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岛上禅居(普陀尘世之外的时光)
内容
编辑推荐

看一个人的命途代谢,生老病死,世界的全部奥秘已在其中,人的自身是一个多么丰富而完备的整体,而眼睛之外的大千世界,不过是幻象,幻象而已。 读者若想体验生活禅与禅生活的意趣,就请梯山航海,渡过莲洋,芒鞋葛杖,背上行囊,进入赵海平编著的《岛上禅居(普陀尘世之外的时光)》这本集结了作者欢喜心得的天地,前往普陀洛迦,岛居生活,享受这尘世之外的时光,共生从此岸到达彼岸的逍遥愉悦。

内容推荐

赵海平编著的《岛上禅居(普陀尘世之外的时光)》讲述了:岛居禅修可以说也是修行的一条津梁。观音岛居,岛是普陀,居于莲花洋;岛也可以是世界五大洲的海天孤绝处;岛还可以是慈悲忏悔心,居于菩提无量海。人人皆具慧根佛性,无需拘泥于一瓢水饮,天下之水总归大海,世间有情统归无常。阅读《岛上禅居(普陀尘世之外的时光)》,只要心中有禅,人人都是未来佛,事事皆是菩提行。

目录

海的呼吸

幽山美地

绿色的细节

植物与生命

正进法师的禅房

食素进化论

慈悲喜舍

孤独者与海为伴

好旅行需要运气

3:40起床的晨型人

静室茶烟

佛祖没那么严肃

抄经笔记

水瓢与葫芦,皆是法身

琴道与禅

佛珠之美

竹针麻线即佛法

木鱼是鱼吗

一钵千家饭

忧伤的码头

山上最小的寺庙

僧人的生活

岛上安居录

试读章节

“世界是我的沙”——我钟情这狂傲的后半句,胜过智者们爱讲的“一沙一世界”。看一个人的命途代谢,生老病死,世界的全部奥秘已在其中,人的自身是一个多么丰富而完备的整体,而眼睛之外的大干世界,不过是幻像,幻像而已。

“你错了!你站在自我的中心,以为自己便蕴含了大干世界,又怎知世界之外更有世界呢?”一个声音说。

你看,辩证法总是可以解决一切争端,又等于什么都没说,主客体轻轻一换,便成就了一次看似巧妙的诡辩,谁为愚蠢的哲学进行无谓的争吵呢?还不如去看海吧!

还有,世界的必然性其实需要闭着眼睛才能得到,而人世的本质什么的,又偏要远离人世才能理解,所以,还不如去看海吧!

记住你自己就是海洋,这样当你一次又一次地站在古老的岸边凝神谛听,当你年年岁岁地站在同一位置让海风吹打鬓发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终有一天你可感应到,海的呼吸叶纳,原来从开天辟地起就有着与你相同的节奏。

这里没有碧海,你可能失望了。

我知道,在你长久的想象中,观音居于蔚蓝大海的一隅,那里紫竹银沙,鲜果累累,一切闪烁着奇异的色彩,那是专属于极乐世界的光明向往。但这里却是萧瑟的,并无晴朗得仿佛撕去人间幕布的天空,海水也是昏黄,海滩上星散寥落几块大石,上书短偈箴言,如当头棒喝。

舟山群岛位处东海北部、钱塘江口,距长江、甬江的入海口不远,来自陆地的大量泥沙沉积于此,在近海处,海水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呈黄色。

这黄色的海却有一种苍凉沉郁的美,海上的日落便是这美的极致。那不是一轮又大又红的落日,也不是顽皮地好像趁你不备般地跳出来、沉下去,那日影散淡拘谨,躲在云层之后,连光晕也时有时无,于是万顷波涛,硬足存你心里刻下了大漠孤烟的烙印。

最妙的却是,在极少数时候,受到洋流影响的海域真的会呈现昙花一现的蔚蓝色。于是,在夏天或秋天的某个清晨,你看到如幻像般湛蓝的海水,你欣喜雀跃,心门大开,但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便消失不见了,它因为少见而显得珍如异宝。  或者,在越远的极处,海水才会越蓝,你欲寻碧海高天,只有一直向东,向东,远行吧!

跨海大桥修好后,舟山成了沪上出发4小时就可到达的海岛,海星巴士干净整洁,服务到位,全程高速,手拿iPad随便玩上几个回合,便在不知不觉问抵达了。

但我还时常怀念那个有轮渡的时代,那时的旅程是漫长的,从上海出发,到舟山自晨至昏要花上7个小时,抵达普陀时总会碰巧遇上黄昏时分最忧伤的时刻,那时海上日影缥缈,汽笛呜咽,渔船己收航,灯塔尚未燃,短姑在初升的夜色中俯首站立,双肩瘦削低垂,赢弱而落寞。

那时可没有iPad或iPhone,我通常是听歌打发时间,或存颠簸中昏昏睡去,再醒转,天色景物倏忽己换,只觉慵懒、无力,但前路笔直,心情浩荡。过海时,大巴要开上一艘巨大的渡轮,乘客都要下车到甲板上去,约1个小时的辰光,甲板湿冷,看海中土丘疏散排列,有千帆过尽的苍茫。渡轮有些年头了,隐约泛出湿腥的气息,船上卖热腾腾的海鲜丸子汤,屏幕上已经在播普陀山宣传片,听两句“海上有山多平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心知佛围已近。此时莫名升起的乡愁像一点墨,在心底晕开了。

P12-18

序言

站在生活的此岸看修行的彼岸,让人感到那是远离娑婆凡尘的琉璃净土,心虽向往之,却又遥不可及。难道此岸与彼岸竟是遥隔重洋?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真如。其实,生活就是修行,处处充满禅机。正所谓:生活如祥,常过常新,茶饮可以解渴,也可以清心;素食可以充饥,也可以养生:经书可以细心研读,也可以开启灵慧;佛珠可以装饰收藏,也可以计数功德;古琴可以悦己,也可以娱人;葫芦可以是水瓢,也可以是法身……

三界由心生,万物因识起。也许是因为生活有太多的牵挂,往往舍不得放不下;也许是因为有太多的遮蔽,常常是看不明说不清。但人生百年,历经岁月淬炼后,一旦进入观照境界,明心见性,则一通百通,饿了吃饭困了睡,砍柴担水皆功夫,无处不是清净地,无人不是自在身。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问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由此可见,修行就是生活,时时清净平常。离开生活谈禅修,不啻缘木求鱼,水中捞月。修禅即修心,心有所悟,禅机唾手可得,修行渐臻佳境。不必醍醐灌顶,无关当头棒喝;何用正襟危坐的姿态,无需繁文缛节的规矩。平常人平常心,只要摒弃“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解脱“贪、嗔、痴”的烦恼,就会有“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的彻悟和“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的洒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但是,生命也需要一个又一个境界的嬗变来成就,生活需要一个又一个的感悟来度化。当寂寞研磨成一种高贵和奢侈,内心在现实的逼仄中激荡起一‘片潮音,人们便想寻觅一方清净之地,让精神得到皈依,让心灵得到安顿。生活禅,禅生活。从此岸到彼岸,精神需要诗意地过渡,行为需要孤独地缓冲。

岛居禅修可以说也是修行的‘条津梁。观音岛居,岛是普陀,居于莲花洋;岛也可以是世界五大洲的海天孤绝处;岛还可以是慈悲忏悔心,居于菩提无量海。人人皆具慧根佛性,无需拘泥于一瓢水饮,天下之水总归大海,世间有情统归无常。只要心中宵禅,人人都是未来佛,事事皆是菩提行。

沪上于壮壮小姐、海上赵海半先生,可谓生活中的智者,已先行存此岸与彼岸之间,他们或徜徉于丛林精含,或品茗于禅茶净室,或醉心于占琴檀香。伴山有月,飞鸟归林,于言谈动静、颦笑指顾问见精神,悟禅意,为我们问津引路,求索口常生活修行的禅道。他们曾栖居于普陀山岛卜一隅,以义宁、光影的彤式,真实已录岛居普陀,生活细微处的自在丰盛。读者若想体验生活禅与禅生活的意趣,就请梯山航海,渡过莲洋,芒鞋葛杖,背上行囊,进入这本集结了作者欢喜心得的天地,前往普陀洛迦,岛居生活,享受这尘世之外的时光,共生从此岸到达彼岸的逍遥愉悦。

是为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岛上禅居(普陀尘世之外的时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海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403160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2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