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的《左传选译(修订版)》为名家今译之精品,雅俗共赏之佳作。采用导读、注释、翻译的形式,逐篇解析,精读精译,还原出一部最真实最生动的春秋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图,还原出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
图书 | 左传选译(修订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的《左传选译(修订版)》为名家今译之精品,雅俗共赏之佳作。采用导读、注释、翻译的形式,逐篇解析,精读精译,还原出一部最真实最生动的春秋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图,还原出一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 目录 前言 一、郑伯克段于鄢 二、卫石碚大义灭亲 三、齐连称、管至父之乱 四、曹刿论战 五、齐桓公伐楚 六、宫之奇谏假道 七、晋骊姬之乱 八、秦晋韩之战 九、晋公子重耳之亡 十、鲁展喜犒齐师 十一、晋楚城濮之战 十二、烛之武退秦师 十三、晋秦觳之战 十四、晋灵公不君 十五、宋及楚平 十六、齐晋章之战 十七、楚归晋知蕾 十八、吕相绝秦 十九、晋楚鄢陵之战 二十、晋祁奚举贤 二十一、师旷论卫人出其君 二十二、伯州犁问囚 二十三、蔡声子论晋用楚材 二十四、吴季札观乐 二十五、郑子产为政 二十六、晏婴叔向论齐晋季世 二十七、伍员奔吴 二十八、晏婴论“和”与“同” 二十九、鲮设诸刺吴王僚 三十、申包胥如秦乞师 三十一、齐鲁夹谷之会 三十二、伍员谏许越平 三十三、楚白公之乱 编纂始末 丛书总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左传选译(修订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6032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2 |
出版时间 | 2011-05-01 |
首版时间 | 2011-05-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25.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0.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26 |
宽 | 15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