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的疗愈/心探索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从开启感官的声音处方,到激发身体敏感性的乐舞治疗;从十二种情绪的自我释放,到家庭系统排列的震撼疗愈;从动物带来的心灵之药,到梦境带来的心灵启示……

如同一张心灵地图,这本《爱的疗愈》将带你深入你自己,探索你内心的美景和暗流,雪山和峡谷,高山草甸湖泊森林,以及你所在的地方,和你内心渴望到达的地方——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自由之路,取得感性与理性、内在与外在的平衡,从而在生命潮流中乘风破浪,游刃有余。

内容推荐

《爱的疗愈》是一本心灵疗愈工具指南,编者以人本的眼光和胸怀,关注现代生活给人造成的种种心理问题和伤害,并探索其解决方案,以期为受伤的心灵寻找疗愈之道。其中既有睿智的心理分析,又有平衡身心的自我疗愈途径,既是对自己层层深入的探索了解,也是对关系、对人性的深刻学习。如果你寻找的不是一个能救赎你的对象,也不是什么可被依赖的外物,而是你自己的心灵力量,那么这本《爱的疗愈》,就是为了你而存在的。

目录

序言 领受生命的丰盛礼物

Chapter 1 家庭系统排列:寻找爱与痛的根源

生命是一条自上而下的河流

“家排”之旅

愤怒背后的真相

武志红:心灵感应是系统排列的神秘动力

郑立峰:依靠真相工作

郭怀慈:在潜意识的城堡中探险

排列师的忠告

Chapter 2 解梦:解读你的内在真相

梦境圆桌会议

梦境“自白”

梦境博览会

蔡晨瑞:解梦入门“招式”

解梦流派一览

梦,神奇的预言和灵感

Chapter 3 情绪:伊甸园的十二枝花

情绪是身体和精神能量的直觉表达

微笑的欢悦,丧失的悲伤

爱的力量,恨的咒语

愤怒与愧疚,燃烧的自我救赎

疏离、焦虑,都市症候群

无尽的祈索,无声的妒忌

恐惧与希望,涅槃与飞翔

Chapter 4 乐舞治疗:倾听身体的声音

倾听身体的声音

案例:你为什么如此疲惫

音乐达心,舞动触魂

动态静心,在混乱中释放灵魂

五音疗效音乐

Chapter 5 动物的疗愈能量

发现你的动物能量

第一疗愈层级:相守,来自动物的陪伴

雷明:人们为什么需要宠物

动物可以“治”的病

第二疗愈层级:相望,来自旷野的声音

奚志农:用朴素的心面对自然

第三疗愈层级:相融,来自灵魂的呼唤

Chapter 6 给自己的声音处方

音乐疗法——可以听的“药”

周云蓬:听觉也是个完整的世界

殷漪:收集声音的人

伊凡:开启更多的声音之门

中医五音养生——声波背后的奥妙

私人音乐疗愈计划

试读章节

郭怀慈:在潜意识的城堡中探险

心探索:对于一个没有体验过家庭系统排列的人,他可能觉得用不相干的人去代表某个人的家庭成员,而且这些代表会感受到家庭成员的真实感受,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有人会问,是不是排列师使了什么法术,对此,你如何用理论解释给他们听?

郭怀慈:其实这里边有一个比较困难的情况——即使是发展这个工作的海灵格老师和其他所有的资深老师,也没有想要去解释“为什么人会有这些感受”。他们比较多的是想要知道,既然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其他人的感受,那我们怎么利用这个方式来对人进行帮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解释问题上。

但如果有朋友存在疑问,我想这样解释大概会比较清楚。举个例子:我们看电视时看到好笑的地方会跟着笑;看到伤心的地方会跟着哭,我们的情绪会跟着剧情一起起伏。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情绪是很容易互相影响的。而当我愿意去感受你的感受时,我就可以感受得到。家庭系统排列当然会比这个更复杂一些。

心探索:在家庭系统排列之前,有没有类似的治疗方法?

郭怀慈:系统排列这个方法当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在它之前有很多不同的工作方法,比如说完形治疗、心理剧等,后产生了系统排列,海灵格又更清楚地发现:人真的是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别人的感受、需求和潜意识的。

系统排列其实是在跟整个家族的潜意识作沟通。虽然潜意识本身似乎是看不到的,但是不能说它不存在,它随时在我们的后头,并在不断地影响我们。对这方面不了解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或好奇,可是一旦参与进来,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之前被我们忽略的东西。

心探索:在做排列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郭怀慈:做个案有时候就像是在雾里头走,这时候需要直觉、经验,以及不断尝试。也就是说每一个排列、每一个家庭都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会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但是不要随便套。当你把这些看作是不可改变的东西的时候,就是失去跟现在工作的这个家庭的连接,你就不能明晰地看到那些正在发生的真相,因为你在心里已经假定一个“真相”了。

心探索:做过个案之后,你会关注发生在学员身上的后续效果吗?

郭怀慈:一般不去主动关注,因为排列师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处理个案的当下,但很多学员会主动写信来讲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就在最近的工作团体中,有个女孩子去年曾跟我做了一个工作,她今年又来,我问她为什么来,她说她的工作没有做完,她想把它做完。我问,那你去年做的对你没有帮助吗?她说不是,因为她变得不一样了,她变得比较快乐,她跟她爸爸妈妈相处得很好,跟她男朋友的关系稳定了,她的女人气也出来了(最开始她比较孩子气)。当然除了这些她说的以外,同事也有反馈,她非常开心。她说想进一步看看,还能为自己做点儿什么。

心探索:排列产生的效果会持续多久?当时已经被解决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会不会有反复?

郭怀慈:我来举个例子。我们的心灵就像是一条河,它一直习惯于流某一个河道,虽然这个河道已经有很多泥沙,经常被堵塞,但对于它来说,它不知道自己原本不一定非要流这个方向的。

系统排列就是让一个人在排列的时候看到他心灵的河还有新的更通畅的河道可以流,还有别的选择。但有一个问题确实存在,人是有惯性的,流这个新河道的过程当中,还需要自己慢慢地顺过去才行。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观察自己,找回自己心灵的力量。

心探索:个案中为当事人解决的问题,是不是只是一个层面上或某一个面向上的问题?也就是说,就算家庭系统排列很深入,但也不可能解决一个人的所有问题?

郭怀慈:这是一个很多人会问的问题,在做自我成长的人也会问:是不是只要我做了这个工作,我的世界就一切都会美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人其实有好多面向,有很多面向是我们尚未看到的。但至少目前这个最困扰的问题,我先安静下来了,一天、两天、一年以后,我可能会看到其他的东西。人生好像就是这样,你就是要翻山涉水,一山还有后一山。你不可能一下子把人生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而更重要的是,排列本身用的是你自己的力量,不是外界的力量。通常是这个来排列的人,他愿意改变的力量有多大,他那个排列的效果就能做到多大。

心探索:你的意思是说,排列中看似是排列师在做引导,其实当事人才是起决定作用的那个人?

郭怀慈:很对,这点很重要。举个例子,一个人就好比一个城堡,这个城堡下面有很多层地下室,上面有很多层的高塔。而地面上我们可以看到的这个高塔,就好比我们的理智和头脑,可下面有很多地下室是我们从来没有去过的,是我们的潜意识。潜意识的很多东西会影响我们,而如果能够深入地了解它们,我们便可以得到很多帮助,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排列师只有得到当事人的允许,才可以进到你的城堡里去,因为你是这个城堡的主人,你最知道这个城堡的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状况,可能需要什么样的处理,所以其实带领排列师的这个人是当事人自己,我是跟在当事人的后面进入他的城堡的。

他允许我们走多远,我们就走多远。他允许我们走多深,我们就走多深。不管多远多深都是他现在所需要的。没有对与错,没有好跟坏,而是他现在就需要这样的状态。然后把这个状态处理好了、安顿好了,堡主说可以了,你可以离开了,我们就该离开了。如果排列师采取侵入的方法,那么对这个堡主是危险的,对这个侵入者也是危险的。因为这个堡主可能会愤怒,会反击。P25-29

序言

这是一个迷惘的时代,也是一个寻找的时代。海洋、森林、耕地被不断破坏,人们逐渐失去土地和自然,也失去了生命的根基和安全依赖。许多人在寻找爱,或者试图用尽力气去爱别人,但慢慢地,很多失望在心里生出,人们依旧觉得孤独。

我们为什么觉得孤独?我们不但觉得孤独,还时常会感觉疲惫、沮丧、压抑、愤怒、迷茫、恐惧、忧伤……杜拉斯说:“令人可怕的事实是,人得无止境地面对自己。”不管你是否喜欢自己,不管你如何评价你的生活,不管你是谁,不管你爱上了谁后来又与谁在一起,不得不承认,生活并不总是顺遂完美,事实上它比我们期待和预想的要艰难许多。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我们被生命中的某些境遇所逼迫,经历痛苦挣扎,然后不得不停下来,开始面对和审视自己的内心。

如同心理学中的冰山理论,那些漂浮在生活表面的事物,永远都是庞大冰山的极小部分,如果错把它当成了生命的全部,那我们就被局限住了。就像一只蚂蚁无法超越一个土坷垃的高度,一只蚕蛹无法突破一个茧壳的牢笼,人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认知层面,而这,也正是我们在遭遇挑战时看不到出路的原因。爱因斯坦曾说:“我们面对的重大问题永远不能在产生问题本身的层次上被解决。”若要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探索未知,进入更高的层面。同样,想要穿越痛苦,我们必须了解心的全貌,了解那些情绪、疾病、不安全感的来源,并试着去疗愈它们。

它们就像一个场地,一个心灵的地下室,据说人们可以把所有讨厌的、羞耻的、痛苦的、恐惧的、未知的东西都抛进去,然后“咔嚓”一声关上门,不再给予理会。但不想面对的东西并不会消失不见,相反它们会在里面不断累积,并且以一种隐蔽的、无法觉察的方式来影响和驱迫人们的生活。如果一个人一直不去面对这个心灵地下室,无法洞察和接纳这个空间中的冲突,那么这些冲突就会在现实生活中演化成激烈事件并给人造成痛苦。如同阴影疗法中所讲, “如果你不处理你心灵的阴影,那么它将处理你”。

那么,如何认识和了解我们的内心?如何面对我们起伏的负面情绪?如何解决我们在关系中的纠葛和困惑?如何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去缔造和谐喜悦的人生?作为一本心灵成长自助手册,《心探索》存在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通过自我探索和学习,成为自己的疗愈师,成为自己生命的掌舵人。

从开启感官的声音处方,到激发身体敏感性的乐舞治疗;从十二种情绪的自我释放,到家庭系统排列的震撼疗愈;从动物带来的心灵之药,到梦境带来的心灵启示……既有睿智的心理分析,又有平衡身心的自我疗愈途径,既是对自己层层深入的探索了解,也是对关系、对人性的深刻学习。如果你寻找的不是一个能救赎你的对象,也不是什么可被依赖的外物,而是自己的心灵力量,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了你而存在的。

如同一张心灵地图,这本书将带你深入你自己,探索你内心的美景和暗流,雪山和峡谷,高山草甸湖泊森林,以及你所在的地方,和你内心渴望到达的地方——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自由之路,取得感性与理性、内在与外在的平衡,从而在生命潮流中乘风破浪,游刃有余。而这一切,正是勇敢如你所应得的,是生命赐予你的丰盛礼物。

《心探索》主编孟想

书评(媒体评论)

全心的探索,必将带给你全新的自己,让我们一起生活在喜悦、平安与受之中。

——张德芬(首席华语心灵畅销作家)

这是一个心灵觉醒的时代,《心探索》是我们探索身心灵道路上的最佳伴侣。

——张芝华(身心美学作家/资深身心灵导师)

《心探索》做的事,就是让人们的灵魂更美好、平静和完善。

——巫昂(笔迹心理学家/专栏作家/诗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的疗愈/心探索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心探索电子杂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28479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49.055-49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