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写时戏剧评论自选集》(上、下)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自选集》上卷讨论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及有关中国戏剧史的若干重要论题;下卷研究戏剧现状,评论当代创作。本书作者夏写时重视戏剧评论自身的艺术价值,多年来倡导戏剧评论适度散文化,其所为文,颇具可读性。一册在手,似可忘倦。
图书 | 夏写时戏剧评论自选集(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夏写时戏剧评论自选集》(上、下)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自选集》上卷讨论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与发展,及有关中国戏剧史的若干重要论题;下卷研究戏剧现状,评论当代创作。本书作者夏写时重视戏剧评论自身的艺术价值,多年来倡导戏剧评论适度散文化,其所为文,颇具可读性。一册在手,似可忘倦。 目录 上卷 自序 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 论中国戏剧观的形成 论中国演剧观的形成 ——兼论中西演剧观的主要差异 汤显祖心路考 “袅晴丝”说 “袅晴丝”释 “袅晴丝”及其他 “袅晴丝”余论 观《牡丹亭》随笔 附:《汤显祖与遂昌》 《紫钗记》写成年代考 论汤显祖的创作历程和理论追求 关汉卿生存年代、心态考 朱权评传 论李卓吾的戏剧批评 附:李贽 论王骥德的戏剧批评 附:王骥德 王骥德是吴江派吗? 论汤沈之争及王骥德的评价问题 吴江派戏曲理论概述 李渔评传 附:李渔生平杂考 唐代的戏剧批评 宋代的戏剧批评 附:释“韫玉” 论中国戏剧的审美特征 中国戏剧美学浅探 下卷 对戏剧现状的基本估计(2004年) 对戏剧现状的基本估计(1986年) 评近年戏剧创作(1993年) 漫论戏曲的现状与未来(1984年) 戏曲往事 读刘厚生先生文集二种 我看大师 上海·昆剧·俞振飞 《红楼梦》戏剧的难题 固执的中国人 ——《北京人在纽约》引起的若干思考 艺术不是答案 ——《东京的月亮》《上海人在东京》之比较研究 论戏剧批评工作程序 论可能性 ——被苛求的艺术批评之辩解 论遗产及规律 戏曲的策略 论戏剧理论的改造和更新 关于戏剧观讨论的建议(1986年) 什么是现代意识? ——评小百花本越剧《西厢记》 说越剧《孔乙己》 读《西厢记》随笔 苏位东与吴兆芬 浙江越剧的难题 蝴蝶,是自由的 虞兮虞兮 真情与戏剧批评 莎士比亚将不来中国 漫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论中国戏剧批评》自序 《中国戏剧起源》前言 《比较戏剧论文集》前言 附:漫谈比较戏剧 理论之路 ——《戏剧艺术》三十年 剧评记忆 附录: 散文的策略 追星族的没落 主编后记 ——答对《戏剧艺术》的若干责难 编余偶记 说“太平拳” 低调 顺境与逆境 ——柬某远方青年 偶识苏青 我与《上海戏剧》 我与上海剧协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夏写时戏剧评论自选集(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夏写时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552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4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3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80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4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70 |
高 | 4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