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破译教育密码--干国祥教育教学15年集粹
内容
编辑推荐

《破译教育密码--干国祥教育教学15年集粹》是作者(干国祥)的第一部作品,是他对15年教育教学的总结和思考。本书收录的《成为课程开发者——教师专业化之思考》《两种阅读态度:“只读”与“可写”》《多元之界与“临时性共识”》、《旷野上的歌声(童年)》、《青果(少年)》、《魏书生们的足迹》等理论文章。

内容推荐

干国祥是一线名师,教育教学专家,以主持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创造和课程研发、深具教学智慧、呈现最佳课堂而闻名于教坛。他灵动、练达的文章,炉火纯青的教学实践影响了成千上万的教师。

《《破译教育密码--干国祥教育教学15年集粹》》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是他对15年教育教学的总结和思考。《《破译教育密码--干国祥教育教学15年集粹》》收录的《成为课程开发者——教师专业化之思考》《两种阅读态度: “只读”与“可写”》《多元之界与“临时性共识”》等,都是极有分量的理论文章。更难得的是,干国祥将他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化为实践,书中收录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丑小鸭>课堂实录》清晰地呈现了他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内心的神殿》《不听话的意义——从教育的角度解读亚当偷食禁果的神话》《一场青春的宿命——从“帕里斯的金苹果”看早恋问题》《电影中的教育元素》等篇章都是令人叹服的精品,揭示了一个我们以前从未留意过的迷人世界。文风朴素、干净、直接、清晰,体现了作者当年的个性与张力。这本书包含了他以后成就的最初的种子。

干国祥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密码,包含着有关成长,有关教育的层层隐喻,而对他的解读,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着丰富的启示。

目录

序:生命中的每一段,都是不可超越的精彩

破译干国祥(魏智渊)

原序:走向边缘

一个人的教育史

一个人的教育史

岁月书签

旷野上的歌声(童年)

青果(少年)

二十岁时的小诗:余生

阅读——享受你的寂寞(青年)

三十岁时的自画像

为自己而作的教育寓言:从种子开始

岁月留下的感动

一个教育情结:再见,梦里春晖

临别前的心绪:槐香满校园

民师生涯(之一):“万里”过河卒

民师生涯(之二):草坪上的白蘑菇

一年的重量——-2003素描

一个人的宗教

突围

应试外的孤魂

魏书生们的足迹

堂·吉诃德的长矛

后现代的冒险

我的阅读史

续我的阅读史

翠微苍苍路茫茫

破译教育密码

内心的神殿

“不听话”的意义

一场青春的宿命

如果兔子并未中途睡觉

电影中的教育元素

父亲的课程

等值的惩罚

写个童话给自己

在华德福听童话

附童话的教育意义

爱的艺术

源头可有活水来?

制度与执行的矛盾

思想道德,是“建设”还是“建构”?

仍然“失魂落魄”?

寻找最真之物

日记:是“道德长跑”,还是“心灵独白”?

作弊的悖论

【作弊案例一】 坚持精神的底色

【作弊案例二】 放弃一次公正

清歌一曲,绿满庭宇

海拔五千

探索面向未来的课堂

“主题·可读·互文·对话·存在”

《斑羚飞渡》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A:从紧贴文本的地面起飞

教学过程B:从课文走向互文,从中心走向话题

教学过程C:话题推进,从集体生命到个体生命

教学过程D:归结,“敬畏生命”

【点评】 道智交融,妙手天成

附一语文课可以这么教,但是不能总这么教

附二 脱离文本的“解读” 缺少对话的“生成”

附三超链型课堂

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

从“个体解读”到“相互印证”

“以文解问”,局部性阅读与交流

聚焦:解读“天鹅蛋”

课后余音

【后记】

【回音壁】 宣讲·对话·独语

关于《鹬蚌相争》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

关于童话、寓言、神话中的“不合生活常理”的错误

虚构与真实,抵达文本与存在的意义

语文课上的“提问”与“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不想两败俱伤,该怎么办?”

深度阐释之后

成为课程开发者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课程开发者反思性实践

实践:语文课程的边界与内涵

理论:反思的视野与焦点

两种阅读态度:“只读”与“可写”

多元之界与“临时性共识”

阅读与游戏

从“知识体系”到“主题单元”

公开课之七种武器

定音锤——课前故事

火焰刀——课件

长生剑——朗读秀

多情环——电影剪辑

霸王枪——论辩

孔雀翎——问题(文章解读)

拳头——应变,无招之招

丢开框框,计算落差

让思维在问题与问题之间飞翔

关键词:问题,问题教学,答案,思维

案例一:问题比答案更精彩

案例二:答案未必是丰富多彩的

作文个性的湮没与拯救

“另类原是大多数”——为“个性”正名

作文个性的湮没之由

原因一:“文以载道”是作文个性湮没的罪魁祸首

原因二:作文教学已经沦为作文技巧的教学

原因三:信奉一条并不存在的“认识规律”——

始求规范、次求个性、终求创新

作文个性的拯救之路

途径一:允许思想“另类”,甚至“不健康”

途径二:解放阅读,让每个学生拥有个人的语文资源

途径三:语文课堂,让思想在问题与问题之间飞翔

结束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破译教育密码--干国祥教育教学15年集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干国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55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3.302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6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