勒密一世自信地宣称,要建立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时,他大概不会意识到,这个伟大的梦想会数千年延绵不绝、生生不息,却永远无法变成为现实。

托勒密一世梦想建立的是一座包罗万象的图书馆,因此他写信给各地的君王,请求他们寄来每一个作者写的每一本书:“诗人和散文家,修辞家和诡辩家,医学家和占卜家,历史学家及其他种种。”据估算,如搜罗齐当时“全世界所有人写的所有书”,大概共有50万卷。

为了创建托勒密一世的“梦之图书馆”,整个埃及王国异常繁忙:来往亚历山大港口的各地商船都被扣留下来,直到船上的所有书稿、手稿被埃及人抄下来,才允许离开,这类书是名副其实的“舶来品”;当时与埃及王国交好的各国君王都将本国的书卷借给托勒密一世去复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被派往远方去购买成套的经典著作,他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是雅典和罗德,那里有当时最大的图书市场。

托勒密一世是个野心勃勃且富有想象力的君主。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将所有的珍贵书籍弄到手。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真迹原件、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托芬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手稿真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学者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手迹,他都一一收入馆中。这些珍贵的书籍刚开始都是以抄写复制为名弄来的,许诺一定按期归还,可是等到抄完了,往往把原本留下,归还的只是抄本。很多时候,埃及人宁可赔钱,就是不归还书稿的真迹。这种手段显得十分无赖,但是充分显示了托勒密对于收藏书籍的超凡热情。

亚历山大图书馆有一大批忠实的图书抄写员,他们同样以无与伦比的热情焚膏继晷地工作,为后代留下了O万卷抄写书稿。图书馆藏书迅速增多,再加上当时的书都是用纸草纸或羊皮纸制成,体积较大,原有的馆舍难以容纳。到了托勒密二世的时候,这个同样对书籍有着狂热情感的君王下令在拉比神庙兴建“子馆”,把旧馆称做“母馆”。

在鼎盛时期,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达到90万卷,是当时世界上藏书最多、文种最多、书目记录最全的图书馆,令同时代的同样热衷于修建图书馆的帕加马王国望尘莫及。  亚历山大图书馆闻名遐迩,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都来这里进行研究、讲学或者著书立说。托勒密一世和二世是开明君王,他们真诚欢迎来自各地的优秀学者,竭力为他们提供优厚的物质条件,哪怕许多人攻讦这些学者“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喋喋不休地辩论”,他们依然宽容地对学者们只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不要为了金钱而牺牲信仰”。悄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座书的仓库,而成了一座有灵魂的建筑——这也为后世的图书馆树立了一个象征。

正如萧伯纳曾在《恺撒大帝和克雷奥帕特拉》中说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人类记忆的中心。”这座有灵魂的建筑不仅收藏着人类过去的智慧,还创造着新的智慧。它所辐射的智慧之光如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照耀着人类的一段历史。

然而,万物皆有宿命,亚历山大图书馆亦莫能外。

公元前48年,罗马恺撒大帝攻打埃及。激战之中,恺撒命令放火焚烧埃及船只,殃及靠近港口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数以万计的珍贵藏书被熊熊烈火吞噬。黑烟滚滚,遮天蔽日,地中海的太阳顿时失去光芒。这是亚历山大图书馆遭遇的第一次劫难。恺撒的破坏成为一种预兆,从此,火与水成为图书馆宿命般的敌人。

3世纪末,叶奥利安统治埃及时期爆发内战,残存于萨拉贝姆的图书馆遭到疯狂的基督徒的大肆破坏,藏书与神庙同归于尽。公元642年,阿拉伯征服埃及。据说,对于图书馆保存的那些珍贵典籍,哈里发曾这样说:“若与我们的教义一致,那它们无存在的必要;如果与教义不一致,那就更该毁掉。”于是图书馆的书籍被运到公共浴室充当燃料,那些珍贵的羊皮卷为居民提供了6个月的热水,永远湮没在了苍茫的时光之流中……至此,在地中海之滨矗立将近800年的智慧之灯熄灭了,“知识的圣殿”变成历史记忆。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被毁的藏书中有许多珍本和孤本。譬如,30卷的《埃及史》是埃及大祭司马内松根据托勒密一世的要求,用古希腊文撰写的,不仅记载了远古时代的历史,而且记录了民间的习俗和宗教。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复制书籍都得靠抄写。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的许多书都是孤本,一旦被毁,损失无可挽回。到公元5世纪左右,不但没有人能辨认古代埃及的文献,就连埃及人用希腊文撰写的作品也都消失了。

人类是书籍的朋友,同时又是书籍最大的敌人。书籍提供的智慧让人类在获得理性的同时,也会产生欲求和恐瞑,这种暖昧而纠结的情感最终决定了书籍的悲剧性命运,也决定了图书馆的命运。

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毁灭,难道又是上帝对于人类的惩罚?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他们用砖和河泥作为建筑的材料。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已冲入云霄。P1-P4

序言

还在少年时代,我就渴望拥有一间自己的图书馆。那时,我所在的小县城只有一座规模很小的图书馆,藏书甚少,而且借阅不便。每次走进那间昏暗的、弥漫着灰尘气息的书库,我的目光就像燕子一样,充满期待地一次次从那些残破不堪的书籍上掠过,最后总是无可奈何地跌落下来。书架上充斥着内容拙劣的流行读物,鲜有令我感兴趣的图书。沮丧不断地聚集,终于激发了我的一个梦想——建立一间自己的图书馆,只收藏我喜欢的书籍。

后来上了大学,经常去学校图书馆和市立图书馆借阅图书。这些图书馆藏书丰富,种类繁多,但是放眼望去,往往让人觉得眼花缭乱。加之受种种规定限制,仍然感到图书馆不能完全满足我的需求。而那个渴盼拥有自己的图书馆的念头就像蓓蕾一旦孕育了,必然要绽放出花朵来——一直活色生香地诱惑着我。及至读到弗吉尼亚·伍尔芙的演讲,她说梦想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顿时引发了我的强烈共鸣。这位英国女作家和我一样,其实都是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自由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物理的,更是精神的,它非常渺小,又无限广大,我们身处其间,完全可以主宰自己,仿佛“世界之王”。她的“屋子”与“我的图书馆”本质相同,都是一个自足的、小小的宇宙。

多少年过去了,我的图书馆之梦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构筑着,从来未曾停歇……

其实,我的图书馆不需要宏伟的建筑和豪华的装修,甚至不需要太大的空间。五十平方米的一间房子,墙壁全部漆成白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三面墙壁上悬挂着我喜爱的书画作品,有国画大师周韶华的水墨画《沙漠红柳》,有我的朋友、书法家兰干武题写的横幅“闳约深美”,还有著名版画家赵延年创作的木刻鲁迅像;另一面墙乃落地玻璃大窗,窗外栽着几丛修挺的翠竹,总在迎风轻唱。书架不必用高档红木制作,但木材必须结实,而且横隔板足够宽厚,能够放两层书籍为佳;另外,书架底部一定要安装滑轮,可以整架移动,充分利用储藏空间。

我的图书馆只需存放5000册图书(这是藏书数量的上限,假如我每三天读完一本书的话,必须活到80岁才能将这些书全部读完),一旦有新书加入,就得剔除一本旧书。我的藏书分为三大类:一是工具书,放在橙色书架上;二是经典图书,放在绿色书架上;三是主题性图书,放在蓝色书架上。工具书是阅读和研究中常常需要使用的,像各种词典、大百科全书、历史年表、地图册等,总共不会超过一百本。经典图书大约有1000本,包括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著作,像下列这些作者的著作是必不可少的,譬如亚里士多德、蒙田、伏尔泰、卢梭、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列夫·托尔斯泰、梭罗、博尔赫斯、黑格尔、康德、马克思、弗洛伊德、萨特、福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萨义德,譬如孔子、老子、庄子、李白、苏轼、曹雪芹、鲁迅、胡适、李泽厚、顾准、张承志、张炜、韩少功、汪晖等等。最多的是主题性图书,包括我研究的或纯粹只是感兴趣的主题,譬如“文学插图”、“书之书”、“艺术电影”、“纪实摄影”、“美食文化”、“湖北地域文化”、“左翼知识分子”、“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国现当代思想史”、“文化与殖民”、“先锋艺术”等;还有一类就是朋友们签名赠送的图书——也许我不会常常阅读,但陈列在书架上会让人时时感受到友谊的温暖。当然,我还专门留了一格存放自己编辑的书刊或创作的书籍,那一格书架是白色的。我曾对妻子开玩笑说:在我行将就木之前,这一格应该放满了书,到时候再把它漆成蓝色吧!所有的图书中有一本最为重要,那就是图书馆藏书的编目和概要。这本书得我自己来撰写,也许要等到许多年之后才能完成。

我的图书馆会拒绝一些流行的书籍入驻,譬如教人炒股的书、教人玩电脑的书、教人快速成功的书,还有其他用来打发时间的通俗读物。这些图书如同病毒,会污染洁净的空气,必须坚决剔除。

这个图书馆里只需要配备一台硬盘足够大的电脑,并有一条网线与外界相连。硬盘中分类存储着常用的电子书与相关资料,网络则是与外界交流的通道。电脑桌与书桌分开,除非写作或查找资料,电脑平常都是关闭的,以免让人留连网络而忘返。书桌放在靠近窗户的地方,窗台上可以放几盆花,春插桃花,夏栽栀子,秋来丹桂,冬养水仙。书桌上不置电话(走进图书馆,手机也关闭),更不摆设观音或悬挂国旗。笔筒自然是需要的,而且每月可更换一个新的(我漫游世界时,收集了许多形态各异的工艺笔筒),里面插几支铅笔与圆珠笔;还有一个刻着“泰山石敢当”的石质镇纸,一沓书签和许多空白小纸条。煮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我一天的图书馆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宁静、简单、温馨而悠远。

爱默生说过,图书馆是一座神奇的陈列大厅,在大厅里人类的精灵都像着了魔一样沉睡着,等待我们用咒语把它从沉睡中解脱出来。我的图书馆不是书库,它是我与那些精灵对话的场所。我知道,只要我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轻轻将它打开,一个精灵就会苏醒。每本书都满载着业已逝去的所有时光的含义。在阅读、沉思与写作中,我一次又一次将过去、现在与未来接通,赋予每一本书无穷的魔力。在我的图书馆里,一个又一个新的宇宙被复原着、整合着、创造着……

我的图书馆是对外开放的。那些追逐图书排行榜或嗜好通俗读物的读者大约不会来光顾,只有喜欢读“无用之书”的真正书虫才会闻“香”而来。假如他们来借书,既不需要证件,也不需要押金,只要在电脑上登记,记得在规定的时间归还图书即可。

在这个充满目的性和实用性的年代,我的这间图书馆也许是最无用的。它不可能为我带来金钱,也不可能为我带来名誉,更不可能护佑我避过人生中的险恶,它甚至不能清晰地告诉我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界限,它唯一带给我的是诸多可能性:受到启发的可能性,不堕落的可能性,改变与超越的可能性……

已经忘记了在哪本书上读过这样一句话,“当我攀上图书馆的书梯最后一级台阶时,恰巧看见了落日最美丽的余晖。”在孜孜追寻真理的路途上,这无与伦比的风景无疑是一个虔诚而执著的跋涉者所获得的最美馈赠。在我的图书馆里,那个喜欢临窗而坐的身影也会常常从书页间拾起头来向窗外看去,他一定总是期待着在不经意间与那一抹最美丽的夕阳相遇!

后记

历经一年断断续续的写作,这部书稿终于画上句号。这是我计划写作的“书香系列”的第三部,另两部为《活色生香:文学经典插画考》和《书之书》。在这个系列中,我尝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与读者朋友分享“阅读之美”的理念,倡导以审美的态度进行阅读,进而审美化地对待生活,以获得生命的最大自由,通向审美的人生之境。

在这个高速发展、以变革和进步为口号的当代社会,一切与精神生活有关的东西都日益变得粗鄙化、肤浅化,充满了实用性与目的性。人们常常将这种恶变归因于商业逻辑的强大操控,但是,我们是否曾有过自省,更重要的乃是因为我们自己失去了内心的持守呢?!作为阅读者和写作者,我们是在随波逐流、沆瀣一气,抑或坐守心斋、卓然不群呢?

也许,从阅读的功利性中摆脱出来,是我们通向崇高精神生活与迈向无限自由的第一步。所以,我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记录着那些意味深长的书、人和故事。不为别的,仅仅因为美,因为智慧,因为有趣,因为好玩。

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和儿子,他们为我创造了自由的写作环境。

还要感谢你,亲爱的读者,感谢你有耐心读完这本小书。

2012年12月于南湖之滨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的图书馆里,那个喜欢临窗而坐的身影,也会常常从书页间抬起头来,向窗外看去,他一定总在期待,能在不经意间,与那一拣最美丽的夕阳相遇!

——蔡家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去图书馆约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家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06913
开本 16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59.19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